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特斯拉」缺席北京車展老闆卻來了! 馬斯克突訪福地「中國」只因背後危機重重?

博客文章

「特斯拉」缺席北京車展老闆卻來了! 馬斯克突訪福地「中國」只因背後危機重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特斯拉」缺席北京車展老闆卻來了! 馬斯克突訪福地「中國」只因背後危機重重?

2024年04月30日 12:56 最後更新:13:17

第18屆北京車展可謂電動汽車的「高光時刻」,唯獨昔日電動車「霸主」特斯拉缺席,不過公司老闆馬斯克卻突訪北京,並與中國領導人會面,背後究竟有何玄機?

北京車展(官方圖)

北京車展(官方圖)

4月28日,馬斯克的灣流G550私人飛機,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29日離開,僅逗留1天半的行程被外媒稱稱作是「一次令人意外的訪問」。

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馬斯克

在釣魚台國賓館,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馬斯克,他表示,特斯拉在中國的發展堪稱中美經貿合作的成功範例,並稱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將始終向外資企業敞開。馬斯克則向李強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表現最好的工廠,這得益於中國團隊的勤勞智慧。特斯拉願同中國進一步深化合作,取得更多共贏成果。他的這番說話帶著滿滿誠意,只因為特斯拉創造的驕人銷售成績,一向和中國市場密不可分。

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馬斯克(AP圖)

國務院總理李強會見馬斯克(AP圖)

此前,李強與馬斯克也曾有過多次見面。早在2018年7月,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李強就會見了馬斯克。當年,特斯拉首個海外超級工廠落戶上海臨港,這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項目。僅僅半年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開工,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竣工、當年投產、當年上市」的中國速度。隨後,從0輛到100萬輛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用了33個月,從100萬輛到200萬輛,僅耗時13個月。

特斯拉曾經的輝煌與中國市場密不可分

彼時的馬斯克,可謂「春風得意」。2020年1月7日,特斯拉在上海超級工廠首次交付國產Model 3,當時馬斯克親臨現場,興奮地來了一支即興舞蹈。

特斯拉CEO馬斯克(AP圖)

特斯拉CEO馬斯克(AP圖)

其實在落戶上海之前,特斯拉陷入嚴重的產能危機和現金流危機,一方面Model 3產量無法滿足交付需求,另一方面巨大的研發投入導致公司資金鏈接近崩潰。馬斯克在《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一書中提到,2013年3月,他差點將特斯拉以11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谷歌「當時特斯拉正處在破產的邊緣」。

近日特斯拉公司再度陷入困境

歷史再度重演,最近一段日子馬斯克又開始過得不太舒心,公司面臨最大規模裁員。4月15日,馬斯克宣布特斯拉將在全球裁員10%,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斯拉全球員工總數為140473人。依此推算,特斯拉本輪裁員涉及的員工數量或達14000人以上。這是特斯拉自2017年以來的第五次大規模裁員,當時該公司裁員2%。此後,該公司在2018年、2019年和2022年分別削減了9%、7%和3%的員工。

此外,公司還面臨高層人員變動,特斯拉動力總成及能源業務高級副總裁德魯·巴格利諾和與公共政策和業務發展副總裁羅漢·帕特爾(Rohan Patel)宣布離職。巴格利諾是特斯拉的元老級人物,在特斯拉服務了18年,一直擔任著動力總成及能源業務的高級副總裁,負責電池、電機、驅動單元、電力電子和能源產品等重要業務,這些都是特斯拉業務的核心。帕特爾於2017年加入特斯拉,成為了特斯拉公共政策和業務發展副總裁,曾幫助處理特斯拉與政府和監管機構之間的關系。

特斯拉公司利潤股價雙跌 

利潤下滑:2023年財報顯示,2023年特斯拉全年凈利潤為108.82億美元,同比減少23%,而特斯拉也出現了自2017年以來的首次年度利潤下降。

股價下跌:特斯拉近期股價大跌,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股價累計下跌近30%,馬斯克還因此丟掉了世界首富的位置。

