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最低工資檢討勞工界議員倡可加不減 商界認為機制對資方不公

社會事

最低工資檢討勞工界議員倡可加不減  商界認為機制對資方不公
社會事

社會事

最低工資檢討勞工界議員倡可加不減 商界認為機制對資方不公

2024年05月27日 14:25 最後更新:14:43

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經優化的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多名勞工界議員肯定政府將最低工資,由「兩年一檢」改為「一年一檢」,並會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不過,有議員認為機制每5至10年才檢討並不理想。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勞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認為,方程式中代表「經濟增長」的本地生產總值因素,門檻太高,要靠經濟增長令最低工資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認為有關方程式只是「應酬」勞工界。

工聯會的黃國表示,今次做法只是由過往「極之不理想」,進步至「不理想」水平,有關機制每5至10年才檢討一次也是太闊。

而多名商界議員就質疑,經優化的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對資方不公道。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表示,有關方程式改為「一年一檢」,意味資方每年都要提升工資,當低層員工加人工,若上層員工無調整,將難以交代,若經濟增長不符合預期,將對老闆構成壓力。他批評今次的方案是「只顧勞工,不理資方感受」。

自由黨的李鎮強指,最低工資「只加不減」對很多行業有負面影響,同時會給予員工每年都加人工的錯誤期望,對經濟發展長遠會造成影響,建議方程式應加入類似滾存機制。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有關方程式並非政府提出,而是由勞資雙方組成的最低工資委員會,經過討論及平衡各方面看法後提出。至於每5至10年檢討一次,是希望留有空間和彈性,因為今次是首次使用方程式計算最低工資,需時試一試,如果時間太短,會欠缺穩定性。

孫玉菡(資料圖片)

孫玉菡(資料圖片)

他又說,目前領取最低工資的僱員只有約1.7萬人,佔整體勞動市場約0.6%,他們數目不多,而且議價能力不高,因此應該要幫他們一把,令他們安心。他認為這批僱員數目不多,對商界影響有限,他亦因此不贊成設立滾存機制。

往下看更多文章

孫玉菡稱可加不減具補底精神 已平衡勞資雙方利益商界毋須過慮

2024年05月04日 08:53 最後更新:16:19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接納優化法定最低工資檢討機制的建議,引入「可加不減」方程式,最低工資水平由「兩年一檢」加密至「一年一檢」。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資料圖片(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在電台節目中表示,「可加不減」具有「補底」精神,不論世界變化或經濟狀況好壞,僱員薪金不會扣減,環境理想時亦可以分享。他指出,方程式經過最低工資委員會勞資雙方及學術界討論及取捨,最後一致同意,相信最能平衡各方利益,屬於勞資雙方均接受到的決定,設1%封頂機制,也希望令僱主略為放心;至於設計方程式時選擇以最近10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趨勢增長率為考慮,相信數據會具有更強穩定性。

孫玉菡

孫玉菡

對於僱主聯合會質疑,方程式未有考慮商界負擔能力、行業對未來市場發展的信心等,擔心容易有偏頗,孫玉菡認為,商界毋須太擔憂,強調最低工資機制目的是保護0.6%的勞動人口,大約17000多名最基層僱員,相信方程式對營商成本不會有過度增長或影響香港競爭力,他又說,新機制已達至平衡式保本,相信即使經濟下行,企業也不會輕易削減很多職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