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天然氣價格暴漲歐洲人難過冬 中國取暖設備出口「爆單」

博客文章

天然氣價格暴漲歐洲人難過冬 中國取暖設備出口「爆單」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天然氣價格暴漲歐洲人難過冬 中國取暖設備出口「爆單」

2022年09月23日 17:26 最後更新:17:43

在天然氣供給受限、價格暴漲的困境中,歐洲人這個冬天將過得非常辛苦。他們有的開始囤積煤炭,木柴。有的轉而購買能耗更小的家用取暖設備,並將目光投向中國。

近日,內地一則老牌小家電企業彩虹集團因「電熱毯」概念走紅,股票連續漲停的消息,讓人們注意到:2022年在多數家電產品對歐洲出口額呈下降態勢的背景下,空調、電熱水器、電暖器、電熱毯等品類卻在逆勢增長。這意味著,飽受能源價格上漲的歐洲市場對中國取暖設備的需求量正持續增加。

據海關總署的數據,單是7月份,歐盟27國進口中國電熱毯就高達129萬條,環比增長近150%。

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家工廠,一名員工在分揀準備出口的空調零部件。中國日報

江西省九江市的一家工廠,一名員工在分揀準備出口的空調零部件。中國日報

據央視財經22日報道,浙江寧波慈溪市是中國取暖器生產基地之一,出口量占到全國三成。往年,出口的取暖器生產旺季在9月中旬左右就結束了。今年由於許多歐洲國家天然氣使用量受限,對中國的各種取暖器需求量持續增加,不少進口商紛紛臨時追加訂單 ,帶來了一輪「補單潮」。

在浙江寧波慈溪市觀海衛鎮,一家企業正在加班加點生產一批便攜式家用取暖器。企業負責人介紹說,這批產品的客戶來自德國,本來在年初簽訂的100萬美元訂單已經發貨完畢,但在今年8月,客戶要求再追加33萬美元的訂單。據了解,這家企業去年共出口取暖器150萬台,價值約1780萬美元。而今年前8個月,企業已出口取暖器200萬台,價值約2280萬美元,增幅接近30%。

央視報道截圖。

央視報道截圖。

類似的現象在其它取暖器出口企業也同樣出現。浙江慈溪某電器公司總經理徐松烈表示,「歐美市場是我們的主體市場,歐洲市場又是占比較大的一頭,大概占70%-80%,像這種同類型的取暖器,目前來說占整個市場出口量是第一位的。」

目前,慈溪市共有100多家取暖器生產企業,出口量佔到全國的30%。寧波海關所屬慈溪海關查檢一科科長岑娜介紹,較往年同期相比,出口歐盟的取暖器銷售季節,預計將延長一個月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除取暖器和電熱毯外,空氣源熱泵增勢也非常亮眼。山東青島的一家中央空調生產工廠的負責人接受央視財經採訪時介紹,「在寒冷的冬季,空氣源熱泵可以將戶外空氣中的低溫熱量吸收進來,經過冷媒處理,把熱量傳遞到室內的暖氣片或地暖等系統中,起到供暖作用。在當下電費飆升、天然氣限流的情況下,很多歐洲家庭希望將熱泵采暖當作傳統天然氣鍋爐的替代。」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表示,目前,中國是歐洲主要供應空氣源熱泵的主要供應商,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0%左右。

歐洲當地政策也為空氣源熱泵拓寬了市場。美國、加大拿、意大利、德國、英國等多個歐美國家,均對空氣源熱泵的推廣出台了有力的補貼政策。歐洲安裝一台空氣源熱泵,最高可獲5000歐元的補貼。

中國生產的熱泵產品。

中國生產的熱泵產品。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對保加利亞、波蘭、意大利、西班牙的空氣源熱泵出口同比分別增長614%、373%、198%和71%。

從事數據監測的研究機構ChinaIOL.com披露,上半年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的銷售收入為7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30%。

空氣源熱泵國內銷售額3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2%,出口3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2%。意大利、波蘭和西班牙在2022年前六個月同比增長超過50%。

ChinaIOL表示,由於全球對這種節能加熱設備的需求不斷增長,預計今年空氣源熱泵出口將保持50%以上的增長。

根據信達證券的測算,未來歐洲市場戶用熱泵市場空間將達3773萬台,疊加更新和商業、工業用熱泵需求,預計未來歐洲市場熱泵的長期市場需求量將超過4000萬台,對應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歐元。

中國日報網援引營銷公司Interpublic Group China的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指出,俄羅斯切斷了對幾個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這推動了天然氣和其他能源的價格飆升,從而帶來了對節能取暖設備的巨大需求。

他表示,在能源價格飛漲、天然氣短缺的大背景下,中國優質、價格合理的取暖設備越來越受到歐洲消費者的青睞。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意大利

「月球是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支撐人類走向更遠深空。」除了載人航天取得的成就,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未來又是什麽樣?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當日,國家航天局通過一小段影片,公布了探月工程的最新進展,令所有人一睹為快。

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由中國牽頭發起,已經吸引10多個國家和機構加入,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極為核心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拓展型建設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計劃2045年前建成。

從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視頻中可以看到,國際月球科研站擁有多種多樣的功能。

為什麽要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又要怎麽建?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隨著深空探測技術、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也已制定了對深空和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稱:「過去我們能够到達月球,現在我們主要是要到上面去開展科學實驗;過去都是到某一個點去,現在可能要大面積探索,要深入探索;過去都是以政府主導,現在開始向政府來牽引商業航天積極參與轉變;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聯合起來共同來進行探測。」

吳偉仁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2個階段分步實施,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設階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極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齊備、要素基本配套的綜合科學設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設階段,2045年前,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建成功能完善、相當規模、穩定運行的設備設施。

吳偉仁稱,月球這是一個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就為以後人類走向更遠深空提供一個長時間科研研究、長時間能够在上面進行作業、進行工作、進行生活,為以後奔向火星,奔向更遠的深空做技術儲備和物資、智力上這方面的儲備。

另外,在4月24日上午舉行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紹說,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各系統正按計劃開展研製建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2023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經中央政府批准啟動實施,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據悉,中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即將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第四批航天員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均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産品生産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産品研製,火箭正在開展各型發動機地面試車,文昌載人月球探測發射場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載人月球車、月面載荷方案正在進行競爭擇優。

相比空間站任務,登月任務中航天員需要訓練掌握夢舟飛船和攬月著陸器正常以及應急飛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進艙,六分之一重力條件下負重行走,月球車遠距離駕駛,月面鑽探、采樣和科學考察等技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