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廣州荔灣疫情感染鏈擴至37人 跨省出行要有72小時內核酸證明

博客文章

廣州荔灣疫情感染鏈擴至37人 跨省出行要有72小時內核酸證明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廣州荔灣疫情感染鏈擴至37人 跨省出行要有72小時內核酸證明

2021年05月31日 17:31 最後更新:17:35

自5月21日廣州荔灣區出現第一位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這一輪的廣佛本土疫情感染鏈條增至37人。

5月21日到目前,廣州共有23例確診病例,還有7例無症狀感染者,廣州地區的感染者增至30人。

其中,位於荔灣區的海南村是一個多人感染區,已有13人感染。5月29日,廣州通報新增12例無症狀感染者,其中有8人居住在海南村。在海南村的13例感染者中,以中老年女性為主,女性感染者達到10例。為何一個村有多達13人感染,具體的感染路徑如何,還有待查明。

廣州市天河區酸檢測現場。

廣州市天河區酸檢測現場。

回顧這波疫情,5月21日,廣州首度通報了首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該病例名為郭某,75歲,居住在廣州市荔灣區龍津街道錦龍社區。5月23日,結合病例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實驗室檢測和基因測序結果,經專家組綜合評估,初步判斷郭某為境外輸入關聯確診新冠肺炎病例,其病毒屬於在印度出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不排除是意外暴露造成偶發感染。

在此前30日下午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市衛健委通報,自21日以來的感染者中,已檢測的基因測序結果高度同源,均為傳播速度極快的最早在印度被發現的變異株(B.1.617)。

有別於以往的本土疫情,這一波廣佛疫情的最大特點是傳播速度極快,傳染力強。10天內病毒已經發生了多代傳播。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黃光烈29日說,專家認為,此次疫情中的病毒傳播速度非常快,傳播力很強。這就對防控工作提出了極高要求——「在這場和病毒進行的賽跑過程中,我們必須比以往跑得再前一點、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及時阻斷病毒傳播途徑、切斷感染鏈條,否則,極有可能出現更多本地感染者。」

廣州開始對離開大廣州的居民要求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通過廣州轄區內機場、鐵路、公路客運站等站場離穗跨市或出省的旅客,還是憑「健康碼」綠碼,並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但對廣州與周邊城市跨市公交(包括地鐵、公交車、出租車、網約車等)、省內跨市私家車及貨車出行不在管控範圍,仍然不需要核酸證明。

海珠區也實施大規模檢測。

海珠區也實施大規模檢測。

廣州對今輪疫情實施分區管控,有疫情的地區要強檢,甚至是封區。但並不實施全廣州的全市檢測,有異於過去其他地區一有疫情,就要在14日內做三次全市核酸檢測的安排。

分析指廣州和深圳近日的安排,可能是為未來抗疫常態化作預備。出現疫情後,只針對個別地區列為風險區,而不是全市。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廣州

「月球是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支撐人類走向更遠深空。」除了載人航天取得的成就,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未來又是什麽樣?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當日,國家航天局通過一小段影片,公布了探月工程的最新進展,令所有人一睹為快。

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由中國牽頭發起,已經吸引10多個國家和機構加入,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極為核心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拓展型建設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計劃2045年前建成。

從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視頻中可以看到,國際月球科研站擁有多種多樣的功能。

為什麽要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又要怎麽建?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隨著深空探測技術、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也已制定了對深空和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稱:「過去我們能够到達月球,現在我們主要是要到上面去開展科學實驗;過去都是到某一個點去,現在可能要大面積探索,要深入探索;過去都是以政府主導,現在開始向政府來牽引商業航天積極參與轉變;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聯合起來共同來進行探測。」

吳偉仁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2個階段分步實施,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設階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極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齊備、要素基本配套的綜合科學設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設階段,2045年前,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建成功能完善、相當規模、穩定運行的設備設施。

吳偉仁稱,月球這是一個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就為以後人類走向更遠深空提供一個長時間科研研究、長時間能够在上面進行作業、進行工作、進行生活,為以後奔向火星,奔向更遠的深空做技術儲備和物資、智力上這方面的儲備。

另外,在4月24日上午舉行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紹說,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各系統正按計劃開展研製建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2023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經中央政府批准啟動實施,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據悉,中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即將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第四批航天員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均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産品生産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産品研製,火箭正在開展各型發動機地面試車,文昌載人月球探測發射場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載人月球車、月面載荷方案正在進行競爭擇優。

相比空間站任務,登月任務中航天員需要訓練掌握夢舟飛船和攬月著陸器正常以及應急飛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進艙,六分之一重力條件下負重行走,月球車遠距離駕駛,月面鑽探、采樣和科學考察等技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