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飲大食易食滯 中醫教按穴位消滯通便附三款簡易茶療

樂活道

大飲大食易食滯 中醫教按穴位消滯通便附三款簡易茶療
樂活道

樂活道

大飲大食易食滯 中醫教按穴位消滯通便附三款簡易茶療

2023年01月31日 17:00

很適合過年大吃大喝的大家

過年過節大吃大喝,最易有食滯煩惱,特別是脾胃功能較差人士,更有需要盡早消滯化積。註冊中醫師張勇特為大家提供4個有效的穴位供選擇,還有3款製作簡易的湯水茶療,以助解決問題。

更多相片
設計圖片

很適合過年大吃大喝的大家

按摩中脘穴改善胃脹痛。

按摩4大穴位各具療效

Getty示意圖

胃脹痛、打嗝按中脘穴

降三脂湯。

調理脾胃消滞按足三里穴

小兒消滞湯。

降三脂湯尤合中、老年人

設計圖片

小兒消滞湯消 積健脾胃

中醫穴位按摩向有快速化解膩滯的急救佳效,如欲更徹底調理腸胃,可再按長幼不同體質,選用合適的食療,深化療效。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按摩4大穴位各具療效

張勇医師指,輕柔地按搓以下4個穴位,有助消積、解腻、化胃氣,改善暴飲暴食過後積滞的問
題。

一般每次可用指端或掌根揉約2至5分鐘,也可以用掌心或四指輕 輕 按摩約5至10分鐘 。

消積化滞除脹氣按天樞穴

天樞穴取穴:腹中部,肚臍旁邊兩吋(約3橫指處)

天樞穴功用:天樞屬足陽明胃經,又是大腸的「募穴」,是治療便秘的要穴。天樞穴有消积化滞、消除脹氣的功效,刺激此穴可增強腸胃動力,幫助腸道蠕動,有助身體將食物精華吸收,並幫助大腸排便。

天樞穴是治便秘要穴

按天樞穴可幫助腸道蠕動

按天樞穴可消胃脹氣

按摩中脘穴改善胃脹痛。

按摩中脘穴改善胃脹痛。

胃脹痛、打嗝按中脘穴

中脘穴取穴:肚臍直上4吋(約五横指處),胸骨下方劍突位與臍中連線的中點便是中脘。

中脘穴功用:中脘穴位於胃部,有和胃降逆、化食積的作用,並可以改善各種胃脹痛、打嗝、泛酸、胸悶等症狀。除了直接按摩穴道以外,在中脘穴四周熱敷,然後再畫圆按摩,也有助推動脾胃運化、促進消化及改善便秘。

按摩中脘穴促進消化

按摩中脘穴改善胃脹痛

欲嘔反胃按內關穴

內關穴取穴:手腕内側橫紋正中上2吋,約三横指寬處。

內關穴功用:內關穴有寧心安神、和胃宽胸、降逆止嘔的作用,對減輕胃脹、打嗝不止、欲嘔反胃、目眩、胸悶都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按内關穴可降逆止嘔

按内關穴可寧心安神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調理脾胃消滞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取穴:小腿前外側,髕骨外側凹陷處(外膝眼)下3吋(約四橫指處),脛骨外一吋(約一橫指處)。

足三里穴功用:食後積滞,按摩足三里穴位,可以推動脾胃運化,生化全身氣血,達到消滞健脾的效果。足三里為保健要穴,有調理脾胃、和腸消滞、清熟化濕、降逆利氣、扶正培元的作用。 

