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金朝入主中原主張融合 元後實施「四等人制」種族嚴加劃分

史空穿梭

金朝入主中原主張融合 元後實施「四等人制」種族嚴加劃分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金朝入主中原主張融合 元後實施「四等人制」種族嚴加劃分

2020年09月03日 10:00 最後更新:10:17

金滅遼後,佔據中原,人口從關東開始移居中原,由於在文化上,他們較漢化,大大加快了民族融合,甚至自稱「漢人」。

蒙古鐵騎 (網上圖片)

蒙古鐵騎 (網上圖片)

不過,蒙古人的想法便很不一樣。在元滅金,再滅南宋,統一中國之後,蒙古人為了維護蒙古貴族的統治權威,推出了「四等人制」,以在很多不同的政策中,根據不同民族,給予不同待遇。

在這個制度之中,第一等是蒙古人,他們的地位最尊崇;其次是色目人,這些人種主要來自西域各國,包括中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吐蕃人、契丹人、女真人等。第三等是「漢人」,也就居於北方、金國統治時期的漢人。第四等是「南人」,也就是南方、南宋時期的漢人。當中又以南宋時代的漢人地位最低。

在制度上,蒙古人往住會獲最好的待遇。(網上圖片)

在制度上,蒙古人往住會獲最好的待遇。(網上圖片)

不過,元朝政府並沒為「四等人制」的劃分,頒布過任何專門的法令,有關的劃分只是反映在有關他們政治、法律地位以及其他權利和義務方面的規定之中。

例如根據元代官方規定,漢人不能擔任達魯花赤等這些地方官員的最高官職,只可以由蒙古人擔任,漢人、南人、契丹人和女真人和其他少數民族,都一律被明令禁止擔任。如果蒙古人中無合適人選,才可以色目人當中選任。不過,皇帝可以賜給漢族或其他民族人士蒙古姓氏,該員隨即成為蒙古人,亦可擔任達魯花赤。

契丹人 (網上圖片)

契丹人 (網上圖片)

雖然規定是這樣列明,由於蒙古人與其他種族的人口比例始於過於懸殊,加上元朝的版圖又大,有關規定並不容易遵守,因為不少漢人會為朝廷效力,但官員的收入,以同一官位計算,蒙古人的待遇仍會較佳。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牧童談治國 只要去除「害群之馬」

2024年04月29日 20:00

「害群之馬」是很常見的成語,意思也簡單直接,但大家能說出它的出處嗎?「害群之馬」出自《莊子•雜篇•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有一次,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賢人大隗。黃帝一行人來到襄城原野時,迷失了方向。這時,黃帝一行人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他們就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嗎?」孩子說:「當然知道了。」黃帝說:「那麼你知道大隗住在哪裡嗎?」 孩子說:「知道。」

一群馬 (網上圖片)

一群馬 (網上圖片)

黃帝說:「你這孩子真讓人吃驚,你不但知道具茨山的位置,還知道大隗住在哪裡。那麼我問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孩子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在野外遊走一樣,只管前行,不要把政事搞得太複雜。我前幾年在塵世間遊歷,常患頭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長者教導我說:你要乘著陽光之車,在襄城的原野上遨遊,忘掉塵世上的一切。現在我的毛病已經好了,我又要開始在茫茫塵世之外暢遊。治理天下也應當像這樣,我想用不著我來說甚麼。」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黃帝說:「治理天下,確實不是你的事情,可是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究竟怎樣能治理好天下?」牧童不肯回答,黃帝又問,牧童只好說:「治理天下,就像我放馬一樣,只要能祛除妨害馬兒自然成長、繁衍的東西就足夠了。」黃帝大受啟發,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牧童,方才離開。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害群之馬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群體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人群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管理者是否懂得害群之馬的危害,並且在日常中加以抑制,直接關係到群體的生死存亡。成語告訴人們,對於有損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的團體或個人,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以免給國家、集體人民造成更大的損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