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史實為北元猛將重創明軍 《倚天》趙敏哥哥被太祖譽為奇男子

HotTV

史實為北元猛將重創明軍 《倚天》趙敏哥哥被太祖譽為奇男子
HotTV

HotTV

史實為北元猛將重創明軍 《倚天》趙敏哥哥被太祖譽為奇男子

2019年05月08日 10:00 最後更新:05月22日 16:21

明朝開國功臣中,徐達位居第一。周暉《金陵瑣事》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給了徐達一副對聯:「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可見對他的評價如何首屆一指。徐達善於用兵,與常遇春齊名,堪稱明朝初年第一名將。可是,徐達人生中,卻遭遇過一場慘敗,令朱元璋十分震驚。

朱元璋畫像 (網上圖片)

朱元璋畫像 (網上圖片)

事情還得從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說起,當年朱元璋命徐達率領大軍,向西北地區進軍,圍困蘭州城的元朝大將擴廓帖木兒。擴廓帖木兒聞訊後,立即率領十萬大軍迎戰。雙方在沈兒峪展開激戰,結果元軍慘敗,據《明史紀事本末》載,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從古城北遁去,至黃河,得流木以渡​​」。

更多相片
朱元璋畫像 (網上圖片)

明朝開國功臣中,徐達位居第一。周暉《金陵瑣事》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給了徐達一副對聯:「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將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可見對他的評價如何首屆一指。徐達善於用兵,與常遇春齊名,堪稱明朝初年第一名將。可是,徐達人生中,卻遭遇過一場慘敗,令朱元璋十分震驚。

明朝軍隊 (網上圖片)

事情還得從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說起,當年朱元璋命徐達率領大軍,向西北地區進軍,圍困蘭州城的元朝大將擴廓帖木兒。擴廓帖木兒聞訊後,立即率領十萬大軍迎戰。雙方在沈兒峪展開激戰,結果元軍慘敗,據《明史紀事本末》載,擴廓帖木兒「僅與其妻子數人從古城北遁去,至黃河,得流木以渡」。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截圖)

到了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再次命徐達為主將,李文忠、馮勝為副將,率領十五萬大軍,「分道出塞取擴廓」。這次朱元璋目的明確,是要徹底打敗擴廓帖木兒,犁庭掃穴,滅掉北元政權,消除明朝北部的邊患。但是,朱元璋被勝利沖昏頭腦,將劉伯溫的忠告當成「耳邊風」。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劇照)

這場嶺北之戰以明軍慘敗告終。朱元璋聞訊,立即想起劉伯溫的忠告,「擴廓未可輕也」。這個擴廓帖木兒,「本王姓,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兒甥也」,也就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大哥。在史實中,王保保是元末重要將領,北元政府的支柱,與明朝軍隊在邊塞和漠北交戰,由於他善於用兵,一直是明朝心腹大患。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截圖)

這次嶺北之戰,王保保擊敗徐達,重創明朝軍隊。這一戰對朱元璋影響很大,《明史》載,他對自己的兒子晉王說道:「吾用兵未嘗敗北。今諸將自請深入,敗於和林,輕信無謀,致多殺士卒,不可不戒。」第二年,王保保率軍攻打雁門關,朱元璋「命諸將嚴為之備」。

自此之後,朱元璋再也不讓明軍主動出塞作戰,直到王保保死後,這種局面才有所改變。朱元璋對王保保一直心存敬仰之情,《明史》有載,太祖曾經大宴諸將,問誰才是天下的奇男子,大家都說是常遇春。沒想到朱元璋卻說:「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徐達大軍戰績輝煌,「擒元郯王、文濟王及國公閻思孝、平章韓札兒、虎林赤、嚴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將校士卒八萬四千五百餘人,獲馬萬五千二百八十餘匹,駱駝驢騾雜畜稱是」此後,明軍接連取得不少勝仗,朱元璋對徹底消滅北元充滿信心。

明朝軍隊 (網上圖片)

明朝軍隊 (網上圖片)

到了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再次命徐達為主將,李文忠、馮勝為副將,率領十五萬大軍,「分道出塞取擴廓」。這次朱元璋目的明確,是要徹底打敗擴廓帖木兒,犁庭掃穴,滅掉北元政權,消除明朝北部的邊患。但是,朱元璋被勝利沖昏頭腦,將劉伯溫的忠告當成「耳邊風」。

這次明軍兵分三路,結果兩路遭到慘敗,特別是名將之首的徐達,遭遇人生最慘的敗仗。史書《明史》對這段記載很簡略,「大將軍至嶺北,與擴廓遇,大敗,死者數萬人」。另一路的李文忠也損失慘重,只有馮勝取得一小勝利。明朝人寫得更可怕,《國初群雄事略》載:「分三路出討漠北,大敗,死者前後約四十萬」。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截圖)

這場嶺北之戰以明軍慘敗告終。朱元璋聞訊,立即想起劉伯溫的忠告,「擴廓未可輕也」。這個擴廓帖木兒,「本王姓,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兒甥也」,也就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倚天屠龍記》中趙敏的大哥。在史實中,王保保是元末重要將領,北元政府的支柱,與明朝軍隊在邊塞和漠北交戰,由於他善於用兵,一直是明朝心腹大患。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劇照)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劇照)

這次嶺北之戰,王保保擊敗徐達,重創明朝軍隊。這一戰對朱元璋影響很大,《明史》載,他對自己的兒子晉王說道:「吾用兵未嘗敗北。今諸將自請深入,敗於和林,輕信無謀,致多殺士卒,不可不戒。」第二年,王保保率軍攻打雁門關,朱元璋「命諸將嚴為之備」。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截圖)

