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撰文談病人私隱和社會互信 梁卓偉問:改善還是消滅制度

政事

撰文談病人私隱和社會互信 梁卓偉問:改善還是消滅制度
政事

政事

撰文談病人私隱和社會互信 梁卓偉問:改善還是消滅制度

2019年06月27日 19:00 最後更新:19:09

梁指,病人私隱是非常重要的專業道德問題

《逃犯條例》修訂引起社會連番爭議,更有報導指有示威傷者在醫院被捕,有醫護人員被指在警方壓力下「篤灰」,其後更引發伊利沙伯醫院及仁濟醫院警崗不再派警員駐守的問題。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在港大醫學院Facebook以「信」為題撰文,表示醫生為病人「守口如瓶」原因,是要病人信任「照顧者」,令病人願意將病情和遭遇和盤托出,醫生才可斷症。

HKU Medicine FB圖片

HKU Medicine FB圖片

梁卓偉又表示,當仇恨滋長,暴力風險會愈來愈高,互信的基礎會消磨至淨盡,社會制度將難以有效運作,更在文未反問大家:「我們今天選擇發聲,到底是要改善制度,還是消滅制度,值得我們靜心思考。」

梁卓偉全文如下:

源自古希臘的醫師誓詞(Hippocratic Oath)已有千年歷史,時至今日,各地的醫學院,包括港大,仍然安排同學宣讀。有人或會說這是「行禮如儀」,但細讀誓詞的內容,不難發現當中高舉的價值,實在是千古不易的道理,到今日依然適用。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在港大醫學院Facebook以「信」為題撰文。資料圖片

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在港大醫學院Facebook以「信」為題撰文。資料圖片

《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爭議,由政治圈燃燒到醫護界,這實在是始料不及。新近的爭議,是有關病人私隱。在醫師誓詞裏面,其實早有談論私隱問題:「凡余所見所聞,不論有無業務之牽連,余以為不應洩漏者,願守口如瓶。」

醫生為何要為病人「守口如瓶」?要回答這個問題,最簡單莫過於反問,若醫護肆意洩漏病人私隱,會有甚麼後果?若病人無法信任照顧者,拒絕將病情和自身的遭遇和盤托出,試問醫生又如何斷症?醫患之間的信任,已不單是道德問題,更牽涉到實際的專業操怍,當大家沒有互信,醫生的專業性亦必然無法維持,故病人私隱是非常重要的專業道德問題,我們醫學院非常重視。

有同學告訴我,他們自發在最近的遊行示威中擔任志願救護,有不適或受傷人士拒絕被送到急症室就診,他們感到非常難受,這是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帶來的即時傷害。今天的社會,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回到低點,其中警察與市民的關係,重回到2014年的低水平。接連兩次的包圍警察總部,完全反映部份市民與警方之間存在着長久不信任,這背後自有其成因與脈絡,作為曾經在政府服務的一份子,我深明今天一眾舊同事的感受。

香港是自由社會,我們當然可以對政府或其人員作出批評,但我相信大家都認同,在自由的環境中,其實亦存在一條文明的底線,市民的共同目標,都是希望政府以至整個社會制度能夠一直完善,即使大家意見不同,也不是長久的劍拔弩張,非要鬥至你死我活不可。香港人的血液裏面,原不存在無底線的鬥爭基因。

當仇恨滋長,暴力的風險會愈來愈高,互信的基礎亦必然會消磨至淨盡,社會制度將難以有效運作。我們今天選擇發聲,到底是要改善制度,還是消滅制度,值得我們靜心思考。

往下看更多文章

屠龍案|首引反恐條例控串謀爆炸殺警案 選出3男6女陪審團 料審期60日

2024年04月22日 11:53 最後更新:20:58

2019年12.8國際人權日遊行,多人涉嫌計劃設炸彈並槍殺警員,律政司首引用《反恐條例》起訴,法庭將部分否認控罪的被告,分成另案審理,案件22日早上在高院提訊,選出3男6女共9人陪審團,預計23日控方會作開案陳詞。

2019年「12.8國際人權日」遊行(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2019年「12.8國際人權日」遊行(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法官張慧玲表示,案件將傳召約60名證人上庭,預計審訊60日,至今年7月18日,另預計有約70名證人會以書面等形式作供。

上周該案提訊時, 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上周該案提訊時, 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本案有7名被告,包括3名「12港人」案被告張俊富、張銘裕和嚴文謙,其餘4名被告包括李家田、賴振邦、許湛榮,控罪包括串謀謀殺警務人員以及同串謀管有爆炸品及意圖導致他人死亡或遭受身體嚴重傷害等罪名,其中一名被告涉及藏有槍械及子彈;另一被告劉佩凝就涉及網上籌集資金支持恐怖主義行為。

該案有7名被告,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該案有7名被告,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在高院附近佈防。 巴士的報記者攝

警方在高院附近佈防。 巴士的報記者攝

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囚車到庭。 巴士的報記者攝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