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媒爆台積電在美設廠遭遇難題:成本太高,美國人很難管

博客文章

美媒爆台積電在美設廠遭遇難題:成本太高,美國人很難管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媒爆台積電在美設廠遭遇難題:成本太高,美國人很難管

2023年02月24日 19:37 最後更新:19:42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蓋新廠,預定明年投產。《紐約時報》22日發表文章,披露了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存在許多隱憂,形容這是「一個糟糕的商業決定」。

在採訪了11位匿名的台積電在職員工後,《紐約時報》發現,企業內部針對其在美工廠的質疑聲音越來越多:許多員工擔心台積電可能偏離研發重心,潛在的文化衝突也令部分員工不太願意外派美國。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紐約時報》稱,這項投資案充滿考驗。雖然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新廠有望協助美國邁向更自給自足的科技未來,但在部分內部人士眼中,這項400億美元投資案是糟糕的經營決定。

「從商業角度看,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完全不合理。」報道援引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台積電可能是出於政治考慮被迫在美國設廠,但到目前為止,美國工廠對台積電或台灣的好處是「微乎其微的」。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去年12月6日拜登出席台積電移機典禮。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建廠,去年12月6日拜登出席台積電移機典禮。

台積電2020年5月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設廠,最初承諾投資120億美元,去年12月加碼到約400億美元。新工廠預計明年投產,第一期計劃量產5納米制程芯片並推進到4納米,第二期計劃量產目前最先進的3納米制程芯片,合計月產能將達5萬片。

然而,報道直言,無論是高昂的成本還是管理上的挑戰都表明,台積電已被其新項目拖入一個「棘手處境」。上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台積電透露,受人力開支、許可證、合規性和通膨影響,赴美設廠成本或至少是台灣的四倍。台積電首席財務官黃仁昭表示,在美建廠投資可能會損害台積電今年的盈利能力。

在海外建廠,意味著台積電需要尋找附近供應商為鳳凰城工廠提供原材料、設備和關鍵部件。就在距離鳳凰城約一小時車程以外的亞利桑那州卡薩格蘭德市,台積電供應商長春石化也斥資3億美元建了新廠。

但據長春亞利桑那總經理蘇裕弘透露,由於對美國法規和建築許可不夠熟悉,以及生產材料供應不足,美國工廠的建造成本足足是台灣的10倍。

中鼎集團是台積電的工程和建築承包商,其董事長楊宗興也表示,亞利桑那工廠的建設成本「遠遠超出」集團客戶的預期。「我們一開始報價的時候,客戶都問:『你瘋了嗎?』但事實就是這樣。」他說。

台積電亞利桑那投資建廠,大批台灣員工包機赴美。

台積電亞利桑那投資建廠,大批台灣員工包機赴美。

除了成本問題以外,台積電還面臨著內部員工融合的挑戰。報道指出,部分台積電工程師反映,在台灣,工程師工時長、周末還要輪班,近乎為公司「賣肝」工作,但這種犧牲對美國員工可能不太具吸引力。

還有的人則抱怨,美國人太「不服管」。三名負責培訓美國工程師的台積電員工表示,美國員工很難做到標準化作業。面對上級指示,台灣員工會不帶疑問照做,美國員工則會向經理提出挑戰,質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一位台積電亞利桑那工廠的工程師說,有些美國員工被分到多項任務時表現不佳,有時甚至拒絕接受新任務,而不是更加努力地完成交辦事項。有八名員工表示,台灣員工認為被外派到美國新廠後將承擔比美國同事更大的責任。

去年離開台積電的工程師韋恩·邱(Wayne Chiu)透露,他曾考慮過加入海外項目,但在意識到自己可能不得不替美國員工「擦屁股」後,便失去了興趣。「晶圓製造最困難的不是技術,最難的是人事管理。」他說,「美國人在這方面做得最差,因為美國人是最難管理的。」

作為美國總統拜登誇下海口、培育美國先進芯片製造業的努力的一部分,《紐約時報》指出,台積電亞利桑那工廠一旦失敗將損失慘重——芯片行業供應鏈在幾十年前就已大部分轉移亞洲,而台積電要對一家無法生產足夠可用芯片的工廠投入無數資金,得不償失。

針對台積電亞利桑那州投資案引發內部疑慮,台積電發言人高孟華在答覆《紐約時報》的電郵中表示,赴美設廠決定基於多種因素,包括客戶需求、市場商機與吸引國際人才的機會。她表示,台積電清楚台灣與海外晶圓廠存有成本差異,公司仍預期長遠毛利率可觀。

