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最新研究揭7大致癌因素44%可預防 26種防癌食物逐一睇

生活事

最新研究揭7大致癌因素44%可預防 26種防癌食物逐一睇
生活事

生活事

最新研究揭7大致癌因素44%可預防 26種防癌食物逐一睇

2022年09月29日 17:00

癌症在香港是頭號殺手。

根據衞生署統計,2020年所有登記死亡的人數當中,有29.2%死於癌症。不過,國際醫學期刊《刺針》(The Lancet)最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近44%的癌症是可預防的,同時公佈最常見的7大致癌原因。

更多相片
示意圖

癌症在香港是頭號殺手。

Getty示意圖

研究續指,對於男性來說,吸煙是致癌的最大原因,佔整體人數中的33.9%;其次是飲酒、不健康飲食、空氣污染、肥胖(BMI過高),分別佔比例約7.4%、5.9%、4.4%、4.3%。

蘋果。網上圖片

研究共同作者之一兼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所長Christopher Murray說,吸煙一直被視全球致癌的主要因素,強調這次研究有助各國政府正視致癌風險因素,努力減低患癌及致死的問題。

番茄。網上圖片

番茄。網上圖片

藍莓。網上圖片

藍莓。網上圖片

該份研究報告於上月刊登,分析了由2010年至2019年間,涉及204個國家,共23種癌症及34項風險因素的統計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在2019年全球約1,000萬宗癌症死亡案例之中,有445萬宗是由已知風險因素所致,佔整體數據達44.4%。這代表,其實有44%以上的癌症是可預防的。

7大致癌原因

報告指出,以下是最常見的7大致癌原因:吸煙、飲酒、肥胖(BMI過高)、不健康飲食、不安全性行為、空氣污染以及空腹血糖過高。

示意圖

示意圖

研究續指,對於男性來說,吸煙是致癌的最大原因,佔整體人數中的33.9%;其次是飲酒、不健康飲食、空氣污染、肥胖(BMI過高),分別佔比例約7.4%、5.9%、4.4%、4.3%。

而對於女性來說,吸煙同樣是致癌的最大原因,佔整體人數中的10.7%;其次是不安全性行為、不健康飲食、肥胖(BMI過高)、空腹血糖過高,分別佔比例約8.2%、5.1%、4.7%、3.6%。研究亦表示,2019年約有50.6%死於癌症的男性病人及36.3%的女性病人,都與以上可預防的癌症風險因素有關。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研究共同作者之一兼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所長Christopher Murray說,吸煙一直被視全球致癌的主要因素,強調這次研究有助各國政府正視致癌風險因素,努力減低患癌及致死的問題。

26種防癌食物

維持健康飲食,有助預防癌症。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網站曾表明,以下26種食物均有助預防癌症,包括蔬菜、水果、堅果類等,不妨多吃:蘋果、蘆筍、藍莓、西蘭花及十字花科蔬菜、抱子甘藍、紅蘿蔔、椰菜花、車厘子、咖啡、蔓越莓、亞麻籽、蒜、西柚、葡萄、羽衣甘藍、橙、豆類、紅桑子、大豆、菠菜、南瓜、士多啤梨、茶、番茄、核桃、全穀類食物。

蘋果。網上圖片

蘋果。網上圖片

番茄。網上圖片

番茄。網上圖片

藍莓。網上圖片

藍莓。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常飲酒或減弱手術麻醉效果?台醫生揭2大可能性

2024年04月29日 07:00

坊間流傳,常飲酒會對手術麻醉效果造成影響,有醫生則解釋背後可能的原因。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過度飲酒會危害身體健康且影響手術麻醉效果?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飲酒傷身」,過度飲酒會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它不僅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在接受手術麻醉時也會帶來額外的風險。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常飲酒人士在手術時往往需要更大的麻醉劑藥量

有醫生特別指出,對於那些雖然器官功能尚保持正常,但習慣性飲酒的人來說,在麻醉過程中,往往需要更大劑量的麻醉藥量。這是因為這類人群的肝臟中分解麻醉藥物的酵素活性較高,並且他們的身體對這類中樞神經抑制藥物已經產生耐受性,導致藥量需加大。因此戒酒或在不傷身體的情況下適度飲酒尤為重要。

酗酒或器官衰退的患者在手術麻醉中需要特別注意藥物劑量的調整

台灣知名外科醫生鍾雲霓指出,飲酒量及頻率會影響施行麻醉的過程。對於酗酒者或因飲酒導致肝腎及心臟功能衰退的患者,在手術中使用麻醉時需謹慎考量,根據器官的實際情況調整適當的藥劑量,或可能需減少藥物劑量。

醫生揭示常飲酒人士需要更高麻醉藥劑量的兩大原因

鍾雲霓進一步說明,檢測器官功能並非患者自行判斷,而需進行抽血和超音波等檢查,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此外,對於器官功能正常但經常飲酒的人士而言,則需要更高的麻醉藥劑量。其主要原因包括,酒精作為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經常性使用會使肝臟分解此類物質的酵素逐漸增多。其次是身體對酒精或麻醉藥會產生耐受性,從而需要增加藥物劑量以達到相同的麻醉效果。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醫生提倡標準化酒精攝入量以減少健康風險

鍾雲霓表示,避免飲酒或控制酒量是最佳選擇,在2023年加拿大的研究亦顯示,飲酒無任何益處,但由於在社交場合飲酒似乎難以避免。因此,醫生建議將酒精攝入量標準化,例如將40%酒精濃度的威士忌或高粱設定為一個shot杯為一個單位,而酒精濃度大概10%至15%的葡萄酒、白酒或紅酒則可以用一個高腳玻璃杯計算,5%酒精濃度的氣泡酒或啤酒則以一樽為一單位。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醫生強調飲酒過量會增加癌症風險且導致器官功能衰退

鍾雲霓認為,每週攝入不超過兩個單位的酒精為低風險,相當於兩個shot的威士忌、兩杯紅酒或兩瓶啤酒。若每週飲酒量達三至六個單位,則會增加患乳癌、大腸癌的風險,超過七個單位以上,諸如每天睡前喝一杯紅酒,除了罹癌機率外,也會影響心臟、腎臟或肝臟功能、還有高血脂,骨密度下降,負面作用會開始顯著累積。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