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鴻海集團旗下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oxconn Industrial Internet,簡稱「工業富聯」)屢次被傳在印度投資設新廠,其中7月18日有關工業富聯在印度的投資傳聞,涉及印度卡納塔克邦,工業富聯18日深夜火速澄清:公司並未簽訂在印度投資設廠的相關協議,傳聞不實。
而7月31日傳聞則涉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據多家外媒報道,工業富聯與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政府簽署了一項價值1.94億美元的初步投資協議,計劃將在印度新建一家電子元件製造廠,該廠預計將創造6000個就業崗位。彭博社稱此舉為該公司從中國轉向印度的多元化戰略的一部分。
點擊看圖輯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與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 MK 斯達林會面。網上圖片
不過據內媒《證券時報》消息,工業富聯方面對此回應稱沒有簽署任何投資協議,再度否認在印度投資事項。
資料顯示,工業富聯注冊地為深圳市龍華區,主營業務為雲計算、通信及移動網絡設備、工業互聯網,主要產品為3C電子產品。
當地時間7月31日,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M.K.斯達林(M. K. Stalin)在個人推特上宣布與工業富聯簽約,並表示雙方還討論了對電動汽車和電子元件的進一步投資。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與泰米爾納德邦首席部長 MK 斯達林會面。網上圖片
此外,工業富聯還與該地方政府和印度理工學院馬德拉斯分校簽署了一項研究和創新協議,以分享先進技術方面的知識和最佳實踐。
外媒報道稱,泰米爾納德邦的電子元件出口佔據該國首位,2022—2023年該地區的出口額超過53億美元,斯達林計劃到2030年將該邦打造成「萬億美元經濟體」。
一名匿名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工業富聯將在坎奇普蘭區建造新工廠,建築工程可能於明年年底完成。該公司沒有透露新工廠是為iPhone還是其他公司生產零部件。
該消息人士還補充說,新建工廠將與富士康在金奈附近專門用於組裝蘋果iPhone的園區分開,後者僱傭員工超過3.5萬人。去年,富士康曾計劃在2024年底之前將該工廠的員工人數增加四倍。
但據內地《證券時報》8月1日報道,工業富聯在互動平台對此回應投資者稱,針對投資者關於已經簽訂印度投資設廠協議的傳聞是否為真的提問,公司前期已發布《澄清公告》,經核實,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情形,並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則做好相關信息披露工作。相關負責人強調,「我們沒有簽署任何投資協議。」
上證e互動平台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的7月10日,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宣布退出與印度金屬石油集團韋丹塔的195億美元合資企業項目。有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出於對印度政府延遲批准激勵措施的擔憂,決定退出項目。
2021年12月,印度政府曾宣布批准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向符合條件的顯示器和半導體製造商提供高達項目成本50%的財政支持,以吸引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商,將印度建成全球電子產品生產中心。然而,這筆補貼遲遲不到賬。台灣媒體也爆料稱,合資公司因缺少技術夥伴導致進展緩慢,獎勵與補助申請書也被印度政府要求依新的評估條件重新提交。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除了富士康,至少還有兩家曾宣布計劃投資30億美元的公司,其合建計劃陷入停滯,其中包括以色列芯片製造商Tower Semiconductor。
就在7月28日舉行的印度半導體論壇開幕式上,印度總理莫迪賣力「推銷」印度作為半導體基地的「可靠地位」,他表示印度希望成為半導體行業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和世界芯片製造商,印度政府已將芯片製造作為其經濟政策的重中之重。
印度總理莫迪 。AP圖片
當天出席論壇的包括富士康、AMD、美光公司等在內的諸多全球芯片企業高管,多家芯片廠商宣布其在印度的投資計劃,富士康方面稱未來五年將在該國投資20億美元。據美國CNBC網站報道,美國芯片製造巨頭AMD首席技術官佩普馬斯特宣布,AMD計劃在印度未來5年內投資4億美元,建設其旗下最大的設計中心,以加強在印度的業務發展。除了AMD之外,6月,美光宣布了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建立半導體組裝和測試設施的計劃,投資總額將高達8.25億美元。
印度希望將自己定位為全球芯片強國,其芯片戰略由兩大部分組成:第一是吸引外國公司在該國開展業務和投資;第二是與美國等其他關鍵半導體國家結成聯盟。
BBC指出進展緩慢的半導體激勵措施以及困難的營商環境讓這一設想的實現困難重重。
印度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21年11月,有2783家在印度注冊的外國公司關閉了在印度的業務,約佔在印跨國公司的六分之一,撤離的公司包括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美國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和美國汽車公司福特等。
