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方推「2021年戰略競爭法」提及香港 環時:中國有三件反制武器

博客文章

美方推「2021年戰略競爭法」提及香港 環時:中國有三件反制武器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方推「2021年戰略競爭法」提及香港 環時:中國有三件反制武器

2021年04月10日 09:03 最後更新:09:08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梅嫩德斯等人星期四(4月8日)拋出「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準備下周提交給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審議。

美國參議員梅嫩德斯。

美國參議員梅嫩德斯。

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重點目標是確保美國在未來幾十年中有力量在國家和國際力量的所有方面與中國開展競爭,強化美國處理中國政府威脅的外交戰略,重申美國決心支持印太地區以及世界各地的盟友和夥伴,要求美國重新確立在國際組織和其他多邊論壇中的領導地位。

「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建議將印太地區的安全援助列為優先要務,加強美國的外交努力,在西半球,歐洲,亞洲,非洲,北極和大洋洲處理中國構成的挑戰。

議案建議對普世價值進行投資,授權採取廣泛的人權和公民社會措施,包括支持香港的民主,對新疆強逼勞役,強制絕育等侵權行為實施制裁;採取措施跟踪中國的知識產權侵犯者,跟踪中國政府的補貼,監督中國利用香港繞過美國出口管制的活動,跟踪美國資本市場中的中國公司,集中對付中國掠奪性的國際經濟行徑。

議案建議加強與盟友在軍控領域的協調合作,共同面對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和擴張,要求對中國彈道導彈,超高音速滑翔器,巡航導彈,常規武裝,核,太空,網絡和其它戰略領域的活動進行報告。

梅嫩德斯稱該法案獲得了參議院前所未有的兩黨合作。

同在星期四,美國商務部宣佈將7家參與製造超級計算機的中國企業拉入實體清單,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首次擴大實體清單打擊中國企業的範圍,也是現政府延續上屆政府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政策,並使用更大力氣試圖窒息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明確宣示。

內地《環球時報》發表社論指出,針對美方連串行動,中國有三件反制武器。

美國的遏華政策正在完成國內的全面動員,參議員推動起草與中國開展全面戰略競爭的法案,不同於之前的具體法案,表達了他們對中國的強烈敵對情緒,而且這種敵意跨越黨派,成為美國政治中為數不多的共識之一。反華情緒在美國廣泛瀰漫,在西方也得到進一步擴散,為對抗的加劇提供了空前的輿論氛圍。

梅嫩德斯提出的法案不缺乏一路得到綠燈的政治條件,它若最終通過,會進一步強化美國打壓中國的政策導向。當然拜登政府仍將有很大裁量空間,比如報道說,梅嫩德斯法案要求取消美台官員互訪的限制,其實蓬佩奧在離任國務卿之前的最後時刻,已經宣佈取消了美國官員與台接觸的限制,但是新政府會具體怎麼做,裁量權仍掌握在拜登核心團隊的手裡。

特朗普政府以零敲碎打的突破方式大體摧毀了原有的中美關係框架,拜登上台後繼承、整合了前任政府的「破壞成果」,正在將遏華政策體系化、持久化。他們不排除與中國開展對美有利合作的可能性,意在減少對抗中國對美國的反噬作用,同時他們特別強調與盟友聯動制華,試圖打造一個整個西方遏制中國的鐵幕,其終極目的是要壓垮中國。

這是對冷戰後世界和平發展形勢的根本性顛覆。中國這麼多年沒開一槍,沒有顛覆周邊的一個政權,我們通過勤勞奮鬥實現了發展,消除了大量貧困,在幾次重大全球危機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只因為我們的政治制度和他們不一樣,與美國的實力差距實現了縮小,他們就倏然將我們樹為對立面,實施起對我們的全面圍攻。這樣的扭轉無論如何都是極端主義的,反人類文明的。

然而現在已經不是與華盛頓講理的時候了,理只有博出來,用事實刻出來。中美任何一個對錯的裁判都需要以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作時間單位。

回擊美方的猖狂攻擊,中國有三件武器。第一件是中國發展的內在動力。中國這些年的進步確有外界的刺激和帶動,但最根本的是中國找准了發展的道路,內在的巨大能量源源不斷釋放出來,而且它們的釋放還遠未窮盡。中國潛力巨大,因而後勁十足,我們必須把這些能量的進一步釋放組織好,確保中國未來很多年里仍是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不斷縮小中美綜合實力差距,這是根本。

第二件武器是,中國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形成了巨大經濟合作吸引力。我們的生意夥伴遍天下,這是當今國際競爭包括戰略競爭的關鍵資源,也是國際關係的現代底盤。美國可以拉歐盟等攻擊中國人權,搞盟友聯動,但卻很難衝擊中歐經濟合作,甚至中美經濟合作的絕大部分也將慣性延續。

這是中國手中的一把好牌,我們需要以經濟合作為帶動,保持、發展與多數西方國家大體正常的關係,摸索中美博弈大環境下如何做好這個方向工作的辦法。美國搞出西方實質反華聯盟的難度非常大,我們要努力增加它的這個難度,避免把一般西方國家朝美國陣營里推。

我們的第三件武器就是中國的穩健路線。從貿易戰開始,中國的對美鬥爭總的來說很有章法,既不退讓,又不衝動,真正做到了不急不躁,中國的政治體制、傳統文化和均衡的實力結構共同塑造了這樣的戰略穩健。美國想借當前的綜合優勢與中國搞短跑競賽,我們卻要跟它比馬拉松。我們有拉長比賽的能力和資本,我們將笑到最後。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月球是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支撐人類走向更遠深空。」除了載人航天取得的成就,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未來又是什麽樣?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當日,國家航天局通過一小段影片,公布了探月工程的最新進展,令所有人一睹為快。

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由中國牽頭發起,已經吸引10多個國家和機構加入,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極為核心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拓展型建設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計劃2045年前建成。

從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視頻中可以看到,國際月球科研站擁有多種多樣的功能。

為什麽要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又要怎麽建?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隨著深空探測技術、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也已制定了對深空和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稱:「過去我們能够到達月球,現在我們主要是要到上面去開展科學實驗;過去都是到某一個點去,現在可能要大面積探索,要深入探索;過去都是以政府主導,現在開始向政府來牽引商業航天積極參與轉變;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聯合起來共同來進行探測。」

吳偉仁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2個階段分步實施,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設階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極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齊備、要素基本配套的綜合科學設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設階段,2045年前,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建成功能完善、相當規模、穩定運行的設備設施。

吳偉仁稱,月球這是一個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就為以後人類走向更遠深空提供一個長時間科研研究、長時間能够在上面進行作業、進行工作、進行生活,為以後奔向火星,奔向更遠的深空做技術儲備和物資、智力上這方面的儲備。

另外,在4月24日上午舉行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紹說,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各系統正按計劃開展研製建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2023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經中央政府批准啟動實施,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據悉,中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即將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第四批航天員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均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産品生産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産品研製,火箭正在開展各型發動機地面試車,文昌載人月球探測發射場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載人月球車、月面載荷方案正在進行競爭擇優。

相比空間站任務,登月任務中航天員需要訓練掌握夢舟飛船和攬月著陸器正常以及應急飛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進艙,六分之一重力條件下負重行走,月球車遠距離駕駛,月面鑽探、采樣和科學考察等技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