困境之下馬斯克再訪中國福地

困境之下,馬斯克再次想到了中國這塊福地。在一天半的訪華之行中,馬斯克不僅得以見到中國政府高層,還成功拿到「數據安全通行證」,特斯拉通過國家汽車數據安全4項全部要求,即車外人臉信息等匿名化處理、默認不收集座艙數據、座艙數據車內處理、處理個人信息顯著告知等。特斯拉方面表示,這將有利於全面解除(如機關單位、機場、高速等)對特斯拉等智能汽車的禁行禁停限制。

馬斯克突訪北京(網上圖片)

馬斯克突訪北京(網上圖片)

據了解,此次試點的四項要求對汽車數據合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得到了各個企業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配合。同時,為符合相關要求,試點企業投入了較大的研發資源。特斯拉也成為唯一一家符合合規要求的外資企業,其他五家企業分別是比亞迪、理想、路特斯、合眾新能源(旗下品牌為哪咤汽車)和蔚來。

除了拿到「通行證」,馬斯克此行可謂收獲頗豐。有媒體猜測馬斯克意在推動特斯拉旗下完全自動駕駛系統(FSD)在華落地。在動身赴京的前幾天,馬斯克在回覆網友關於特斯拉FSD何時進入中國時稱「可能很快就能實現」,表明馬斯克已有預期能將其FSD在中國落地。

長遠來看,實現高階自動駕駛是電動汽車的未來發展趨勢。自動駕駛技術正以革命性的姿態,成為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驅動力。當下,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歐美市場,都積極擁抱自動駕駛,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市場(不含進出口)乘用車前裝標配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交付1238.06萬輛,同比增長23.7%,而NOA為代表的高階智駕市場同比大增189.02%。特斯拉更新的FSD版本一旦成功進入中國市場,對整個高階智駕市場帶來的影響將是巨大的,或將大幅強化消費者認知,推動國內高階智駕滲透,並在中國自動駕駛領域中引發「鯰魚效應」。

馬斯克放話進軍20萬元低端市場

在中國的這一天半時間,馬斯克「放話」特斯拉要進入20萬元低端市場,「最便宜」的特斯拉Model 2將於2025年上市開售,其項目名稱為Redwood。據悉,新車將於墨西哥、柏林以及上海工廠開工投產,市場定價將保持在2.5萬美元上下(按當前匯率來算,國內售價為18.2萬人民幣左右),後期全面投產後價格有望迎來進一步下探。特斯拉目前僅有五款車型在售,包括兩款轎車、兩款SUV和一款皮卡,而20萬元以下的車型一直是「一片空白」。

特斯拉2023年全球交付(網上圖片)

特斯拉2023年全球交付(網上圖片)

馬斯克宣傳低價車型上市,這個「大餅」其實畫了好幾年。早在2020年特斯拉「電池日」上,馬斯克就大騷技術,提出通過一體壓鑄、電芯去極耳設計、車身一體化等方式實現降本目的,說「用三年左右時間來實現2.5萬美元的平價車型不是問題」。然而從特斯拉公布的數據來看,Model S和Model X在2023年的累計銷量不足7萬輛,這與Model Y和Model 3在市場自行車道「大殺四方」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

然而自從2020年以來,特斯拉就再也沒有推出面向大眾市場的新車型,特斯拉的Model Y運動型多用途車曾經是銷量最高的一款車,但是在技術更新換代的今天,「一招食盡天」的思維模式可能要換個思路,畢竟比亞迪、上汽、吉利等國產車企都在推陳出新上用足了勁。

特斯拉2023年全球交付(網上圖片)

特斯拉2023年全球交付(網上圖片)

特斯拉去年開始限量發售的未來主義皮卡車Cybertruck只吸引一小部分買家,大部分消費者無法接受昂貴的價格和前衛的設計。這款占用了大量研發成本的Cybertruck使用不銹鋼制造,這種材料看起來結實不易生銹,但是卻難以駕馭。而不久前剛上市的小米SU7,售價21.59萬起,比亞迪爆款車型「海豚」,售價9.98萬起,馬斯克的壓力究竟有多大?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

