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張貝魯特照片感動了世界 原來和中國有關

博客文章

一張貝魯特照片感動了世界 原來和中國有關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張貝魯特照片感動了世界 原來和中國有關

2020年08月09日 16:53 最後更新:16:58

8月4日傍晚,黎巴嫩發生了或許是這個國家有史以來最為慘烈的爆炸事故。
世界各地的媒體,都拍下了災場的慘況。

紐約時報的照片,紀錄了貝魯特爆炸後的碼頭,成了一個廢墟。

紐約時報的照片,紀錄了貝魯特爆炸後的碼頭,成了一個廢墟。

貝魯特爆炸後的碼頭,成了廢墟的畫面,固然震撼,但另一張照片,卻更感動人心。

在大爆炸發生後,貝魯特阿什拉菲耶區的一家醫院裏,一位女護士在散亂的醫院建築物中,緊緊地懷抱著三名新生的嬰兒,在巨大的混亂中呵護著三個幼小的生命,顯示著慈母般的關愛。她還打著電話通知什麼人。

一張感動人的圖片。新華社圖片

一張感動人的圖片。新華社圖片

一天後,CNN、BBC、今日俄羅斯、半島電視台等在內的世界各地主流媒體,爭相撥通賈維希(Bilal Jawich)的電話。賈維希是新華通訊社的專職攝影師,可能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會成為全世界媒體追逐的對象。

賈維希知道,這紛紛打來的電話,都是要向他們問同一件事。大家都關心那張照片。

「當時醫院裡一片混亂,地上躺著一些屍體和受傷的人,很多人瘋狂地抓住我問到底發生了什麼。」賈維希回憶說,就在這時,這位年輕的護士吸引了他的注意。

「她是那樣的鎮定,彷彿藏著一種強大的力量。」

這張照片於北京時間8月5日清晨爆炸發生幾小時後由新華社播發,被包括《紐約時報》、英國《每日電訊報》等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刊登轉載,並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

很多網民對照片中的護士和孩子十分牽掛,不少人猜測當時這位護士是在打電話求救。

幾經輾轉,記者聯繫了這位名叫帕梅拉·澤農(Pamela Zainoun)的護士。她說,自己當時並非在求救,而是試圖打電話給母親報平安。「但是也許是受到爆炸的影響,母親的電話並沒有撥通。」她說。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帕梅拉說:「醫院受到了很大的損壞,到處都很危險,我必須保護好孩子。」在打電話失敗之後,她抱著三個嬰兒跑出醫院。

「街上一片混亂,我就抱著孩子一直跑,我必須把他們轉移到其他安全的醫院。」她說,轉移的路上,有位行人把自己的襯衫脫下來遞給她,讓她蓋在孩子的身上。

新華社攝影師賈維希。

新華社攝影師賈維希。

攝影師賈維希說,災難發生後發生的一切,都是在非常短暫的時間里。他回憶,大爆炸發生時他正在自己家中。聽到巨響聲後,他立刻背起攝影器材走出家門,循著濃煙升起的方向,他騎著電單車一路駛向港口。途中,他路過阿拉盧米醫院(Al Roumi Hospital),憑著「記者的直覺」,他決定先進醫院看看。

就是在這裡,他和護士帕梅拉在瞬間相遇,於是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幕,這也成為他攝影生涯中最震撼的時刻。

「當了16年的攝影記者,報道過戰爭,報道過騷亂,但我從沒見過這樣的一幕。」他說 。

確實,賈維希拍下的這個鏡頭,不僅讓他自己刻骨銘心,也讓全世界無數的網民感動不已。

「這是我見過的最有力量的照片。」一位社交媒體的網友說。

「她是真正的英雄,如果多一些這樣的人,世界會變得更好。」另一位網友說。

CNN將這張照片稱為黎巴嫩爆炸災難中傳來的「希望之光」。

賈維希2009年開始為新華社工作,迄今已為新華社拍攝數千張照片。作為一名中東地區的攝影記者,他深感自豪。他說,希望能在這片戰亂和動蕩的土地上,通過自己的鏡頭,向世界傳遞愛和希望。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700

「月球是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支撐人類走向更遠深空。」除了載人航天取得的成就,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未來又是什麽樣?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當日,國家航天局通過一小段影片,公布了探月工程的最新進展,令所有人一睹為快。

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由中國牽頭發起,已經吸引10多個國家和機構加入,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極為核心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拓展型建設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計劃2045年前建成。

從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視頻中可以看到,國際月球科研站擁有多種多樣的功能。

為什麽要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又要怎麽建?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隨著深空探測技術、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也已制定了對深空和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稱:「過去我們能够到達月球,現在我們主要是要到上面去開展科學實驗;過去都是到某一個點去,現在可能要大面積探索,要深入探索;過去都是以政府主導,現在開始向政府來牽引商業航天積極參與轉變;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聯合起來共同來進行探測。」

吳偉仁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2個階段分步實施,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設階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極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齊備、要素基本配套的綜合科學設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設階段,2045年前,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建成功能完善、相當規模、穩定運行的設備設施。

吳偉仁稱,月球這是一個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就為以後人類走向更遠深空提供一個長時間科研研究、長時間能够在上面進行作業、進行工作、進行生活,為以後奔向火星,奔向更遠的深空做技術儲備和物資、智力上這方面的儲備。

另外,在4月24日上午舉行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紹說,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各系統正按計劃開展研製建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2023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經中央政府批准啟動實施,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據悉,中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即將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第四批航天員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均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産品生産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産品研製,火箭正在開展各型發動機地面試車,文昌載人月球探測發射場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載人月球車、月面載荷方案正在進行競爭擇優。

相比空間站任務,登月任務中航天員需要訓練掌握夢舟飛船和攬月著陸器正常以及應急飛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進艙,六分之一重力條件下負重行走,月球車遠距離駕駛,月面鑽探、采樣和科學考察等技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