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返工前一晚」情緒低落憂鬱流淚 可能係精神健康出狀況

生活事

「返工前一晚」情緒低落憂鬱流淚 可能係精神健康出狀況
生活事

生活事

「返工前一晚」情緒低落憂鬱流淚 可能係精神健康出狀況

2022年09月30日 17:00

打工仔都要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香港人生活及工作壓力大,加上居住空間狹窄,很易「鬱出病」。近日有網民發文透露,自己上班前一晚,總是情緒低落,感覺憂鬱,甚至會流淚,並詢問紓緩方法。帖文引起共鳴,另有人表示身同感受,自己也出現類似情況。衞生署指,飲食習慣或胃口改變,對一向享受的活動和任務失去興趣,可能是精神健康出狀況。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上班前一晚憂鬱流淚

該名網民以在連登討論區以〈返工前一晚憂鬱係咪好常見〉為題抒發感受,稱最近一個月,上班前一晚也會哭,懷疑情緒出問題,並表示希望換一份較開心的工作。「返呢一個月,日日返工前都喊一喊,係咪情緒出現咗問題?有時都想轉工做下保險,佢地每日都好似好開心咁。」

樓主坦言,難以控制自身情緒,經常懷疑是自己的問題,並問如何可以接受現況或「抗壓」。他說:「有時真係控制唔到,個個都係咁返工,得我返到咁唔開心。或者你睇我好,想返份開心嘅工真係好難。」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網民:逢周日出現抑鬱症候群

不過亦有人回覆指,自己上班10年,仍在摸索中。另有人指,自己每到星期日就出現抑鬱症候群,以前是因為上學,現在是因為上班,稱「基本上都唔關返咩工事,只要係假期既完結就令我好depress(失落)。」有人甚至表示,最嚴重的情況是,從星期六晚開始就已不開心,「會諗得返一日假,後日返到公司又要戴住個假面具做人。」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職場常見3大精神健康問題

根據衞生署資料,工作表現、動力、飲食習慣或胃口改變,又或是表現疲倦、焦慮或抽離,並對一向享受的活動和任務失去興趣。凡此種種,也可能反映當事人正面對困難。署方指出,以下是職場常見的精神健康問題的徵兆和症狀:

1. 廣泛性焦慮症

在香港,廣泛性焦慮症的一周患病率為4.2%。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人士會無緣無故地感到焦慮,這種過度焦慮並無特殊的觸發因素或原因。焦慮和擔憂可能與各種日常事物有關。他難以控制這些擔憂,在6個月或更長時間裡,大多數日子都感到憂慮。

2. 抑鬱症

一項本地研究發現,香港成年人一周患病率為2.9%。抑鬱症乃常見的情緒病。它跟有時在生活中一般的傷心或失落不同,抑鬱症可能包括複雜的情緒,例如悲傷、憤怒、羞愧、內疚、空虛。抑鬱症可能以抑鬱發作的形式呈現,一天大部分時間感到抑鬱,情況持續超過兩星期。在這段期間,他可能會經歷:

3. 思覺失調

大概有1%的人口受思覺失調影響。思覺失調乃異常的精神狀態,一般會有妄想、幻覺和言論紊亂等情況出現。患者的思維、情感、感覺會脫離現實。思覺失調有可能是其他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徵兆,但亦可能由其他健康問題引致,例如腦腫瘤、腦炎或濫用藥物。思覺失調的徵狀包括: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常飲酒或減弱手術麻醉效果?台醫生揭2大可能性

2024年04月29日 07:00

坊間流傳,常飲酒會對手術麻醉效果造成影響,有醫生則解釋背後可能的原因。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過度飲酒會危害身體健康且影響手術麻醉效果?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飲酒傷身」,過度飲酒會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它不僅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在接受手術麻醉時也會帶來額外的風險。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常飲酒人士在手術時往往需要更大的麻醉劑藥量

有醫生特別指出,對於那些雖然器官功能尚保持正常,但習慣性飲酒的人來說,在麻醉過程中,往往需要更大劑量的麻醉藥量。這是因為這類人群的肝臟中分解麻醉藥物的酵素活性較高,並且他們的身體對這類中樞神經抑制藥物已經產生耐受性,導致藥量需加大。因此戒酒或在不傷身體的情況下適度飲酒尤為重要。

酗酒或器官衰退的患者在手術麻醉中需要特別注意藥物劑量的調整

台灣知名外科醫生鍾雲霓指出,飲酒量及頻率會影響施行麻醉的過程。對於酗酒者或因飲酒導致肝腎及心臟功能衰退的患者,在手術中使用麻醉時需謹慎考量,根據器官的實際情況調整適當的藥劑量,或可能需減少藥物劑量。

醫生揭示常飲酒人士需要更高麻醉藥劑量的兩大原因

鍾雲霓進一步說明,檢測器官功能並非患者自行判斷,而需進行抽血和超音波等檢查,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此外,對於器官功能正常但經常飲酒的人士而言,則需要更高的麻醉藥劑量。其主要原因包括,酒精作為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經常性使用會使肝臟分解此類物質的酵素逐漸增多。其次是身體對酒精或麻醉藥會產生耐受性,從而需要增加藥物劑量以達到相同的麻醉效果。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醫生提倡標準化酒精攝入量以減少健康風險

鍾雲霓表示,避免飲酒或控制酒量是最佳選擇,在2023年加拿大的研究亦顯示,飲酒無任何益處,但由於在社交場合飲酒似乎難以避免。因此,醫生建議將酒精攝入量標準化,例如將40%酒精濃度的威士忌或高粱設定為一個shot杯為一個單位,而酒精濃度大概10%至15%的葡萄酒、白酒或紅酒則可以用一個高腳玻璃杯計算,5%酒精濃度的氣泡酒或啤酒則以一樽為一單位。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醫生強調飲酒過量會增加癌症風險且導致器官功能衰退

鍾雲霓認為,每週攝入不超過兩個單位的酒精為低風險,相當於兩個shot的威士忌、兩杯紅酒或兩瓶啤酒。若每週飲酒量達三至六個單位,則會增加患乳癌、大腸癌的風險,超過七個單位以上,諸如每天睡前喝一杯紅酒,除了罹癌機率外,也會影響心臟、腎臟或肝臟功能、還有高血脂,骨密度下降,負面作用會開始顯著累積。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