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讓理性引領我們走出黑暗

博客文章

讓理性引領我們走出黑暗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讓理性引領我們走出黑暗

2019年09月16日 17:50 最後更新:19:26

周日的港島示威又演成激烈的暴力衝突,其實自8.25的荃灣示威開始,已經看到一個韻律,幕後搞手有意將暴力一浪一浪的升級。

8.25荃葵青示威掟了40個汽油彈,掟彈者開始由暗角走到台前,而當日有意去黑社會聚集的荃灣二坡坊破壞麻雀館,激發重大衝突,最後令到警員開鎗,是策劃者升級的第一浪。去到8.31民陣大遊行被拒,暴力示威再進一步加碼,示威者掟了100個汽油彈,放一把大火在灣仔鬧市中心焚燒。

對上一個星期日9.8略為休整一下,在中環站放一個小火,維持熱度。到星期日9.15,又再催谷暴力,下午4點鐘開始就大量掟汽油彈,今次掟彈手法更加兇狠,在馬路中心近距離撲向警員掟汽油彈,亦有示威者走近水炮車掟彈,幸好水炮車有自動灑水系統,不然車內警員便好易一鑊熟。暴力示威者亦在灣仔站將汽油彈掟入站內,襲擊樓梯下方的警察,這些近距離掟汽油彈的行動,過去少見,是蓄意部署的升級行為,已對警員的人身安全,構成重大的威脅,因為如果掟中無穿全套防火衣的防暴警察,便好容易燒死人。而在路中心一大群暴徒圍毆一個反示威的中年男人,打到該名男子一度危殆,情況更加恐怖。

幕後策劃者是非常有節奏地指導這場運動,看來計劃是劍指10.1,一直將暴力升溫,直至到製造出大面積的流血死人事件為止,想將十一由國慶,變為國殤,藉此證明「一國兩制」破產,中共政權無能。

暴力提升至此水平,我不明白為何仍有家長帶同小朋友,出來參加這樣暴力化的非法集會遊行?難道他們自己不覺得無論警察或他們自身的生命安全,都暴露在重大的風險當中嗎?

我見到有訪問示威者說,他們十分憤怒,因為警察在太子站打死了6個人,還毀屍滅跡,所以他們要出來控訴,話這個是殺人政權云云。但太子站的所謂死人事件,從種種跡像顯示,全屬子烏虛有,如果車站死了6個人,為何無一個死者家屬出來控訴?有人話死者是孤兒,難道這樣巧合6個警方「隨意打死」的人,竟然可揀中6個孤兒來謀殺?整件事根本就是一個假新聞,極之荒謬,但經過有心人在網上大量傳播,就令人人入信。

假消息的傳播並觸發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行動,好顯然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為,在群眾運動中,純粹是一種感情驅動而行事,我早前提過那本書「烏合之眾」,就是講這種的群眾情緒心理,激發起來可以相當恐怖。

這件事令我想起在讀大學研究院時與一同學的對話,當時我們學決策理論,其中一個傳統的理論是理性主意(Rationalism),話無論是個人或是政府都是會基於理性而衡量所有的資訊,作出合乎邏輯的判斷,定出合理的決策。但是從現實上審視,這種理論站不住腳,好多時無論個人或政府做決定的時候,得到的資訊並不完全,有時甚至是虛假或誤導的,所以如果以為所有決策真是基於理性主義的,這都是一廂情願。

但我跟同學討論時就提出一個觀點,認為理性主義作為一種理論並不現實,但理性決策,應該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目標,我們做決定時應該盡量撇開感情因素,尋求盡量多的資訊,冷靜下來,作出理性的決定,例如1958年的時候,內地搞政治運動大躍進,做出「畝產萬斤」的假新聞,話一畝田可種出一萬斤的稻米,這些假消息經過不斷傳播,在政治狂熱時,就有好多人放下理性,選擇相信,連導彈之父錢學森都相信「畝產萬斤」的新聞。到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鄧小平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信奉理性的經驗主義。