華盛頓大學研究中國汽車購買習慣的工程管理助理教授海爾韋斯頓說,特斯拉在高端市場不容樂觀,因為它的車不像寶馬或奔馳等車廠的出品那樣,能提供很多的舒適享受。「在中國有太多好選擇了,特斯拉『不上不下』,從它能提供的服務來看,它的價格過高了。」

特斯拉在歐洲也風光不再

如今,特斯拉在歐洲也風光不再。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布的3月銷量數據顯示,受到特斯拉德國柏林工廠3月縱火案影響,特斯拉當月銷量下滑34.9%,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4.3%跌至2.9%。施密特汽車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大眾及其旗下奧迪、斯柯達和西亞特品牌在非洲大陸的電動汽車銷量加起來超過了特斯拉。特斯拉也不再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品牌,比亞迪在2023年最後三個月的全球電動車銷量超過了特斯拉,其出品包括種類繁多的轎車、運動型多用途車和廉價的超小型汽車。

馬斯克面對銷冠易主,作出了自己的解讀「我們又不是一家汽車公司,我們是搞人工智能加機器人的。」但是他也說過,如果沒有貿易壁壘,比亞迪和其他中國公司將「幾乎壓倒世界上大多數汽車公司」。

得益於中國國內政策的扶持和市場的廣闊,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曾經幫助它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汽車企業,也讓馬斯克一度成了超級富豪。特斯拉進入中國獲得利潤的同時,也在使用中國制造的電池和零部件,幫助供應商開發技術,這些供應商後來將技術出售給了中國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如今,中國的電動汽車技術如何?用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的話說「已領先歐洲五到七年」。

特斯拉(AP圖)

特斯拉(AP圖)

在今次旋風訪問中,馬斯克對媒體表示「我是中國的粉絲,超級粉絲!」。面對國產電動汽車的強勢崛起,馬斯克這次「令人意外的訪問」能否再次助力特斯拉擺脫經營困境,尚需時日來加以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這塊市場福地帶給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契機是無法替代的,這一點,相信曾經「瞓地板」的馬斯克知道(馬斯克在創業時經常睡地板),在上海超級工廠首次交付國產Model 3時跳舞的馬斯克也知道。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Model 3

台灣綠營女民代企圖阻止台立法機構負責人韓國瑜主持會議,採取激烈手段緊抱韓國瑜,引發廣泛爭議。一系列肢體衝突事件,暴露出島內政治生態的深度裂痕。

FB圖片

FB圖片

18日,國民黨代表陳菁徽在同事王鴻薇等人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展示了身上多處傷痕,直指民進黨不僅動用暴力,且涉嫌性騷擾。「女戰神」王鴻薇在鏡頭前落淚,控訴民進黨就是一個暴力黨。她通過社交媒體公開的視頻顯示,17日事發現場,一群綠營女民代衝向韓國瑜,不讓其走進議場開會。藍營民代迅速響應,試圖保護韓國瑜,雙方圍繞控制議場展開激烈爭奪,夾在中間的韓國瑜則神情無奈。對此,王鴻薇痛批,民進黨女民代,這樣熊抱韓國瑜,難道不是性騷擾嗎?

陳菁徽身上的瘀青。中時新聞網圖片

陳菁徽身上的瘀青。中時新聞網圖片

國民黨另外一位「女戰將」徐巧芯更曝料稱,為阻止韓國瑜進入會場,民進黨人竟然一度將韓國瑜關在休息室內。因為所有議事都是主席宣讀後才算數,一旦主席台被攻破,所有議事將被癱瘓。國民黨民代發現韓被「軟禁」時,即刻派人前去救援,加上民眾黨的支援,一連努力了3次才營救成功。

深圳衛視《直新聞》指,外界注意到,過去數年,被民進黨把持的立法機構留給外界的印象通常是綠營民代彪悍無比,藍營難有招架之力。而這一次,綠營雖頻頻出招,但守在主席台的國民黨籍民代們不僅沒有退縮,還予以反制,讓人看到與以往完全不同的風格。

