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對抗回南天 6招室內快乾晾衫法

生活事

對抗回南天 6招室內快乾晾衫法
生活事

生活事

對抗回南天 6招室內快乾晾衫法

2019年02月22日 11:00 最後更新:03月03日 15:13

實用呀!

春天不知不覺來臨,連日天氣潮濕,相對濕度高達90%以上,是否頭痛衣物難晾乾?其實只要用對方法,即使在潮濕的天氣下,衣服都可以快速晾乾 !以下6招室內「快乾」晾衫法,可不妨參考下。

更多相片
「長短長」掠衫法。

實用呀!

回南天在室內掠乾衣物要注意小秘訣。

1) 「長短長」晾衫法 有試驗顯示,將洗完的衣物分開不同的排法晾曬,分別為「長短長」、「短長短」及「長長長」,結果發現擺成「長短長」的衣物乾得最快,原因是當衣物排列成拱形時,中間會留出空間,空氣從這裡流過能夠產生上升氣流,將水分快速帶走。

善用報紙及風扇。

2) 善用報紙、風扇 晾衫時,可以把報紙鋪在晾衫架下方,因為報紙有強勁的吸濕功能,能加快衣服晾乾,另外可以使用風扇、冷氣等設備加強氣流循環,讓衣服乾得更快。

不對稱掛毛巾。

3) 保留最大面積 很人都會選擇將毛巾對稱懸掛,但這樣會阻擋濕氣散發,大家不妨試試用一邊長一邊短的掛法,加快散發毛巾上的水分。

增加空氣流通面積。

4) 增加空氣流通面積 被子、大毛巾和浴巾等比較大件,可用多個衣架和竿組合成三角形,將浴巾支撐起,增加空氣流通的面積,加速晾乾的時間。

褲子撐成筒狀方及竪起衣領有助快乾。

5) 褲子撐成筒狀 牛仔褲一向難乾,大家不妨試試用晾襪子的衣架,撐成筒狀,褲管也撐開,方便空氣流通,可以乾得更快。

「長短長」掠衫法。

「長短長」掠衫法。

1) 「長短長」晾衫法
有試驗顯示,將洗完的衣物分開不同的排法晾曬,分別為「長短長」、「短長短」及「長長長」,結果發現擺成「長短長」的衣物乾得最快,原因是當衣物排列成拱形時,中間會留出空間,空氣從這裡流過能夠產生上升氣流,將水分快速帶走。

回南天在室內掠乾衣物要注意小秘訣。

回南天在室內掠乾衣物要注意小秘訣。

2) 善用報紙、風扇
晾衫時,可以把報紙鋪在晾衫架下方,因為報紙有強勁的吸濕功能,能加快衣服晾乾,另外可以使用風扇、冷氣等設備加強氣流循環,讓衣服乾得更快。

善用報紙及風扇。

善用報紙及風扇。

3) 保留最大面積
很人都會選擇將毛巾對稱懸掛,但這樣會阻擋濕氣散發,大家不妨試試用一邊長一邊短的掛法,加快散發毛巾上的水分。

不對稱掛毛巾。

不對稱掛毛巾。

4) 增加空氣流通面積
被子、大毛巾和浴巾等比較大件,可用多個衣架和竿組合成三角形,將浴巾支撐起,增加空氣流通的面積,加速晾乾的時間。

增加空氣流通面積。

增加空氣流通面積。

5) 褲子撐成筒狀
牛仔褲一向難乾,大家不妨試試用晾襪子的衣架,撐成筒狀,褲管也撐開,方便空氣流通,可以乾得更快。

褲子撐成筒狀方及竪起衣領有助快乾。

褲子撐成筒狀方及竪起衣領有助快乾。

6) 衣領要豎起
晾恤衫時將衣領豎起,增加衣服與空氣接觸面積,自然乾得更快!

往下看更多文章

常飲酒或減弱手術麻醉效果?台醫生揭2大可能性

2024年04月29日 07:00

坊間流傳,常飲酒會對手術麻醉效果造成影響,有醫生則解釋背後可能的原因。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過度飲酒會危害身體健康且影響手術麻醉效果?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飲酒傷身」,過度飲酒會對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它不僅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在接受手術麻醉時也會帶來額外的風險。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常飲酒人士在手術時往往需要更大的麻醉劑藥量

有醫生特別指出,對於那些雖然器官功能尚保持正常,但習慣性飲酒的人來說,在麻醉過程中,往往需要更大劑量的麻醉藥量。這是因為這類人群的肝臟中分解麻醉藥物的酵素活性較高,並且他們的身體對這類中樞神經抑制藥物已經產生耐受性,導致藥量需加大。因此戒酒或在不傷身體的情況下適度飲酒尤為重要。

酗酒或器官衰退的患者在手術麻醉中需要特別注意藥物劑量的調整

台灣知名外科醫生鍾雲霓指出,飲酒量及頻率會影響施行麻醉的過程。對於酗酒者或因飲酒導致肝腎及心臟功能衰退的患者,在手術中使用麻醉時需謹慎考量,根據器官的實際情況調整適當的藥劑量,或可能需減少藥物劑量。

醫生揭示常飲酒人士需要更高麻醉藥劑量的兩大原因

鍾雲霓進一步說明,檢測器官功能並非患者自行判斷,而需進行抽血和超音波等檢查,由專業醫生進行診斷。此外,對於器官功能正常但經常飲酒的人士而言,則需要更高的麻醉藥劑量。其主要原因包括,酒精作為一種中樞神經抑制劑,經常性使用會使肝臟分解此類物質的酵素逐漸增多。其次是身體對酒精或麻醉藥會產生耐受性,從而需要增加藥物劑量以達到相同的麻醉效果。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醫生提倡標準化酒精攝入量以減少健康風險

鍾雲霓表示,避免飲酒或控制酒量是最佳選擇,在2023年加拿大的研究亦顯示,飲酒無任何益處,但由於在社交場合飲酒似乎難以避免。因此,醫生建議將酒精攝入量標準化,例如將40%酒精濃度的威士忌或高粱設定為一個shot杯為一個單位,而酒精濃度大概10%至15%的葡萄酒、白酒或紅酒則可以用一個高腳玻璃杯計算,5%酒精濃度的氣泡酒或啤酒則以一樽為一單位。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醫生強調飲酒過量會增加癌症風險且導致器官功能衰退

鍾雲霓認為,每週攝入不超過兩個單位的酒精為低風險,相當於兩個shot的威士忌、兩杯紅酒或兩瓶啤酒。若每週飲酒量達三至六個單位,則會增加患乳癌、大腸癌的風險,超過七個單位以上,諸如每天睡前喝一杯紅酒,除了罹癌機率外,也會影響心臟、腎臟或肝臟功能、還有高血脂,骨密度下降,負面作用會開始顯著累積。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