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萬世師表」孔子捲入命案? 公報私仇誅滅對手手段駭人

歷史長河

「萬世師表」孔子捲入命案? 公報私仇誅滅對手手段駭人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萬世師表」孔子捲入命案? 公報私仇誅滅對手手段駭人

2021年07月26日 12:38 最後更新:12:38

提到孔子,即便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赫赫有名的人物也不為過。孔子所主張的儒家思想甚至影響至今,被後世尊為聖人。

孔子(網上圖片)

孔子(網上圖片)

所以,看到標題的你是否大吃一驚?孔子殺人一事可不是子虛烏有,亦並非出自某某野史。荀子的著作,以及司馬遷的《史記》等書藉皆有明文記載這件事。

更多相片
孔子(網上圖片)

提到孔子,即便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赫赫有名的人物也不為過。孔子所主張的儒家思想甚至影響至今,被後世尊為聖人。

雖然上述的文獻記載有詳有略,但在孔子誅少正卯這點上都是十分明確的。(網上圖片)

所以,看到標題的你是否大吃一驚?孔子殺人一事可不是子虛烏有,亦並非出自某某野史。荀子的著作,以及司馬遷的《史記》等書藉皆有明文記載這件事。

根據《晉書.列傳第五十八》,時人討論少正卯和盜跖誰的罪孽更重。有人說:「少正卯雖惡,但起碼不像盜跖那樣殺人、吃人肉,所以盜跖更惡。」顏含說:「做惡做在明處,人人都知道他該死;隱藏很深的奸邪,只有聖人能察覺和除掉。由此可見,少正卯更惡。」眾人都被這番話說服。(網上圖片)

那麼,少正卯是否真的如此十惡不赦?然而答案是無從稽考的,因為《荀子》和《史記》皆沒有交代這些罪名是怎樣得來。

爭奪弟子一說首次在東漢王充的《論衡》出現,相傳當時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而少正卯則有弟子四千,賢人八十三。孔子的講課經歷三次滿堂,三次跑光,只有顏淵深知孔子是聖人而沒有離開他。(網上圖片)

我們也許能從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講瑞》來了解孔子要除掉少正卯的原因:

有人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令比《荀子》更早記錄孔子誅少正卯的書藉散佚。(網上圖片)

雖然「孔子誅少正卯」一事缺乏詳細的記載,但在南宋以前,人們對此事一直深信不疑,直至朱熹提出質疑才有所改變。根據《朱子語錄.卷九十三》:「某嘗疑誅少正卯無此事,出於齊魯陋儒欲尊夫子之道,而造為之說。若果有之,則左氏記載當時人物甚詳,何故有一人如許勞攘,而略不及之?史傳間不足信事如此者甚多。」另外朱熹的《舜典象刑說》亦提到:「少正卯之事,《論語》所不載,子思、孟子所不言,雖以《左氏》亦不道也。獨荀況言之,是必齊魯諸儒,憤聖人失職,故為此說,以夸其權耳。」

朱熹。學者認為,朱熹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是為求自保。南宋慶元年間,朱熹受到了政敵攻擊,朱熹所講之學被批為「偽學」,要受「少正卯之誅」,政敵以此為由想置朱熹於死地,因此朱熹特意為孔子翻案,以證明政敵所引之典根本不存在。(網上圖片)

朱熹。學者認為,朱熹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是為求自保。南宋慶元年間,朱熹受到了政敵攻擊,朱熹所講之學被批為「偽學」,要受「少正卯之誅」,政敵以此為由想置朱熹於死地,因此朱熹特意為孔子翻案,以證明政敵所引之典根本不存在。(網上圖片)

「孔子誅少正卯」一事的爭論亦隨着時代氛圍的轉變而出現不同的立場。例如五四運動期間,知識份子以「打倒孔家店」為目標,攻擊儒家的禮教倫理,於是「孔子誅少正卯」一事便成為了攻擊儒家的理據。(網上圖片)