按足三里穴可推動脾胃運化

按足三里穴可消滞健脾

按足三里穴可和腸消滞

配合食療 徹底調理脾胃 

按體質及年齡選配湯療

化滞通便茶消食化積

化滞通便茶:山楂、枸杞子、厚樸花、龍眼肉、

降三脂湯。

降三脂湯。

降三脂湯尤合中、老年人

降三脂湯材料:白背木耳5錢、白扁豆5錢、生薏米5錢、枸杞子1錢、山楂3錢、炒谷芽3錢、炒麥芽3錢、紅棗1粒、龍眼肉3錢,可另加豬腱半斤。

降三脂湯製法:將所有用料和配料洗淨,豬腱先汆水,各材料同放瓦煲内,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滚後再用細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降三脂湯適應症:健脾消積、利水消腫、降脂。適合過重、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之人仕,尤其適合中、老年人消食調理之用。

降三脂湯:白扁豆、白背木耳、生薏米 、山楂、炒谷芽 、炒麥芽 、紅棗

小兒消滞湯。

小兒消滞湯。

小兒消滞湯消 積健脾胃

小兒消滞湯材料:獨腳金1両、布渣葉1両、雞內金5錢、麥芽3錢、谷芽3錢、山楂3錢丶猪腱半斤、蜜裹4枚、南北杏3錢、鹽適量、陳皮半個。

小兒消滞湯製法:將所有用料和配料洗淨,一同放入瓦煲内,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滾後再用細火煲2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小兒消滞湯適應症:湯中的獨脚金味甘、淡性平,有消食、治疳積煩渴、平肝消積之用。此湯尤其適合小兒消食之用,是小兒的保健佳品。配伍布渣葉、雞內金、麥芽、谷芽等能起消積導滞、健運脾胃的功效。

小兒消滞湯:獨腳金、布渣葉 、雞内金 、蜜棗 、南北杏 、陳皮

小兒消滞湯具平肝消積之用

設計圖片

設計圖片

天熱潮濕令濕疹多發,台灣知名營養師籲患者應避免進食呢4類食物,並推介4招飲食策略幫助改善。

營養師指出適當的飲食調理可改善濕疹症狀

不少民眾在天氣濕熱時會出現皮膚搔癢或小水泡等「濕疹」症狀。台灣知名營養師李宜樺指出,除了通過就醫治療緩解外,還能透過飲食調理改善。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濕疹由多種因素引起並非單一疾病

李宜樺解釋,濕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皮膚發炎或過敏現象,包括生活壓力、遺傳體質及環境變化,並非單一疾病。在臨床上是無法被明確診斷的皮膚發炎症狀,都可以歸為「濕疹」,其中包括汗皰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然而,濕疹的定義非常廣泛,所以皮膚癢、脫皮、紅腫、起紅疹或水泡、皮膚增厚都是典型症狀。

Unsplash設計圖片

Unsplash設計圖片

濕疹患者應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和金屬物質

李宜樺進一步提及,濕疹在飲食方面也有所影響,因此患者應避免誘發自身過敏食物,諸如常見的牛奶、雞蛋等過敏原。此外,鎳、鈷、鉻等可能誘發症狀的金屬物質也需要盡量避免。倘若患者已經出現「濕疹」時,應避免攝取可能引發過敏的食物如朱古力、燕麥及罐頭食品等。

營養師推薦進食富含ω-3脂肪酸和鋅的食物

在飲食方面,李宜樺建議攝取富含ω-3脂肪酸、鋅、維生素C及維生素A的食物,以減少發炎反應,改善皮膚狀況。其中,她特別推薦三文魚、鯖魚、亞麻仁油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材,以及牡蠣和牛肉等富含鋅的食品,這些都有助於角質細胞化和皮膚修復。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含豐富維生素C及A的食物同樣能夠改善濕疹症狀

此外,維生素C和A也是維持皮膚健康不可或缺的營養素,含豐富維生素C的食材包括芭樂(番石榴)、奇異果、甜椒及苦瓜等,這些都可以促進人類抗氧化以及促進人類皮膚角質形成細胞的分化,強化皮膚防禦。而維生素A則能幫助皮膚維持完整性,因此,可進食地瓜和南瓜等食材。此外,李宜樺提醒,濕疹症狀嚴重者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加劇。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