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不取消制裁無得傾 中國拒絕中美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期間會晤

博客文章

不取消制裁無得傾 中國拒絕中美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期間會晤
博客文章

不取消制裁無得傾 中國拒絕中美防長在香格里拉對話期間會晤

2023年05月30日 11:44 最後更新:12:05

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應邀出席香格里拉對話會,據報中方拒絕與美國防長會晤。

中國國防部29日表示,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5月31日至6月4日訪問新加坡,並應邀出席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會,外界關注期間李尚福是否將與美國防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會面。不過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9日報道,五角大樓當天在一份聲明中稱,中方正式拒絕了美國提出的兩國防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會面的請求。有美國國防部官員稱,以前類似的會談往往在最後一刻才敲定,中方的拒絕發出了「不同尋常的直率信息」。評論認為美國不解除對李尚福的制裁,中美防長難會晤。

《華爾街日報》:中方拒絕了美國防長。

《華爾街日報》:中方拒絕了美國防長。

五角大樓在給《華爾街日報》一份聲明中表示:「在晚上,中國通知美國,他們拒絕了我們5月初提出的關於奧斯汀部長與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本周在新加坡會面的請求。」聲明還稱,「國防部堅信,為確保競爭不會演變成衝突,保持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開放的軍事溝通渠道很重要」。

報道援引美國國防部官員的話稱,中方的拒絕「被視作一種不同尋常的直率信息」,因為在過去,這樣的會晤通常是在最後一刻才敲定的,包括去年奧斯汀和時任中國防長魏鳳和之間的會談,是在會前幾小時前達成的。

白宮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美國防長奧斯汀希望在新加坡與中國防長李尚福會面。AP圖片

美國防長奧斯汀希望在新加坡與中國防長李尚福會面。AP圖片

香格里拉對話會是全球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安全論壇之一,今年會期落在6月2日至4日。奧斯汀早前宣布,計劃於6月初訪問新加坡,並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會。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在29日的記者會上表示,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李尚福將於5月31日至6月4日應邀出席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並訪問新加坡。會議期間,李部長將就「中國的新安全倡議」議題作大會發言,會見有關國家代表團團長。訪新期間,李尚福將與新政府和防務部門領導舉行會見會談。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中方拒絕的決定是在美國為確保會晤作出了長達數周的努力之後作出的,包括奧斯汀給李尚福的一封信。一些美國官員警告說,中國拒絕會面可能會引發東南亞盟友的擔憂,擔心被夾在兩個大國之間。

當地時間5月25日,美國負責「印太地區」安全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埃利•拉特納出席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主辦的論壇活動時稱,五角大樓已向中方提出了兩國防長6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會面的請求,但中方「至今沒有回復」。

「奧斯汀防長和五角大樓提出了與中國防長李尚福會面的請求,但這一請求沒有得到任何答復」,拉特納在論壇上表示,兩國防長是否能會面「現在由中方決定」。

英國《金融時報》5月1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已向美國表示,李尚福遭美國制裁成為李尚福與奧斯汀在「香格里拉對話」會面的最新障礙,兩人會晤機會低。

李尚福於2017年8月出任中共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長。美國國務院2018年9月宣布,時任軍委裝備發展部長的李尚福因涉及與俄羅斯軍火商的「重大交易」,包括中國於2017年購買10架蘇35戰鬥機、2018年採購S-400地對空飛彈系統,依美國「以制裁反制美國敵人法案」被列為制裁對象。

《金融時報》報導稱,五角大樓曾通知中方,制裁並不禁止在新加坡舉行會談,但北京方面表示,只要制裁仍然存在,就不適合舉行會談。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此前指出,當前中美關係遭遇困難,責任不在中方。當前中美關係緊張的根源在於美方基於錯誤的對華認知制定和執行錯誤的對華政策。

汪文斌表示,美方應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損害中國利益,停止一邊聲稱要為中美關係加裝「護欄」、一邊破壞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正軌。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亞運會主火炬首用零碳甲醇 一文看清背後的中國能源變革

2023年09月24日 12:31 最後更新:13:00

史上首屆碳中和亞運會在杭州開幕,主火炬燃料零碳甲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被用於大型體育賽事。

零碳甲醇是賽會新物種。

零碳甲醇是賽會新物種。

作為賽會新物種,零碳甲醇的全新應用,也是對綠色新能源的一次科學探索與實踐。甲醇是一種公認的燃燒高效、排放清潔、可再生、運輸便捷的能源。相較於液化天然氣等燃料,零碳甲醇充分體現了杭州亞運會「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

杭州亞運會開幕。

杭州亞運會開幕。

從數據上看,與傳統燃料相比,甲醇有著更高的能量密度。此次點燃的主火炬塔在大火狀態下,燃燒1小時僅需550kg燃料。同時,甲醇擁有可觀的極端天氣抗性,在11級大風、降雨量50-100mm的暴雨下都不會熄滅。