自朱熹提出此質疑,這個話題開始引起不少人的爭辯。清代崔述的《考信錄》(一部辨證古書真偽的專著)通過《論語》季康子向孔子問政的對話,來駁斥孔子殺人一事。在《論語・顏淵》中,季康子向孔子問政:「如果殺掉無道德的壞人,親近有道德的好人,這樣好嗎?」孔子回答:「治理國家為何要殺人?只要您善良,人民也會跟您一樣善良。」崔述因而帶出「聖人之不貴殺也如是,焉有秉政七日而遂殺一大夫者哉!」的結論,即孔子主張仁德治國,又怎會一做官便把大夫少正卯殺死呢?同時崔述又補充「春秋之時,誅一大夫非易事也」,少正卯身為大夫,即使孔子要殺,也要經國君同意,所以孔子想要誅殺少正卯絕非易事。

李膺。然而李膺的下場慘不忍睹,因其仗義執言的性格得罪宦官,終捲入兩次黨錮之禍,被宦官逮捕入獄處死。(網上圖片)

不過,亦有人揉合正反觀點,得出新結論。沈善增在其《孔子殺死少正卯了嗎?》一文指出,關鍵在於「誅」一字的意思。他認為「誅」字的本意是指「批判」、「聲討」、「譴責」,最後才衍生出「處死」之意。他又列舉《左傳》中13個「誅」字,意思都與「批判」、「聲討」、「譴責」有關。因此,他得出結論:這件事有發生,但孔子並沒有殺死少正卯,所謂「孔子誅少正卯」,應為「孔子譴責少正卯」。

外號「九千歲」的魏忠賢事實上是個文盲。(網上圖片)

明熹宗天啟年間,陸萬齡上書指魏忠賢可與孔子相提並論:孔子作《春秋》,而魏忠賢則作《要典》;孔子誅少正卯,而魏忠賢則誅東林。陸萬齡認為魏忠賢居功至偉,其功績超越亞聖孟子,並能與孔子同日而論 ,所以應該修建魏忠賢祠堂,並將孔子放到魏忠賢塑像旁邊,一起祭拜。《明季北略.第三卷天啟七年丁卯八月至十二月》、《先撥志始.第五章卷下二》

孔子殺人一事最早出現在戰國末年的儒家典籍《荀子.宥坐》:

孔子為魯攝相,朝七日而誅少正卯。門人進問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夫子為政而始誅之,得無失乎?」孔子曰:「居!吾語女其故。人有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達而險;二曰:行辟而堅;三曰:言偽而辯;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得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兼有之。」

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在《荀子.宥坐》的版本中,孔子在魯國攝相(行使丞相的職責),上任不過七日便誅殺了少正卯。孔子解釋殺少正卯是因他有五惡,即心達而險(智力過人卻心地奸險)、行辟而堅(行為邪惡又頑固不改)、言偽而辯(妖言惑眾)、記醜而博(旁門左道的知識淵博)和順非而澤(順從錯誤主張,並對荒謬的道理大加讚賞);

而在《史記.孔子世家》的版本中,孔子則是因少正卯亂政而將其誅殺。

接下來,「孔子誅少正卯」一事便開始演變成各種版本,例如之後的《孔子家語.始誅》,便在《史記.孔子世家》的基礎上加上「戮之於兩觀之下,屍於朝三日。」即孔子不但誅殺少正卯,還陳列其屍首示眾三天,以殺一儆百。

雖然上述的文獻記載有詳有略,但在孔子誅少正卯這點上都是十分明確的。(網上圖片)

雖然上述的文獻記載有詳有略,但在孔子誅少正卯這點上都是十分明確的。(網上圖片)

那麼,少正卯是否真的如此十惡不赦?然而答案是無從稽考的,因為《荀子》和《史記》皆沒有交代這些罪名是怎樣得來。

根據《晉書.列傳第五十八》,時人討論少正卯和盜跖誰的罪孽更重。有人說:「少正卯雖惡,但起碼不像盜跖那樣殺人、吃人肉,所以盜跖更惡。」顏含說:「做惡做在明處,人人都知道他該死;隱藏很深的奸邪,只有聖人能察覺和除掉。由此可見,少正卯更惡。」眾人都被這番話說服。(網上圖片)

根據《晉書.列傳第五十八》,時人討論少正卯和盜跖誰的罪孽更重。有人說:「少正卯雖惡,但起碼不像盜跖那樣殺人、吃人肉,所以盜跖更惡。」顏含說:「做惡做在明處,人人都知道他該死;隱藏很深的奸邪,只有聖人能察覺和除掉。由此可見,少正卯更惡。」眾人都被這番話說服。(網上圖片)

我們也許能從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講瑞》來了解孔子要除掉少正卯的原因:

少正卯在魯,與孔子並。孔子之門三盈三虛,唯顏淵不去,顏淵獨知孔子聖也。夫門人去孔子歸少正卯,不徒不能知孔子之聖,又不能知少正卯,門人皆惑。子貢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子為政,何以先之?」孔子曰:「賜退!非爾所及!」

當時的少正卯和孔子一樣都是聚徒講學的教育家,然而少正卯的講課水平比孔子更勝一籌,以致孔子的學生,除顏淵一人,全都走去聽少正卯講課。所謂「同行如敵國」,更遑論學生們都被少正卯「搶走」。孔子或因此對少正卯懷恨在心,當成為司寇時,便公報私仇,將少正卯除去。

爭奪弟子一說首次在東漢王充的《論衡》出現,相傳當時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而少正卯則有弟子四千,賢人八十三。孔子的講課經歷三次滿堂,三次跑光,只有顏淵深知孔子是聖人而沒有離開他。(網上圖片)

爭奪弟子一說首次在東漢王充的《論衡》出現,相傳當時孔子有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而少正卯則有弟子四千,賢人八十三。孔子的講課經歷三次滿堂,三次跑光,只有顏淵深知孔子是聖人而沒有離開他。(網上圖片)

雖然「孔子誅少正卯」一事缺乏詳細的記載,但在南宋以前,人們對此事一直深信不疑,直至朱熹提出質疑才有所改變。根據《朱子語錄.卷九十三》:「某嘗疑誅少正卯無此事,出於齊魯陋儒欲尊夫子之道,而造為之說。若果有之,則左氏記載當時人物甚詳,何故有一人如許勞攘,而略不及之?史傳間不足信事如此者甚多。」另外朱熹的《舜典象刑說》亦提到:「少正卯之事,《論語》所不載,子思、孟子所不言,雖以《左氏》亦不道也。獨荀況言之,是必齊魯諸儒,憤聖人失職,故為此說,以夸其權耳。」

朱熹質疑是否真有少正卯其人。假若少正卯真的存在,以他的影響力(把孔子的學生搶光光、亂政),為何成書早於《荀子》的《左傳》沒有對少正卯留下任何紀錄?另外孔子一向強調「仁」,主張以「德」去感化小人,殺少正卯顯然違反孔子的思想、主張,如果真有其事,記下孔子言行的《論語》、子思(孔子的嫡孫)和孟子又為何沒有提及此事?唯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荀子才將此事記載入書,所以朱熹認為這件事是偽造的。

有人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令比《荀子》更早記錄孔子誅少正卯的書藉散佚。(網上圖片)

有人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令比《荀子》更早記錄孔子誅少正卯的書藉散佚。(網上圖片)

朱熹。學者認為,朱熹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是為求自保。南宋慶元年間,朱熹受到了政敵攻擊,朱熹所講之學被批為「偽學」,要受「少正卯之誅」,政敵以此為由想置朱熹於死地,因此朱熹特意為孔子翻案,以證明政敵所引之典根本不存在。(網上圖片)

朱熹。學者認為,朱熹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是為求自保。南宋慶元年間,朱熹受到了政敵攻擊,朱熹所講之學被批為「偽學」,要受「少正卯之誅」,政敵以此為由想置朱熹於死地,因此朱熹特意為孔子翻案,以證明政敵所引之典根本不存在。(網上圖片)

自朱熹提出此質疑,這個話題開始引起不少人的爭辯。清代崔述的《考信錄》(一部辨證古書真偽的專著)通過《論語》季康子向孔子問政的對話,來駁斥孔子殺人一事。在《論語・顏淵》中,季康子向孔子問政:「如果殺掉無道德的壞人,親近有道德的好人,這樣好嗎?」孔子回答:「治理國家為何要殺人?只要您善良,人民也會跟您一樣善良。」崔述因而帶出「聖人之不貴殺也如是,焉有秉政七日而遂殺一大夫者哉!」的結論,即孔子主張仁德治國,又怎會一做官便把大夫少正卯殺死呢?同時崔述又補充「春秋之時,誅一大夫非易事也」,少正卯身為大夫,即使孔子要殺,也要經國君同意,所以孔子想要誅殺少正卯絕非易事。

「孔子誅少正卯」一事的爭論亦隨着時代氛圍的轉變而出現不同的立場。例如五四運動期間,知識份子以「打倒孔家店」為目標,攻擊儒家的禮教倫理,於是「孔子誅少正卯」一事便成為了攻擊儒家的理據。(網上圖片)

