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季氏想入侵鄰國 沒想到「禍起蕭牆」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季氏想入侵鄰國 沒想到「禍起蕭牆」

2023年10月16日 20:00

為甚麼自家內亂,禍起於「蕭牆」呢?原來古代國君宮殿大門內普遍設有一道矮牆,稱作「蕭牆」或「塞門」、「屏」等,作用是遮擋視線,防止外人窺視屋內環境。《論語集解》引用鄭玄的注解︰「蕭之言肅也;牆猶屏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屏而加肅敬焉,是以謂之蕭牆」。所以「禍起蕭牆」可以解作禍亂產生於家中,比喻災禍、變亂皆由內部原因所致。成語出自《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蕭牆 (網上圖片)

蕭牆 (網上圖片)

春秋戰國時代戰亂頻繁,人人自危。當時魯國國君魯哀公並沒有實權,實權由季康子等所握。為了進一步擴大和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力,季康子想出兵入侵鄰國顓臾。於是他想到以顓臾國靠近所在地費邑,以後會給子孫造成威脅為藉口,要出兵征伐顓臾。顓臾在商代即是方國,周成王時成為魯國的附國。顓臾地處魯國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費城之間,周王室曾授權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對這樣一個處在魯國疆域之內的附庸國大動干戈,這使孔子十分反感。他説:「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因為季氏當時只是一個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出兵征伐的。

當時,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子路是季孫氏的家臣,他們對孔子解釋説:「顓臾城牆堅固,離季氏的采邑費地又很近,季氏如今不把它佔領,將來會成為子孫後代的禍患」。孔子聽後大力反對,表示魯國沒有先做好內政,反而發動侵略戰爭,警告︰「季氏的憂患,恐怕並不是來自顓臾,而是來自蕭牆之內吧。」

後世仍以「禍起蕭牆」指禍亂發生在家裡;比喻內部發生禍亂。如《秦併六國平話》卷下:「祖舜宗堯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牆內,虛築防胡萬里城。」作者認為秦始皇沒有解決民生疾苦,耗用大量人力物力修築萬里長城,結果雖能阻擋外部匈奴入侵,但不敵內部民變,種下速亡的禍根。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2024年05月06日 20:00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