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 食物生產模式及飲食習慣為主因

社會事

香港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 食物生產模式及飲食習慣為主因
社會事

社會事

香港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 食物生產模式及飲食習慣為主因

2021年03月16日 15:50 最後更新:18:29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公佈最新香港生態足印分析, 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位,全球則排第14位。 若全球人類皆以港人的模式生活,將需耗用4.4個地球的資源才可滿足港人的消費習慣。

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位,全球則排第14位。資料圖片

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位,全球則排第14位。資料圖片

最新報告顯示,香港的人均生態足印高踞亞太地區第3位,全球則排第14位。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高級保育主任(生態足印)黎姵延指,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其次為個人交通 (11%)和餐飲及酒店服務(8%)。她續指,跟2019年的報告一樣,食物是本港生態足印的最大來源,其中又以海鮮及肉類佔最高,分別為30%和25%。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資料圖片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資料圖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行政總裁江偉智表示,最新的生態足印分析揭示港人現時的生活模式並不有利持續發展,而近期的疫情也引出食用野生動物對人類健康的傷害。他指,必須從個人及社會層面作出改變,包括改變生產食物模式和飲食習慣,例如香港餐飲業可以通過推廣多菜少肉來大大降低本地碳足印。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其次為個人交通 (11%)。資料圖片

日常用戶的消費習慣佔了香港整體生態足印的76%,其中以食物比重最大(21%),其次為個人交通 (11%)。資料圖片

另外,WWF 和可持續餐飲發展組織 Food Made Good HK合作,推出One Planet Plate平台,鼓勵本地廚師分享環保餐單,推動可持續發展餐飲。 Food Made Good HK 行政總裁Heidi Yu Spurrell 表示,餐飲業界在推動可持續發展中擔當重要角色,鼓勵廚師將可持續發展概念帶入食譜中,並同時推動消費者作出環保選擇。

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市民改變生產食物模式和飲食習慣。資料圖片

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市民改變生產食物模式和飲食習慣。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供應商示範竹製刀叉鋸牛扒兩度折斷 負責人:市民需時適應

2024年04月25日 16:15 最後更新:23:40

首階段「走塑」實施數日,大多數食肆轉用環保餐具應對。有供應商在「綠色餐具平台」的展示會中,以竹刀及竹叉鋸牛扒,其中竹叉在示範中兩度折斷。有供應商負責人認為,市民需要時間去適應。負責人又說,拼接餐具雖能夠節省材料,降低成本,但有機會因為餐具接駁口的磨損而斷裂。

首階段「走塑」周一起實施,坊間有不少對環保餐具的批評,指出環保餐具耐用性不大,容易斷裂及浸軟。環境保護署設立的「綠色餐具平台」,邀請餐具供應商,舉行環保餐具展示會,邀請供應商即場示範環保餐具。

另一間參展供應商認為,雖然環保餐具已經踏入市場多年,但社會仍需要時間尋找適合的環保餐具去適應有關措施,「走塑」已經推行多年,亦是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因此認為落實措施已經刻不容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