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字詞溯源 「颱風」typhoon 源自粵語?

歷史長河

字詞溯源 「颱風」typhoon 源自粵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字詞溯源 「颱風」typhoon 源自粵語?

2020年05月11日 10:00 最後更新:05月12日 15:40

有巧合也是錯綜複雜,理順後就見答案。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面上的熱帶氣旋,來臨時總帶有狂風暴雨。這裡說的「颱風」並非熱帶氣旋分級,純粹說說字源,所以颱風、風暴、颶風等字眼,其實也就是熱帶氣旋。

更多相片
北宋《太平御覽·風·南越志》局部 (網上圖片)

有巧合也是錯綜複雜,理順後就見答案。

1570年亞洲地圖 (網上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不少史籍及地方志也有關於風暴的描述。早在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八風」的記載。至於「颶風」的記錄,在南朝劉宋時期沉懷遠的《南越志》有載:「熙安多颶風,颶者,四方之風也;一曰懼風,言怖懼也,常以六七月興。」當時形容風暴為「懼風」 ,令人懼怕。到了宋元明清的史料也不乏颱風記錄,伴隨而來風暴潮、豪雨等等,破壞力驚人。時至今日,颱風都對中國東南沿海構成一定風險。

意大利中部Tarquinia堤豐墓壁畫 (網上圖片)

「颱風」,英語為「Typhoon」;日語就叫作「颱風」(たいふう)[taifù],發音相似,也令人對「颱風」的字源產生興趣與疑問,究竟先有颱風還是「Typhoon」?根據《語源學字典》記錄,於公元16世紀就有「Tiphon」一字,按照M. Thomos Hickcock 翻譯威尼斯商人Caesar Frederick於公元1569年航行至東印度群島的記錄所載,會以「Tiphon」來表示在印度及中國海上的風暴、旋風及龍捲風:"concerning which Touffon we are to understand, that in the East Indies oftentimes......",並注明:「這些[颱風],是海上出現的驚人暴風雨。」 "This Touffon or Tuffon, is an extraordinary storme at Sea."

五世紀描繪特洛伊艦隊面對海上大風暴 (網上圖片)

五世紀描繪特洛伊艦隊面對海上大風暴 (網上圖片)

1922年汕頭颱風登陸 (網上圖片)

也有說法指「颱風」詞源於粵語「大風」,持這個論點者認為,粵語中「大風」發音為「daai6 fung1」,可能是在外國商船、傳教士在中國南岸貿易、傳教時受粵語影響,經波斯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最終傳至英語成typhoon,而荷蘭語則是tyfoon。不過,據最早出現「颱」一字的為清初王士禛的《香祖筆記》載:「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可見今日的「颱風」一詞,源出當時的「颱」字,僅此一字不太可能音譯成typhoon,再譯回「颱風」。

北宋《太平御覽·風·南越志》局部 (網上圖片)

北宋《太平御覽·風·南越志》局部 (網上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不少史籍及地方志也有關於風暴的描述。早在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八風」的記載。至於「颶風」的記錄,在南朝劉宋時期沉懷遠的《南越志》有載:「熙安多颶風,颶者,四方之風也;一曰懼風,言怖懼也,常以六七月興。」當時形容風暴為「懼風」 ,令人懼怕。到了宋元明清的史料也不乏颱風記錄,伴隨而來風暴潮、豪雨等等,破壞力驚人。時至今日,颱風都對中國東南沿海構成一定風險。

1570年亞洲地圖 (網上圖片)

1570年亞洲地圖 (網上圖片)

「颱風」,英語為「Typhoon」;日語就叫作「颱風」(たいふう)[taifù],發音相似,也令人對「颱風」的字源產生興趣與疑問,究竟先有颱風還是「Typhoon」?根據《語源學字典》記錄,於公元16世紀就有「Tiphon」一字,按照M. Thomos Hickcock 翻譯威尼斯商人Caesar Frederick於公元1569年航行至東印度群島的記錄所載,會以「Tiphon」來表示在印度及中國海上的風暴、旋風及龍捲風:"concerning which Touffon we are to understand, that in the East Indies oftentimes......",並注明:「這些[颱風],是海上出現的驚人暴風雨。」 "This Touffon or Tuffon, is an extraordinary storme at Sea."