影視中的王保保 (《倚天屠龍記》截圖)

自此之後,朱元璋再也不讓明軍主動出塞作戰,直到王保保死後,這種局面才有所改變。朱元璋對王保保一直心存敬仰之情,《明史》有載,太祖曾經大宴諸將,問誰才是天下的奇男子,大家都說是常遇春。沒想到朱元璋卻說:「遇春雖人傑,吾得而臣之。吾不能臣王保保,其人奇男子也。」

往下看更多文章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徵兵歌《送郎當紅軍》

2024年04月29日 10:00

從唐代杜甫詩《兵車行》的「耶孃妻子走相送,牽衣頓足攔道哭」,到近來解放軍徵兵的宣傳大片來看,歷來徵兵都不是易事。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江西,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紅軍為了招兵,流出《送郎當紅軍》一曲,「切莫想家庭,妹妹會小心」。

《送郎當紅軍》曲譜 (網上圖片)

《送郎當紅軍》曲譜 (網上圖片)

《送郎當紅軍》誕生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江西,在紅軍開始長征時迅速由江西傳播到相鄰的革命根據地,後又隨著紅軍長征流傳到了各地。這首歌謠是江西女性支持革命無私心聲的真實流露,表現了江西女性,尤其是紅軍妻子深明大義、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革命情懷和珍愛親人、關心親人、期盼團圓的革命柔情。

在中國傳統的農耕社會中,除了重利的商人,考科舉的學子,中國人很少有別離他鄉的。商人離妻別子,為的是賺錢養家;學子離鄉,為的是高中做官;平民百姓偶然別離,為的是人生的義務與責任。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蠟像《擴大紅軍》(網上圖片)

福建省革命歷史紀念館蠟像《擴大紅軍》(網上圖片)

分離在中國文化中是冷清與淒慘的,有無奈與不舍。文學作品中描寫分離的詩文,可以說是一字一淚,包含著離別人的無限情愫。其中的意蘊,只有別離人自知。民間諺語「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裡包含著別離的多少辛酸。

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中國大地上,誕生了一支與眾不同的軍隊,人稱它為紅軍,在紅軍離別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與所有分離不同的分離,那就是妻子唱歌送郎當紅軍。

夫唱婦隨,革命道路上的農民夫妻。(網上圖片)

夫唱婦隨,革命道路上的農民夫妻。(網上圖片)

送郎當紅軍的隊伍中,有新婚燕爾的年輕妻子,有相濡以沫的中年妻子。難道她們不懂得分別的意味,不知曉分別的後果,不懂得夫妻一別就可能是永別?她們的丈夫是去參軍打仗,「要戰鬥,就會有犧牲」。

懂得,她們都懂得,而且她們懂得的比我們要多,但她們比我們要高尚。她們懂得只有割捨自己的小家才會有人民的大家,她們懂得只有獻身革命,才有國家與民族的未來。於是,她們以自己的毅力、膽識、決心、柔情,用純真的情懷唱起了《送郎當紅軍》,情感真熾,聽者為之動容。

江西瑞金有位名為陳發姑的老人,當年便是唱著《送郎當紅軍》送別紅軍丈夫朱吉梯。(網上圖片)

江西瑞金有位名為陳發姑的老人,當年便是唱著《送郎當紅軍》送別紅軍丈夫朱吉梯。(網上圖片)

江西瑞金有位名為陳發姑的老人,生於1894年,2008年去世。當時,她唱著《送郎當紅軍》送別紅軍丈夫朱吉梯。在其後的70多年中,她每天唱著這首歌,期盼著有一天她的丈夫朱吉梯能夠凱旋而歸。「革命呐成功啊,親郎回家庭」,這是一種期盼,一種希望,更是一種寄託。儘管青絲唱成了白髮,儘管明眸唱成了濁眼,但她依然在遙望、唱著這首歌、等待著她當年送走的丈夫能夠凱旋而歸。正是有了這些舍小家顧大家的她們,才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現在解放軍的宣傳片有時用上明星 (網上圖片)

現在解放軍的宣傳片有時用上明星 (網上圖片)

不只是留在家中照顧老幼的女子們會唱《送郎當紅軍》,紅軍戰士也會唱。黃加棟老人是1933年參加紅軍的,當年的很多事情他已經淡忘了,可是那首《送郎當紅軍》卻準確無誤地留在了他的記憶裡。但無論誰唱,唱《送郎當紅軍》,就是唱紅軍與親人們的故事,唱《送郎當紅軍》,就會激起一種慷慨坦蕩的氣魄。

另一款解放軍宣傳片,主打「參軍報國,準備出發」。(網上圖片)

另一款解放軍宣傳片,主打「參軍報國,準備出發」。(網上圖片)

《送郎當紅軍》的民歌原型是《懷胎調》,這是一首真正原生態的江西民歌,沒有經過整理改編,基本上保持了原來風貌。當年,這首歌受到了各個進步劇團的青睞,在「擴大百萬紅軍」的宣傳中,每次演出都會唱它,每次演唱後人們都會深受感召,掀起一片參軍熱潮。其實,只要是紅軍生活或經過的地方,都有這種歌謠在流傳。現在流行的版本只是諸多版本中的一種。歌名相同,歌詞大同小異,曲調各不相同,附著在歌詞上的故事也不相同。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