民進黨方面,在這場鬧劇中大出風頭的沈伯洋,因從主席台後方衝進議場時重摔在地,被當場送醫。據島內「中時電子報」報道,此人事後進行了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有腦震蕩狀況。不過,島內就有醫生提出質疑,核磁共振檢查相當耗時,根本不適合在緊急狀況使用。對於腦震蕩的情況,通常會先使用CT掃描查看是否出血、骨頭是否受傷,若沒特別症狀,就可以回家觀察。因此,沈伯洋此舉被質疑就是在「蹭熱度」。

台立法機構民眾黨黨團總召黃國昌19日在一場活動後受訪表示,賴清德說要團結,但目前看到的是賴清德縱容民進黨團在立法機構內搞破壞、搞對立,甚至對議事人員動手,並暴力毆打台立法機構秘書長週萬來。黃國昌怒斥:「民進黨民代攻擊議事人員,民進黨要不要道歉?還是只要不順民進黨的意思,推動改革法案,民進黨民代就能在立法機構為所欲為,違法暴力打人?」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8日參加活動受訪時也表示,強烈譴責民進黨的暴力無法無天。他說,民進黨民代試圖攻佔主席台、禁錮立法機構負責人,在立法機構打警察、攻民代,相信這是民眾無法接受的。朱立倫呼籲賴清德不要用傲慢的心態「反守為攻」,「當家還要鬧事,還說要奮戰到底,民進黨到底是一個『民主』政黨,還是一個暴力政黨」?

國民黨民代葉元之認為,鬧劇是演給賴清德看的。他表示,綠營民代要奠定自己在賴清德心中「第一勇士」的地位,也可能是賴清德指示他的子弟、這些「新潮流」,說在台立法機構一定要有所表現,盡量去挑釁國民黨。

中時新聞網圖片

中時新聞網圖片

實際上,賴清德本人最擅長的招數,就是用這種「鴨霸」(聽不進別人意見)、不尊重民意的態度,去攻擊和自己不是同一政黨的人,只要意見不合他心意,他就會利用民代去揪起紛爭。未來在台立法機構,鬧劇或將時常上演。

目前,島內媒體已經將關注點瞄準了5月21日。據悉,賴清德「5·20」就職當天,由於綠營民代當天全體出席,立法機構等於是「唱空城」。但是,隔天的21日,就是立法機構第二次的「表決大戰」,民進黨是否會全面升高衝突,中國國民黨團嚴陣以待。據瞭解,中國國民黨不排除在20日就先卡位,甚至睡在議場內,防止綠營佔領主席台。而立法機構秘書長週萬來也下達指令,要清空周遭,讓韓國瑜順利進入議場,避免再爆發推擠衝突。

台灣時事評論員郭正亮18日在政論節目中也說:「建議國民黨要先想好應對策略,民進黨搞不好21日會準備東西來丟,讓現場亂七八糟,從而令立法機構無法開會。」

另一方面民眾黨主席柯文哲19日召民眾上街集會,提出連串改革要求,並高喊「芭樂黨麥夠騙」(空頭支票,不要再騙了)、「請你吃芭樂」等語,並高舉「推動改革,民眾做主」的旗幟。值得一提的是,今日(5月20日)就是賴清德就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日子。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

民眾黨要求賴清德上任後,要兌現競選時的承諾,不要成為只會開「芭樂票」(空頭支票)的「芭樂黨」。柯文哲表示,8年前蔡英文勝選致詞稱,民進黨政府會謙卑、謙卑、再謙卑,但8年過去,民進黨只有傲慢、傲慢、再傲慢。民進黨到處樹立敵人,這並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8年來民進黨在立法機構擁有絕對多數席位,在他們的操作下沒有過不了的法案,媒體和改革等幾乎都變成『芭樂票』」。

柯文哲稱,老百姓最關心通脹、高物價、高房租、高房價、少子化、勞健保快破產、缺電等議題,這些問題多年未得到解決,背後原因是民進黨執政傲慢,不為民眾著想。

柯文哲強調,所有政黨都要面對民意,沒有政黨會提出民意不喜歡的法案,過去3個多月,民進黨都不找民眾黨討論法案。17日台立法機構衝突,藍白都是乖乖排隊,反而是民進黨插隊、暴力、攏長發言拖延,民進黨作為「執政黨」,不應在立法機構這樣運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