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絕症、妻子感染 還在第一線抗疫30餘天

博客文章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絕症、妻子感染 還在第一線抗疫30餘天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絕症、妻子感染 還在第一線抗疫30餘天

2020年01月29日 13:16 最後更新:14:07

當香港有醫護因為新疫症問題聲言罷工之際,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醫護卻拼了死命上戰場其一個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診症中。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診症中。

張定宇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張定宇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裡一直沒有公開的秘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妻子,他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湖北日報追踪了張定宇的抗疫過程。

張定宇說: 「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1月26日,大年初二。自2019年12月29日轉入首批7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600多名醫護人員,已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奮戰了29天。這裡是武漢最大的專科傳染病醫院,目前收治的全部為轉診確診的患者。

晚上9點,57歲的院長張定宇帶著疲憊,一瘸一拐走向記者。突然,手機鈴聲響起。他對著電話說: 「您家莫急莫急,在醫院門口?我馬上安排人出來接。」
「搞快點,搞快點,這個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馬上就搞!」

濃眉,黝黑,風風火火。一小會兒,他接打了6個電話,整個走廊都能聽到他在喊。

「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

「全院都曉得我性子急,嗓門大。」從小在武漢礄口長大的張定宇笑著為自己打圓場。

「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裡的秘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的病人。」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裡,張定宇往往淩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里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跛行前往南樓ICU病房。湖北日報圖片

1月27日晚,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跛行前往南樓ICU病房。湖北日報圖片

張定宇的雙腿,上下樓越來越艱難了。每每有人問他,腿怎麼了?他都大手一揮搪塞說,我膝關節不好。全院沒有一個人知道,他高低不平的腳步,緣於漸凍症的折磨。這是一種罕見的絕症,又稱肌萎縮側索硬化(ALS),無藥可治。早期,患者可能只是感到有一些無力、肉跳、容易疲勞。漸漸地,就會進展為全身肌肉萎縮和吞咽困難,直至產生呼吸衰竭。

「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說,他從來不說,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觀,不喜歡叫苦。

2017年,張定宇隨武漢市衛健委赴外地出差,被專家發現腿有異樣。2018年10月,漸凍症確診。他微笑著把身體蜷縮在椅子裡說:「你看我現在長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會像這樣縮成小小的一團。每個漸凍病人,都是看著自己,一點一點消逝的……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提起與病毒爭分奪秒30天中內心最艱難的時刻,眼前這位硬漢,忽然濕了眼眶。「1月13號那天,我回去得很晚,跟愛人談起院裡病人的情況,說發病的時候會很喘。她說,我也覺得有些喘。」張定宇的愛人在武漢第四醫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線。第二天,她悄悄去醫院檢查,確診已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隨後入院。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忙得一連三四天都顧不上去醫院看一眼。

1月15日淩晨一點多,在下班趕往四醫院的路上,張定宇的臉頰忽然一陣滾燙,那是止不住地往下淌的淚水。

「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張定宇願用漸凍的生命,與千千萬萬白衣衛士一起,托起信心與希望。他告訴記者,全院240多名黨員,沒有一個人遲疑、退縮,全部挺在急難險重崗位。「有國家強大的動員能力、科技研發實力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眾志成城,疫情終將會被我們戰勝!」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月球是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支撐人類走向更遠深空。」除了載人航天取得的成就,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未來又是什麽樣?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當日,國家航天局通過一小段影片,公布了探月工程的最新進展,令所有人一睹為快。

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由中國牽頭發起,已經吸引10多個國家和機構加入,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極為核心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拓展型建設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計劃2045年前建成。

從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視頻中可以看到,國際月球科研站擁有多種多樣的功能。

為什麽要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又要怎麽建?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隨著深空探測技術、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也已制定了對深空和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稱:「過去我們能够到達月球,現在我們主要是要到上面去開展科學實驗;過去都是到某一個點去,現在可能要大面積探索,要深入探索;過去都是以政府主導,現在開始向政府來牽引商業航天積極參與轉變;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聯合起來共同來進行探測。」

吳偉仁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2個階段分步實施,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設階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極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齊備、要素基本配套的綜合科學設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設階段,2045年前,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建成功能完善、相當規模、穩定運行的設備設施。

吳偉仁稱,月球這是一個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就為以後人類走向更遠深空提供一個長時間科研研究、長時間能够在上面進行作業、進行工作、進行生活,為以後奔向火星,奔向更遠的深空做技術儲備和物資、智力上這方面的儲備。

另外,在4月24日上午舉行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紹說,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各系統正按計劃開展研製建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2023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經中央政府批准啟動實施,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據悉,中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即將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第四批航天員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均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産品生産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産品研製,火箭正在開展各型發動機地面試車,文昌載人月球探測發射場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載人月球車、月面載荷方案正在進行競爭擇優。

相比空間站任務,登月任務中航天員需要訓練掌握夢舟飛船和攬月著陸器正常以及應急飛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進艙,六分之一重力條件下負重行走,月球車遠距離駕駛,月面鑽探、采樣和科學考察等技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