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聽聽一個美國教授的聲音: 摩根大通違反了美國的制裁令 為什麼不拉它的CEO戴蒙?

博客文章

聽聽一個美國教授的聲音: 摩根大通違反了美國的制裁令 為什麼不拉它的CEO戴蒙?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聽聽一個美國教授的聲音: 摩根大通違反了美國的制裁令 為什麼不拉它的CEO戴蒙?

2018年12月16日 12:39 最後更新:12:45

加拿大替美國拘捕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加拿大兩大報章之一的《環球郵報》刊登美國經濟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薩克斯(Jeffrey D. Sachs)的文章,指美國這樣拘捕外國企業高層史無前例,等如在商業上向中國開戰。他認為正如馬克吐溫所說,歷史經常有韻律地重現,我們如今的時代,越來越像1914年第一次大戰的前夕,美國就如當時的歐洲大國一樣,由一種政府領導,致力主張美國對中國有統攝地位,這樣做正在推動世界走向災難,他認為是美國而非中國才是對國際法治的真正威脅。

《環球郵報》刊登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薩克斯的文章,題為「是美國而非中國是對國際法治的真正威脅」。

《環球郵報》刊登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薩克斯的文章,題為「是美國而非中國是對國際法治的真正威脅」。

薩克斯認為,美國逮捕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在與中國激烈衝突中,採取的危險行動。這種舉動幾乎是美國對中國商界的宣戰,是前所未有的,它使美國商務人士出國旅遊的風險更大,因為其他國家也可以採取類似行動。

薩克斯由宏觀到微觀,指出美國很少因為公司犯下罪行,就逮捕美國或外國的高級商人。公司管理人被拘,通常因涉嫌個人犯罪(如貪污,賄賂或暴力)而非公司涉嫌犯罪而被捕。理論上公司管理人應該對公司的瀆職行為負責,包括刑事指控,但美國開始這種做法,卻首先從一位中國具領導地位的商業人士開始,而不是由數十名有罪的美國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開始,這種做法,對中國政府、商界和社會大眾,都是可怕的挑釁。

薩克斯教授

薩克斯教授

薩克斯指出美國的雙重標準,話孟女士被指控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但過去大量美國和非美國公司違反了美國對伊朗和其他國家的制裁例如,2011年摩根大通因違反美國對古巴、伊朗和蘇丹的製裁而在2011年支付了8,830萬美元的罰款。然而,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並沒有從飛機上被抓起來並被羈押。

他列舉摩根大通並不是唯一一個違反美國制裁令的公司。自2010年以來,以下主要金融機構對此類違規行為被美國處以罰款:巴西銀行、美國銀行、關島銀行、莫斯科銀行、東京三菱銀行、巴克萊銀行、法國巴黎銀行、Clearstream Banking、德國商業銀行、Compass、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ING、Intesa Sanpaolo、阿布扎比國家銀行、巴基斯坦國家銀行、PayPal、RBS(荷蘭銀行)、SociétéGénérale、多倫多道明銀行、跨太平洋國家銀行(現稱Beacon Business Bank)、渣打銀行和富國銀行。這些違反制裁的銀行的首席執行官或首席財務官,均未因這些違規行為而被逮捕並被拘留。在所有這些案例中,是公司、而不是個別管理人被追究責任。他們也沒有對2008年金融危機前後的普遍違法行為負責,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銀行因為金融海嘯前的違規行為支付了驚人的2430億美元的罰款。如今發生孟女士被捕事件,這是一次令人震驚的突破。是的,應該讓首席執行官和首席財務官負責 ,但是應從美國家裡開始,以避免把虛偽和自我利益,偽裝成高尚原則,因而煽動新的全球衝突。

他認為,美國針對孟女士的行動,似乎真的是特朗普政府更廣泛企圖通過徵收關稅,來破壞中國經濟,禁止中國科技公司進入西方市場,以及阻止中國購買美國和歐洲科技公司。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對中國的經濟戰爭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個魯莽的行動。

薩克斯指出,華為是中國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因此也是特朗普政府阻止中國進軍幾個高科技領域的主要打擊對象。美國在這場經濟戰爭中的動機,部分是商業性的-保護和支持落後的美國公司,部分是地緣政治動機驅動,他們當然與堅持國際法治毫無關係。

美國似乎正試圖瞄準華為,特別是因為該公司在全球推廣尖端5G技術方面取得了成功。美國聲稱華為通過其硬件和軟件中隱藏的監控功能構成了特定的安全風險。然而,美國政府沒有提供這種說法的證據。最近在英國《金融時報》對華為進行的一次誹謗,就是以同一角度。文章承認「除非你足夠幸運地在大海撈針中找到針頭,否則你無法獲得干擾信息通信技術的具體證據」,但作者繼續聲稱「你不會冒險將你的安全放在潛在對手的手中。這篇文章等如說,「雖然我們不能真正指出華為的不當行為,但我們應該將公司列入黑名單。」

有興趣可看文章全文: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opinion/article-the-us-not-china-is-the-real-threat-to-international-rule-of-law/?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er%3A+Social+Network+%2F+Media&utm_campaign=Shared+Web+Article+Links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帶返31.5公斤「太空手信」有D咩?

2024年05月01日 16:05 最後更新:16:18

圓滿完成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於4月30日凱旋歸來,歷經187日的太空之旅,他們也帶回來重達31.5公斤的「太空手信」,令人好奇當中究竟有什麼東西?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順利返回(央視圖片)

神舟十七號航天員順利返回(央視圖片)

31.5公斤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順利被帶回

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於去年10月26日發射升空,隨後與天和核心艙對接。3名航天員在軌飛行187天後,搭乘飛船返回艙於4月30日下午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平安返回,同時也也將一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順利帶回並交付給科學家。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這批中國空間站第六批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隨神舟十七號飛船順利返回。當中涉及23項科學實驗項目,包括人成骨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蛋白質晶體、生命有機分子、種子等32種生命實驗樣品以及無容器材料、高溫材料和艙外暴露材料等19種材料樣品,總重量約31.5公斤。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空間科學實驗樣品順利交付給科學家

5月1日淩晨,生命類科學實驗樣品先期轉運至北京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中心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體單位,對返回的生命實驗樣品基本狀態進行檢查確認後,現場交付科學家。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樣品可為藥物研制、疫苗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後續,科學家將對返回的生命類細胞樣品進行轉錄組測序、蛋白組學檢測等生物學分析,通過微重力環境下細胞生物學機制研究,為相關疾病預防與幹預提供新的線索;對生命類蛋白質樣品進行晶體衍射分析,獲得更精準的蛋白質三維結構信息,研究靶點蛋白,為相關藥物研制、疫苗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另外,材料類科學實驗樣品將隨神舟十七飛船返回艙運抵北京,科學家將進行地面和空間樣品的組織形貌、化學成分及其分布差異等測試分析,研究重力對材料生長、成分偏析以及凝固缺陷的影響規律,為重要新材料制備提供支撐,同時有望在月壤加固材料、月壤原位資源化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圓滿完成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於5月1日乘坐任務飛機平安抵達北京。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領導到機場迎接。3名航天員抵京後將進入隔離回復期,進行全面的醫學檢查和健康評估,並安排休養。隨後將在京與新聞媒體集體見面。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航天員帶回31.5公斤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央視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