我當時就跟同學提出,做所有決定時,都要信奉理性的光芒,搵出事實,特別是遇到黑暗世代時,更要相信理性是可帶領我們走出黑暗。現在回想三十多年前自己的看法,仍然有效,假的事情一定不會變真,好像太子站死6個人的事件,如果是假消息,就永遠不會變成真,如果我們相信理性的話,可能是一年,可能是五年,可能是十年,慢慢人民就會發現,在這場狂熱的運動裡面,我們相信了很多假的事情,做出錯誤的決定,運動過後,冷靜下來,我們就會回歸理性。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總是看不慣人家的好…

2024年05月07日 20:06 最後更新:21:09

從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就可以為最近一系列國際謎題找到答案。

習主席訪法先舉行中法歐盟領導人三方會議,接著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法會談後習主席表示,與馬克龍會談有豐富成果,歡迎馬克龍再度訪華。雙方還發表中東局勢的10點聯合聲明。從習主席的公開宣示到身體語言,都看到中法關係有實質的進展,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時達成那種虛無飄渺的共識,有天壤之別。這也解釋了美國之前一系列操作,究竟所為何事。

近日美方無端向中國掟出兩個炸彈。第一,產能過剩論。美國財長耶倫訪華之前拋出這個觀點,認為中國的新能源產品產能過剩,威脅全世界。美國官員更加放風,表示會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考慮加徵關稅。奇就奇在美國現在已經對中國汽車徵收27.5%的高關稅,而中國電動車根本完全未打入美國市場,美國在這個領域,特別是電動車領域上面發功,令人有點摸不著頭腦。

第二,中國協助俄羅斯論。在兩年多前俄烏戰爭開打之初,美國曾警告中國不能向俄羅斯提供武器,但是後來由於未見中國向俄售武,這種指控逐漸不了了之。近日美國又突然發難,指中國不能夠向俄羅斯輸出軍民兩用產品。布林肯甚至警告,北京向莫斯科運送可製造軍火的關鍵零部件,無疑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火上澆油,要是中國不停手,美國將採取行動。所謂軍民兩用部件,定義廣闊無倫,即使中國向莫斯科輸出一粒螺絲,都可以說是輸出軍民兩用部件。美國突然間提出這種指控,並且煞有介事向媒體放風,考慮因此向中國的銀行實施制裁。

這樣問題就來了,美國為何突然將這兩個議題無限放大呢?表面來看,突出烏克蘭戰爭,可以轉移美國國內反對巴以戰爭的壓力,但看起來美國還有一箭雙鵰之意,這一著亦想破壞中國和歐洲的關係。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早前和歐洲開會的時候,亦都把話挑得很明,指中國是美國和歐洲的共同敵人,跟著又拿出那套美歐同屬民主體制,要對抗中國這種威權政府的陳腔濫調來說事。如今整個圖畫已經浮現出來,美國對中國無端指控,其實是劍指中歐關係,針對的是近來中國和歐洲,特別是歐盟兩大國法德兩國的關係,有快速改善的趨勢。

4月中德國總理朔爾茨帶了一個豪華的商貿代表團訪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早訂好要在5月初訪問法國,美國就在這兩個重要的中歐外事活動當中,硬生生加插財長耶倫和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借此掟出兩個炸彈,意圖破壞中歐關係。所謂產能過剩,就逼迫歐盟對比亞迪等中國三大電動車生產商加徵關稅。至於指控中國支援俄羅斯,就是想煽動德國和法國民眾的情緒,反對和中國改善關係。

不過,從這次習主席訪問法國的成果來看,美國只是枉作小人,總是看不慣人家的好,但這種「八婆式」講是講非的離間行為,並未得逞。習主席和馬克龍會面之後,一方面嚴詞駁斥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另一方面亦表示中歐雙方應該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經貿摩擦,照顧雙方合理關切。中國擺明會入更多法國農產品,看來中法雙方有互諒互讓的趨勢。更要命的是中法發表中東聯合聲明,法國成為首個聯合中國去譴責以色列的北約大國,美國的面子難下氣難平。

中國正在捉一盤大棋,在美國認定中國作主要競爭對手之時,全力改善與歐洲關係,倡導歐洲戰略自主,叫歐盟不要做美國的小兄弟來和中國對抗。從德國和法國的態度來看,中國的策略正逐步收獲成果。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