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嶺南史話】舊石器時代工場 證實4萬年前香港有人類活動

歷史長河

【嶺南史話】舊石器時代工場 證實4萬年前香港有人類活動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嶺南史話】舊石器時代工場 證實4萬年前香港有人類活動

2019年10月06日 10:00

香港在舊石器時代有石器工場,推斷出先人會沿著河谷外出交易,大量石器會通過交易活動,散播到廣東地區......

2006 年1月,內地及香港考古專家宣布在香港發現一個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器製造遺址,令香港有人活動的歷史一下推前3萬多年。

更多相片
發現為現代華人起源研究提供實物證據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香港在舊石器時代有石器工場,推斷出先人會沿著河谷外出交易,大量石器會通過交易活動,散播到廣東地區......

考古團隊合照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指,這次發現的石器制造場範圍大、石器密度高、加工技術全面,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於為現代華人起源研究提供實物證據。嶺南地區可能不僅是橋樑地帶和中轉站,可能是現代華人發源地。

黃地峒遺址範圍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香港考古學會結果向特區政府申請立項,獲得15萬港元資助,並聯同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挖掘黃地峒。進一步研究顯示,黃地峒是一個距今3.5萬年至3.9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石器製造場,一直由山坡延伸到海灘,已出土6000多件器物。

採可場石壁及小平台遺址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根據現場考証再加以推敲當時人們製造石器的場景:他們在離海平面幾十米高的懸崖上鑿開岩石,石塊順著岩壁滾落海邊,大量製造工人在海岸邊加工石塊。

拍攝石器分佈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拍攝石器分佈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出土的線型台面石器各橫剖削器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此外,這次發現打製石器具有中國南方舊石器中、晚期,甚至有新石器時代早期技術所具有的特點,而且在製造技術全面,在國內還未發現過。這為嶺南地區乃至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舊石器文化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內地研究人類起源的權威、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智新親臨現場考察後認為,遺址將為人類起源研究提供大量的實物證據。

《香港第四紀地質》晚更新世香港河道復原簡圖。

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認為,嶺南地區可能不僅是人們認為的一個橋樑地帶和中轉站,同時可能是現代華人發源地:「相信類似遺址會在周邊地區不斷被發現,在包括廣東在內的周邊地區尋找它們的『前輩』或『兄弟』、『堂兄弟』,將是更重要的任務。通過這些遺址可了解古人活動情況,他們的石器技術、生存方式等等,尋找和非洲及中東地區類似的舊石器加工工具和加工技術,尤其是關注五六萬年前可能發生過的重大轉變和過渡。

削尖器及厚石片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考古學會吳偉鴻指,當前成果只是整個舊石器製造遺址一小部分,因為在3萬年前,黃地峒海平面要比現在的低100多米,因此肯定還會有大量的石器被淹沒在海水下面。他們透過航空圖和千分之一地形圖比較後發現,黃地峒附近還存在數個有可能是採石場的地方,將來還會展開挖掘。

就目前發現的都是古人類採集石料、並加工製作石器的現場。但他們居住和進行石器交易的地方在哪?還要進一步調查,考古學者初步認為,當時古人類居住以及進行石器交易的場所,很可能就在西貢企嶺下海海底。因為在3萬年前,這一帶是河谷,古人類很可能居住在山腳位置,但是上山採石,並沿著河谷外出從事交易,而大量的石器會通過這些交易活動,而散播到整個廣東地區。

發現為現代華人起源研究提供實物證據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發現為現代華人起源研究提供實物證據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指,這次發現的石器制造場範圍大、石器密度高、加工技術全面,更重要的意義是在於為現代華人起源研究提供實物證據。嶺南地區可能不僅是橋樑地帶和中轉站,可能是現代華人發源地。

一段日子以來,科學家一般認為香港有人類活動時間始於6000多年前。直至2003年,有名愛釣人士到新界西貢半島北部的黃地峒附近海邊釣魚時,發現海邊有很多看上去是人工打製的石器,於是拍下照片,電郵予考古學家、現時為香港考古學會主席吳偉鴻。吳偉鴻看過真實樣本後,發現邊緣非常鋒利,不像長期海水沖刷。最終,海灘上一些不起眼的石頭,將香港有人類活動的歷史一下推到了4萬年前。

考古團隊合照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考古團隊合照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香港考古學會結果向特區政府申請立項,獲得15萬港元資助,並聯同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正式挖掘黃地峒。進一步研究顯示,黃地峒是一個距今3.5萬年至3.9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石器製造場,一直由山坡延伸到海灘,已出土6000多件器物。

黃地峒遺址範圍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黃地峒遺址範圍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根據現場考証再加以推敲當時人們製造石器的場景:他們在離海平面幾十米高的懸崖上鑿開岩石,石塊順著岩壁滾落海邊,大量製造工人在海岸邊加工石塊。

採可場石壁及小平台遺址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採可場石壁及小平台遺址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拍攝石器分佈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拍攝石器分佈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此外,這次發現打製石器具有中國南方舊石器中、晚期,甚至有新石器時代早期技術所具有的特點,而且在製造技術全面,在國內還未發現過。這為嶺南地區乃至中國東南沿海地區舊石器文化提出新的研究課題。內地研究人類起源的權威、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智新親臨現場考察後認為,遺址將為人類起源研究提供大量的實物證據。

出土的線型台面石器各橫剖削器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出土的線型台面石器各橫剖削器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認為,嶺南地區可能不僅是人們認為的一個橋樑地帶和中轉站,同時可能是現代華人發源地:「相信類似遺址會在周邊地區不斷被發現,在包括廣東在內的周邊地區尋找它們的『前輩』或『兄弟』、『堂兄弟』,將是更重要的任務。通過這些遺址可了解古人活動情況,他們的石器技術、生存方式等等,尋找和非洲及中東地區類似的舊石器加工工具和加工技術,尤其是關注五六萬年前可能發生過的重大轉變和過渡。

《香港第四紀地質》晚更新世香港河道復原簡圖。

《香港第四紀地質》晚更新世香港河道復原簡圖。

考古學會吳偉鴻指,當前成果只是整個舊石器製造遺址一小部分,因為在3萬年前,黃地峒海平面要比現在的低100多米,因此肯定還會有大量的石器被淹沒在海水下面。他們透過航空圖和千分之一地形圖比較後發現,黃地峒附近還存在數個有可能是採石場的地方,將來還會展開挖掘。

削尖器及厚石片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削尖器及厚石片 (香港考古學會圖片)

就目前發現的都是古人類採集石料、並加工製作石器的現場。但他們居住和進行石器交易的地方在哪?還要進一步調查,考古學者初步認為,當時古人類居住以及進行石器交易的場所,很可能就在西貢企嶺下海海底。因為在3萬年前,這一帶是河谷,古人類很可能居住在山腳位置,但是上山採石,並沿著河谷外出從事交易,而大量的石器會通過這些交易活動,而散播到整個廣東地區。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2024年05月06日 20:00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