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趣話豬年】越王勾踐滅吳稱霸 豬隻居功不少

歷史長河

【趣話豬年】越王勾踐滅吳稱霸 豬隻居功不少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趣話豬年】越王勾踐滅吳稱霸 豬隻居功不少

2019年02月05日 13:00 最後更新:13:32

豬隻古今傳統上,不僅是我們的主要肉食來源,也用於日常祭祀,在古代,豬的「社會地位」也許較高。事實上在漢代,不少人直接取名為「彘」 (甲骨文「彘」從「豕」)。漢武帝雄才大略,原名為劉彘,漢武帝時期,還有一位叫荀彘的左將軍。

在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中,豬甚至扮演過重要角色。春秋時代末期,中原諸侯對峙拉鋸,這時中原版圖的角落,吳國及越國亦激烈爭霸,越王勾踐一度屈膝於吳王夫差前,最終勾踐成功滅吳,成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他的成功除了「臥薪嘗膽」刻苦自勵,發奮圖強,還要感謝一批竭盡所能的「功臣」—豬。

更多相片
影視中的越王勾踐 (左),他被吳王夫差打敗後一邊演苦情戲,一邊裝瘋賣傻 (網上圖片)

豬隻古今傳統上,不僅是我們的主要肉食來源,也用於日常祭祀,在古代,豬的「社會地位」也許較高。事實上在漢代,不少人直接取名為「彘」 (甲骨文「彘」從「豕」)。漢武帝雄才大略,原名為劉彘,漢武帝時期,還有一位叫荀彘的左將軍。

越王勾踐劍 (網上圖片)

春秋後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勾踐一邊演苦情戲,一邊裝瘋賣傻,好不容易才逮着機會逃回越國。越國遭受吳國重創之下,回國後,勾踐知恥後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復仇,發憤圖強,趁與吳國和好期間,在國內實施不少措施,為滅吳做準備,其中最大規模就是發展養豬業。當時越國養豬規模超大,有專門飼養人員養豬(豕)和雞,文獻中所寫的「雞山」及「豕山」,都是大型養殖場地。

《越絕書》卷八局部 (網上圖片)

勾踐拚命養豬增強國力,兩國兵戎消耗,人口銳減,勾踐利用豬隻鼓勵百姓生育:生男孩就獎兩壺酒及一隻狗;生女就獎勵兩壺酒及一隻小豬。有二子者,國家養活一個;有三子者,國家養活兩個,七年之中,國家不徵任何稅收。這種獎勵在當時一窮二白的越國,可謂重獎。此外,勾踐還下令大力發展畜牧業,建養殖場,培訓飼養員。就這樣,沒過幾年越國就富裕起來了,勾踐也成了勵志哥。「三千越甲可吞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三千越國士兵騎在豬背上吞了吳。

影視中的越王勾踐 (網上圖片)

當時豬肉是奢侈品,普遍老百姓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偶爾享受。勾踐大力養豬作獎勵,看出他復國決心。記述春秋吳越兩國的稗官野史的《越絕書》卷八載:「雞山、豕山者,句(勾)踐以畜雞豕。」另外後半:「將伐吳,以食死士也。」,指出養豬所得的豬肉亦能改善兵將伙食,提高戰鬥力,為討伐吳國做準備。在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單單肥美豬肉,絕對可以激勵一班士兵。

勾踐經過十年休養生息,終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影視中的越王勾踐 (左),他被吳王夫差打敗後一邊演苦情戲,一邊裝瘋賣傻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越王勾踐 (左),他被吳王夫差打敗後一邊演苦情戲,一邊裝瘋賣傻 (網上圖片)

春秋後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勾踐一邊演苦情戲,一邊裝瘋賣傻,好不容易才逮着機會逃回越國。越國遭受吳國重創之下,回國後,勾踐知恥後勇,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復仇,發憤圖強,趁與吳國和好期間,在國內實施不少措施,為滅吳做準備,其中最大規模就是發展養豬業。當時越國養豬規模超大,有專門飼養人員養豬(豕)和雞,文獻中所寫的「雞山」及「豕山」,都是大型養殖場地。

越王勾踐劍 (網上圖片)

越王勾踐劍 (網上圖片)

勾踐拚命養豬增強國力,兩國兵戎消耗,人口銳減,勾踐利用豬隻鼓勵百姓生育:生男孩就獎兩壺酒及一隻狗;生女就獎勵兩壺酒及一隻小豬。有二子者,國家養活一個;有三子者,國家養活兩個,七年之中,國家不徵任何稅收。這種獎勵在當時一窮二白的越國,可謂重獎。此外,勾踐還下令大力發展畜牧業,建養殖場,培訓飼養員。就這樣,沒過幾年越國就富裕起來了,勾踐也成了勵志哥。「三千越甲可吞吳」,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三千越國士兵騎在豬背上吞了吳。

《越絕書》卷八局部 (網上圖片)

《越絕書》卷八局部 (網上圖片)

當時豬肉是奢侈品,普遍老百姓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偶爾享受。勾踐大力養豬作獎勵,看出他復國決心。記述春秋吳越兩國的稗官野史的《越絕書》卷八載:「雞山、豕山者,句(勾)踐以畜雞豕。」另外後半:「將伐吳,以食死士也。」,指出養豬所得的豬肉亦能改善兵將伙食,提高戰鬥力,為討伐吳國做準備。在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單單肥美豬肉,絕對可以激勵一班士兵。

影視中的越王勾踐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越王勾踐 (網上圖片)

勾踐經過十年休養生息,終在周元王三年(前473) 消滅吳國,夫差羞憤自殺。勾踐北上與齊晉會盟於徐,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2024年05月06日 20:00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