以上颱風的說法,最早在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間出現,並認為明顯源自阿拉伯、波斯及印度語的「Tufan」,解作大氣旋大風暴。阿拉伯方面的說法指,在希臘神話中有一「泰風」(Typhon,Τυφῶν,又譯為堤豐)的泰坦(Titans,即神),是象徵風暴的邪惡巨人。該詞在希臘語中義為「暴風」或「冒煙者」。「堤豐」也象徵惡風。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神統記》(Theogony)記載,它戰敗後,從身上生出無數股狂颱,專門滋害海船。這裡特指的是印度洋的風暴。

意大利中部Tarquinia堤豐墓壁畫 (網上圖片)

意大利中部Tarquinia堤豐墓壁畫 (網上圖片)

五世紀描繪特洛伊艦隊面對海上大風暴 (網上圖片)

五世紀描繪特洛伊艦隊面對海上大風暴 (網上圖片)

也有說法指「颱風」詞源於粵語「大風」,持這個論點者認為,粵語中「大風」發音為「daai6 fung1」,可能是在外國商船、傳教士在中國南岸貿易、傳教時受粵語影響,經波斯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最終傳至英語成typhoon,而荷蘭語則是tyfoon。不過,據最早出現「颱」一字的為清初王士禛的《香祖筆記》載:「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可見今日的「颱風」一詞,源出當時的「颱」字,僅此一字不太可能音譯成typhoon,再譯回「颱風」。

1922年汕頭颱風登陸 (網上圖片)

1922年汕頭颱風登陸 (網上圖片)

至於中國古人非稱「颱風」為「颱風」,而是稱為「颶」,除了以上提及過的《南越志》,唐代《投荒雜錄》、《嶺表錄異》也有載,及至清代,有見康熙年間的《臺灣縣志》:「故三、四五月行舟者,鮮颶風之患」及「五十七年七月,霖雨浸淫,颶風大作」。據上海地方志自三國東吳至公元1995年有關大暴風雨成災的記載,用「颱風」這個字眼記錄首次見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七月十七至十九日 颱風挾暴雨,此後至八月初,基本陰雨。」;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八月二十三日 颱風暴雨,黃浦江上翻沉輪船,大駁船各一艘,小船遭受難者比比皆是。」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郭象出仕 「口若懸河」受讚賞

2024年05月06日 20:00

「口若懸河」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世說新語.賞譽》,當中有言:「王太尉云:『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西晉玄學家郭象少有才學,對於日常生活中之事,他總能在當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每每接觸到一些現象,他都會留心觀察,然後再冷靜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因此,說他智周萬物也不為過。他不僅知識淵博,甚至對於老莊學說有著獨到的見解。當時,有不少人因仰慕其才名而慕名而來。然而,郭象並不向往官場,所以凡是請他出仕的,他都一概謝絕。每天不是埋頭研究學問,就是和志同道合的人談論哲理。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的核心哲學理論就是「獨化論」,「獨」即是指個體,即可以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個體;「化」就是形容活動的變化。 換言之,「獨化」就是一個絕對個體的活動變化。在「獨化論」中,郭象不但肯定萬事萬物的個體性,也同時否定了「造物主」和「有生於無」的觀點。(網上圖片)

郭象恪守「不做官、只做學問」的人生原則,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活得自在。可是朝廷又怎麼暴殄天物呢?朝廷多年來都不放棄,哪怕多次被郭象拒絕,也要派人來請他出仕。郭象實在推辭不掉了,只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朝廷一見郭象把事情應了下來,馬上就把他封為「黃門侍郎」。要知道,黃門侍郎在晉朝已經有副宰相的地位了!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作為皇帝近侍之臣,黃門侍郎主要的職責是傳達詔令。到了明清時期,黃門侍郎為從二品官員,負責協助皇帝處理朝廷事務。(網上圖片)

到了京城,郭象很快就憑著自己豐富的知識在官場上站穩了腳。加上,他口才很好,對什麽事情都能講得頭頭是道,所以人們都愛聽他那生動且深刻的論述。當時太尉王衍也十分欣賞郭象,認為他不但立論新穎,講話還條理清楚,所以他常常在別人面前讚揚郭象說:「聽郭象說話,就好像一條倒懸起來的河流,滔滔不絕地往下灌注,永遠沒有枯竭的時候。」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據此提煉出「口若懸河」這個成語,而「懸河」即瀑布之意,所以這個成語比喻人說話滔滔不絕,像河水傾泄一樣。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