外資企業在印度遭受的各種調查、處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魔幻」的印度法律制度所致。印度的法律可以用十五個字來概括:「高標準立法,普遍性違法,選擇性執法。」印度也被稱作「外企墳場」,IBM、三星、小米等公司,都在印度被開過「罰單」,而被罰理由幾乎都與稅款有關。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伊朗國營媒體上傳「手摸核彈」影片並標示「Maybe」,最高領袖哈梅內伊表明伊朗「不是投降的民族」,惟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是否加入以色列攻擊伊朗,仍表現得模稜兩可,僅說:「我可能會做,也可能不會做。沒有人知道我會怎樣做。」但據報,特朗普已批准了針對伊朗的攻擊計劃,惟暫未下達最終命令,以觀察德黑蘭是否會放棄核計劃。
美媒透露,特朗普對是否出兵,陷入左右為難的處境,因其背後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陣營出現了巨大分歧。
特朗普對是否加入以色列攻擊伊朗,表現得模稜兩可,「我可能會做,也可能不會做。」AP圖片
據美聯社6月18日報道,一些主張「美國優先」的MAGA支持者強烈反對介入以伊衝突,指特朗普在2024年大選期間曾承諾不會捲入海外衝突,協助以色列攻擊伊朗等同於背叛選民。但傳統的「鷹派」共和黨人則主張全力助以色列摧毀伊朗核項目。
報道稱,兩派矛盾日漸升級。CNN分析,許多MAGA支持者希望避免美國再次陷入中東戰爭的泥潭,但特朗普對以伊沖突的搖擺態度,使一些支持者對其「美國優先」政策產生懷疑。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特朗普長期盟友兼非正式顧問的媒體人卡爾森(Tucker Carlson)和主張支持以色列的德克薩斯州聯邦參議員特德·克魯茲(Ted Cruz) 17日爆發激烈爭吵,已經成為當地頭條新聞。
節目中,反對干預以伊衝突的卡爾森要求克魯茲說出伊朗的民族構成後大聲批評稱:「你對伊朗一無所知!你是一名呼籲要推翻一個政府的參議員,你卻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克魯茲反駁「你才對這個國家一無所知!你是那個聲稱他們沒試圖謀殺特朗普的人,你是那個搞不清暗殺蘇萊曼尼(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是不是一個好主意的人。」
卡爾森(右)與克魯茲(左)就美國是否應出兵以伊衝突,進行了長達2小時的激烈爭論。
卡爾森即回應說:「我不是這樣說,我是說你不相信他們試圖謀殺特朗普,因為你沒有呼籲對他們進行軍事打擊作為報復。」克魯茲說:「我相信,我們現在正在進行軍事打擊。」卡爾森指,現在只有以色列攻擊伊朗,並要求克魯茲解釋。克魯茲回應:「在我們的幫助下,我說了『我們』,以色列正進行襲擊,但我們在支持他們。」
卡爾森說「你剛才說『我們』在進行打擊,這有著很高的風險。你是一名參議員,如果你說美國政府現正與伊朗交戰,人們會信以為真。」
卡爾森更警告說,若「全面戰爭」可能終結特朗普的總統任期,引發了一場MAGA抗議活動;克魯茲之後在社交平台抨擊卡爾森,指他發布了一個關於伊朗人口的片段,批評他在「玩弄愚蠢的遊戲」。克魯茲此前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稱,美國應該「毫不含糊地與以色列站在一起」。
卡爾森早於16日在特朗普前政治顧問班農主持的博客節目中,已促特朗普不要違背競選承諾,其表態似乎激怒了特朗普。之後,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發文稱,「請大家向古怪的卡爾森解釋,伊朗不能擁有核武器!」
但特朗普的回應,反引起其他MAGA支持者不滿。被視為「MAGA最忠實捍衛者」的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公開支持卡爾森指,「這並不古怪,這就是數百萬美國人投票支持的東西」。她表示:「卡爾森和我相信同一件事,外國戰爭、干預、推動政權更迭將使美國處於劣勢,殺害無辜的人使我們崩潰,並最終導致我們毀滅。」
班農亦認為,如果特朗普政府捲入中東衝突,在國內的政治基礎「將被瓦解」。
同樣是特朗普長期支持者的右翼組織「Turning Point USA」(美國轉折點)創始人柯克(Charlie Kirk)也警告,從過去歷史看,很少有人支持美國積極參與中東的另一場進攻性戰爭,現在最不需要的就是一場新的戰爭,「我們首要願望必須是盡快實現和平。」
但傳統「鷹派」則主張介入以伊衝突。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格雷厄姆 (Lindsey Graham) 稱,現時是特朗普對伊朗進行「決定性打擊」的機會,呼籲全力以赴支持以色列摧毀伊朗核項目。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隨著MAGA陣營分歧擴大,美國副總統萬斯正試圖化解矛盾。萬斯在社交平台表示,最終的決定權屬於總統,他需要採取進一步的行動來「結束伊朗的鈾濃縮活動」
CNN分析稱,美國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的慘痛教訓,促成了MAGA這股政治力量,認為「一個基本問題支撐著這場爭論:如果『美國優先』不是為避免毀掉前總統喬治布殊任期的中東泥潭,那麽它還有什麽意義嗎?」
報道指,如果美國介入,幾乎肯定會導致伊朗作出回應,它可能攻擊中東地區的美國人員和基地,這可能使特朗普政府陷入「沒有明確結局的升級循環」。
CNN稱,外界普遍認為,以色列只有得到美國的協助才有可能摧毀伊朗核項目,但特朗普難以判斷,美方打擊伊朗地下核設施能否成功,以及此舉會否令美國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衝突。
BBC報道,當地時間6月18日,特朗普談到MAGA陣營內部對於美國可能對伊朗發動打擊一事存在的分歧。特朗普說:「我的支持者支持我,不希望看到伊朗擁有核武器」。對卡爾森和克魯茲之間的爭吵,特朗普聲稱,「卡爾森已打電話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