高孟華還稱,台積電正在加強員工培訓,幫助海外人才融入集團文化。她表示,公司將「積極傾聽意見,並在需要時做好改變的準備」。

業內人士則持相反意見。曾做過科技分析師的私募基金柯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指出,「從商業角度看,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完全不合理」。他還表示,台積電可能是出於政治考量被迫在美國設廠,但「到目前為止,鳳凰城項目對台積電或台灣的好處是微乎其微的」。

赴美建廠,是美夢還是美國噩夢?事實上,早在20多年前台積電的第一筆美國投資,就為其敲響了警鐘。

正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去年12月的新廠移機典禮上所分享的那樣,1990年代後期,台積電曾推行一項雄心勃勃的海外擴張計劃,並在華盛頓州創建了芯片製造子公司Wafer Tech,但在遭遇巨額虧損和熟練勞動力短缺等「一系列出乎意料的糟糕經歷」後,台積電不得不在建成第一個工廠後就叫停了項目。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回顧張忠謀過去對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說法也可看出,「樂觀」始終不是他的主調,更多時候甚至還帶有「唱衰」的味道。

2021年10月,張忠謀參加台灣玉山科技協會20周年慶祝大會時就曾直言,持續在台灣營運是台積電「唯一的選擇」,美國要推動半導體本地製造成本過高,不可能成功。

美媒早前爆料,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去年8月竄訪台灣期間,遭到張忠謀在午宴上大潑冷水。他指出,若美國以為砸大錢就足以攻佔全球最複雜的半導體製造市場,「那就天真過頭(terribly naïve)了!」

《紐約時報》的這篇報道發布後,文化衝突的議題也在台灣網絡上發酵,有不少網友在PTT揶揄,「本來就是請台灣人過去賣肝的啊…不然幹麼大開綠燈讓人攜家帶眷」、「只要亞洲有高學歷的奴隸阿」、「米國人是其他人可使喚?誤會大了」、「這種結果不是早就在預料之中嗎?」。

更有人推測,「美國是要學你的技術又不是拼產能」、「先把你技術拿到手之後,推翻你讓美國人自己當主管」。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教宗方濟各首度現身G7,被認為是「歷史性地出席」,不過現場卻產生一個小插曲,拜登彎腰與教宗進行親密的額頭碰撞,現場畫面顯示,教宗表情顯露出不適,拜登亦因此引發批評。

拜登彎腰與教宗「親密接觸」。AP圖片

拜登彎腰與教宗「親密接觸」。AP圖片

教宗方濟各受邀現身G7,被認為是「歷史性地出席」,因為他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參加七國集團會議的教宗。據報道稱,當意大利總理宣佈教宗將要參會時,與會者們都很高興。

今次是教宗首次參加七國集團會議。AP圖片

今次是教宗首次參加七國集團會議。AP圖片

在會議上,現年87歲的方濟各與多國領導人坐在一起,討論了關於人工智能、能源以及非洲-地中海地區的問題。方濟各在談到人工智能帶來的風險時,警告在座的各國領導人說,「任何機器都不應該選擇奪走人類的生命」。

年屆81歲的拜登,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二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當他見到教宗時的舉動卻引起譁然。和其他人俯下身握住教宗的手並進行簡單的寒暄不同的是,拜登竟然把額頭緊緊地貼在了方濟各的額頭上,與此同時另一隻手還按住了方濟各的肩膀,仿佛他站立不穩,急需找一個支點。現場畫面顯示,教宗對這一毫無界限的舉動表現驚訝,瞬間瞪圓了眼睛。

據稱,拜登還和方濟各進行了私下會面,不過隨行記者團成員,包括攝像師,均被禁止參加此次會面,就連白宮助手也不清楚細節,拜登本人也只是在走出房間時說了一句「一切順利」,之後就不再有任何的回應。

一位外交內部人士評價拜登「表現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糟糕」。AP圖片

一位外交內部人士評價拜登「表現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糟糕」。AP圖片

據悉,隨著和教宗的會晤結束,拜登在此次G7峰會上的任務也都完成了。而對於拜登在可能是他最後一次的G7峰會上的表現,《紐約郵報》轉述一位外交內部人士的話稱,「表現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糟糕」。

就連美國之外的與會者也認為,拜登在會議第一天的失態很是「令人尷尬」,並且認為他「正在失去最基本的注意力」。

拜登第一天先是遲到了20分鐘,以至於梅洛尼不得不用開玩笑的語氣責備他說:「你不應該讓女士這樣等待。」而之後當所有人觀看跳傘表演的時候,拜登又「迷失」了,他漫無目的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好在梅洛尼將他拉了回來。

據報道稱,拜登的精神健康狀況越來越讓民主黨議員和助手們擔憂,他經常被發現在會議上閱讀小抄並「休息眼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