主火炬塔在大火狀態下,燃燒1小時僅需550kg燃料。

主火炬塔在大火狀態下,燃燒1小時僅需550kg燃料。

更重要的是,甲醇是一種相對安全的燃料,其爆炸濃度下限高於氫氣和天然氣,防爆要求更低,且作為液體可實現常壓儲運,便於補給。

此次用以點燃主火炬的零碳甲醇,由同樣出身浙江的吉利控股集團生產製備並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產自由前者投資的安陽綠色甲醇工廠,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H2)與從工業尾氣中捕集的二氧化碳(CO2)合成。

據統計,每生產1噸零碳甲醇可以消納1.375噸的CO2,實現循環內零碳排放,符合「碳中和」屬性的綠色能源。以安陽綠色甲醇工廠為例,其每年可生產11萬噸甲醇,直接減排二氧化碳16萬噸,實現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

習近平在浙江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在浙江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

作為全球公認的新型清潔可再生能源,零碳甲醇極有可能成為破解能源安全和雙碳難題的「超級燃料」。而在杭州亞運會主火炬塔的成功應用,也為這一新興能源的產業化突破提供了一個優秀的範例。

在「雙碳」目標下,能源變革已成大勢所趨。能源安全是國家戰略安全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中國的能源結構為富煤、少氣、貧油。據統計,2022年,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仍然超過70%,保障能源安全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甲醇能源憑借諸多優勢,成為全球公認的理想新型能源。其相較傳統燃料不僅成本低廉,而且技術成熟,能夠實現快速推廣。因而發展甲醇經濟,不僅有利於碳中和,還可以推進能源結構變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事實上,中國已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使用國,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中國甲醇產能達到10041萬噸/年,突破1億噸大關,產量約為8022.5萬噸。

此外,中國甲醇的主要原料由天然氣、焦爐氣、生物質等構成,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通過有效捕捉CO2,可合成符合碳中和屬性的甲醇能源。可見,未來甲醇產量的增加將逐步轉向可再生甲醇,中國仍將是主要生產國。由此建立的甲醇經濟,可同時帶動化工企業綠色化、低碳化和高端化,是中國能源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尤其是對中小能源企業有著無限商機,從而點亮規模達數萬億級的新興產業。

目前,甲醇已經在工業、船舶、汽車等領域廣泛應用。其中,汽車更是中國的支柱產業。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推動下,甲醇汽車產業目前已完成技術鏈、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建設。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2019年,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等八部委專門發文推廣甲醇汽車,推廣綠色交通、發展甲醇經濟進入了新階段。

在業內人士看來,商用車是甲醇應用的最佳載體。商用車雖然保有量少,卻消耗了超過一半的車用汽柴油,排放了全部汽車56%的二氧化碳,80%的PM污染物:1輛傳統柴油重卡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於306輛乘用車。

相比柴油,甲醇能直接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顆粒物等污染物源的排放。據計算,如果全國一半的貨運卡車用甲醇代替汽柴油,不但能大幅降低污染,且每年可減少石油進口1.25億噸,減碳2.15億噸。

本屆亞運會的主火炬甲醇保障用車,均採用了與主火炬燃料同源的甲醇。

本屆亞運會的主火炬甲醇保障用車,均採用了與主火炬燃料同源的甲醇。

實際上,現階段甲醇在商用車領域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應用:本屆亞運會的主火炬甲醇保障用車,均採用了與主火炬燃料同源的甲醇,充分展現了甲醇能源制備、甲醇能源輸配送體系、甲醇車輛應用全鏈路閉環。

作為杭州亞運會主火炬塔甲醇使用保障用車,吉利遠程星瀚重卡採用醇氫動力,以甲醇為燃料,相較於傳統柴油重卡,不僅全生命週期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降低,且燃料成本減少18%-32%,每公里最多節省1元錢,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除此之外,搭載超醇電混動力的遠程星瀚H也將在亞運會期間擔當央視潮湧號移動演播室用車,助力央視新聞亞運報道。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須臾不可忽視的「國之大者」。要加快推動關鍵技術、核心產品迭代升級和新技術智慧賦能,提高國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

工信部甲醇汽車推廣應用專家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魏安力表示,「中國甲醇汽車歷經40餘年發展,產業化規模居世界第一,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整個產業,都已站在世界前沿,總體發展態勢非常健康。」他認為,由甲醇汽車衍生而來的技術鏈、產業鏈和服務鏈,不僅有助於國家生態環境保護,能源安全保障,還能為社會帶來更多就業機會,是以能源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

總括而言,借助於領先的科技與產業鏈建設,甲醇經濟既能夠讓中國降低對外能源依存度,擺脫複雜國際形勢所帶來潛在能源威脅的桎梏,同時在繼電動汽車之後,又為中國在新能源時代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超車道」。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