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警區聯同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6月10日下午於黃大仙清水灣道牛池灣街市一帶展開跨部門聯合執法行動,打擊店鋪非法擺放貨物或物品在公眾地方而對其他人造成阻礙。行動中,相關部門就在公眾地方造成阻礙罪行向店鋪負責人發出一張定額罰款通知書。
行動打擊店鋪非法擺放貨物或物品在公眾地方而對其他人造成阻礙。警方圖片
警方呼籲店鋪負責人和其他持份者切勿非法擴展營業範圍及擺放貨物或物品在公眾地方或馬路上,對行人或車輛的流動造成阻礙。警方將繼續加強巡邏,並繼續聯同食環署密切監察情況及持續嚴厲執法,以打擊店鋪阻街問題。
點擊看圖輯
黃大仙警區聯同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6月10日下午於黃大仙清水灣道牛池灣街市一帶展開跨部門聯合執法行動,打擊店鋪非法擺放貨物或物品在公眾地方而對其他人造成阻礙。行動中,相關部門就在公眾地方造成阻礙罪行向店鋪負責人發出一張定額罰款通知書。
警方呼籲店鋪負責人和其他持份者切勿非法擴展營業範圍及擺放貨物或物品在公眾地方或馬路上,對行人或車輛的流動造成阻礙。警方將繼續加強巡邏,並繼續聯同食環署密切監察情況及持續嚴厲執法,以打擊店鋪阻街問題。
牛池灣6月8日晚上發生斬人血案。一名附近菜檔的女店長收工後,於龍翔道一條連接彩虹邨及牛池灣街市的行人隧道內,遭人持刀狂斬浴血,起因懷疑與同行生意糾紛所致。
人員10日下午於黃大仙清水灣道牛池灣街市一帶展開跨部門聯合執法行動。警方圖片
警方食環連續第二日巡視牛池灣街市 打擊店鋪阻街。警方圖片
行動打擊店鋪非法擺放貨物或物品在公眾地方而對其他人造成阻礙。警方圖片
牛池灣6月8日晚上發生斬人血案。一名附近菜檔的女店長收工後,於龍翔道一條連接彩虹邨及牛池灣街市的行人隧道內,遭人持刀狂斬浴血,起因懷疑與同行生意糾紛所致。
人員10日下午於黃大仙清水灣道牛池灣街市一帶展開跨部門聯合執法行動。警方圖片
人員10日下午於黃大仙清水灣道牛池灣街市一帶展開跨部門聯合執法行動。警方圖片
警方將繼續加強巡邏。警方圖片
警方食環連續第二日巡視牛池灣街市 打擊店鋪阻街。警方圖片
審計報告發現,食環署沒有妥善根據制度,對部分持牌食物業處所進行風險分類,導致被錯誤歸類為較低風險水平處所。
審計署官網截圖
審計報告。審計署網站截圖
審計報告發現,食環署沒有妥善根據制度,對部分持牌食物業處所進行風險分類,包括在年度評估中,沒有按規定計及處所定罪記錄,有處所被錯誤歸類為較低風險水平處所,導致每次巡查之間相隔的時間較長。
根據指引,分區環境衞生辦事處人員須在每年12月31日或之前,更新及批核持牌食物業處所分數記錄。但報告指出,截至去年底,根據風險分類巡查制度評級的食物業牌照有超過3萬4千個,當中超過4成牌照的年度評估記錄在今年才獲批,平均延遲22天,最長延遲約7個月。
資料圖片
報告指出,食環署對持牌食物業處所進行的日常巡查需要改善,舉例署方在去年至今年6月,對30個食物業處所進行147次日常巡查,有31%延遲進行,最長延遲49天;在12個處所巡查期間,人員發現無開門營業,但無指引訂明巡查不果是否需要跟進。
另外,審計署檢視 2021年至今年4月的30宗無牌處所個案,發現有三成個案,分區辦事處沒有在指定時限進行首次巡查;其餘進行接近1200次巡查中,部分相隔時間超過規定的1星期,最長達到70天,亦沒有記錄相關原因。
報告認為,食環署今年9月揀選35個處所,發現根據系統記錄,有13個顯示為無牌,但其中9個未列入分區備存名單跟進,因此需要檢視識別無牌處所的做法。
食肆。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審計署建議,食環署要對持牌食物業處所進行年度評估和更新風險程度分類,亦要確保按照食環署的指引所指定的時限和頻次,對持牌食物業處所進行首次和日常巡查,並改善食環署就日常巡查不果的情況所訂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