「孔子誅少正卯」一事的爭論亦隨着時代氛圍的轉變而出現不同的立場。例如五四運動期間,知識份子以「打倒孔家店」為目標,攻擊儒家的禮教倫理,於是「孔子誅少正卯」一事便成為了攻擊儒家的理據。(網上圖片)

不過,亦有人揉合正反觀點,得出新結論。沈善增在其《孔子殺死少正卯了嗎?》一文指出,關鍵在於「誅」一字的意思。他認為「誅」字的本意是指「批判」、「聲討」、「譴責」,最後才衍生出「處死」之意。他又列舉《左傳》中13個「誅」字,意思都與「批判」、「聲討」、「譴責」有關。因此,他得出結論:這件事有發生,但孔子並沒有殺死少正卯,所謂「孔子誅少正卯」,應為「孔子譴責少正卯」。

「孔子誅少正卯」一事放在今天,至多只會成為人們喋喋不休的討論,但在古時,把這件事應用在政治上的例子卻不勝枚舉。

東漢延熹八年,野王縣縣令張朔倚仗其兄十常侍之首張讓的勢力,殘暴不仁,無法無天。當聽到敢於打擊貪官污吏而聲名遠播的司隸校尉李膺即將捉拿他,他便畏罪逃到哥哥張讓家中,並藏在屋中的空心柱裏。李膺知道後,便立刻帶兵砸破柱子將張朔逮捕入獄。李膺記下張朔的口供後,便馬上把他殺掉。張讓向皇帝訴冤,於是皇上便下詔李膺入殿,斥責李膺為何不先請示便誅殺張朔。李膺回答道:「當年孔子擔任魯國司寇,上任七天便誅殺奸臣少正卯。現在我擔任司隸校尉已有十天了,我還嫌太遲,卻不料落得個辦案太快的罪名。」皇上無言以對,只好對張讓說:「這本來就是你弟弟的錯,李膺又何罪之有?」於是便放走李膺。《後漢書·黨錮列傳》

李膺。然而李膺的下場慘不忍睹,因其仗義執言的性格得罪宦官,終捲入兩次黨錮之禍,被宦官逮捕入獄處死。(網上圖片)

李膺。然而李膺的下場慘不忍睹,因其仗義執言的性格得罪宦官,終捲入兩次黨錮之禍,被宦官逮捕入獄處死。(網上圖片)

明熹宗天啟年間,陸萬齡上書指魏忠賢可與孔子相提並論:孔子作《春秋》,而魏忠賢則作《要典》;孔子誅少正卯,而魏忠賢則誅東林。陸萬齡認為魏忠賢居功至偉,其功績超越亞聖孟子,並能與孔子同日而論 ,所以應該修建魏忠賢祠堂,並將孔子放到魏忠賢塑像旁邊,一起祭拜。《明季北略.第三卷天啟七年丁卯八月至十二月》、《先撥志始.第五章卷下二》

外號「九千歲」的魏忠賢事實上是個文盲。(網上圖片)

外號「九千歲」的魏忠賢事實上是個文盲。(網上圖片)

言歸正傳,你又怎樣看「孔子誅少正卯」這單千年懸案呢?

往下看更多文章

諸葛亮「金蟬脫殼」 司馬懿中計後追悔莫及

2024年03月18日 20:00 最後更新:17:22

「金蟬脫殼」這個成語乃古代兵書《三十六計》的二十一計,當中有言:「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巽而止蠱。」而背後的典故可追溯到三國時期諸葛亮去世,蜀軍急於撒軍回漢中時。

諸葛亮的北伐事業可以說是處處碰壁。哪怕他在五年間,一而再、再而三地攻打中原也未有一次成功,而多次連敗不僅讓漢軍心生氣餒,亦對諸葛亮本人的健康造成傷害。然而,諸葛亮仍不願意放棄。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諸葛亮硬是坐上了出征的車馬中。可是路途實在過於顛簸,以至於一路上諸葛亮吐血不止,一代名相終病死五丈原。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網上圖片)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網上圖片)

不過料事如神的他似乎早預到自己事日無多,因此諸葛亮在臨終前把姜維叫到跟前。姜維掀起簾子,眼眸低垂,似乎強忍著傷感。諸葛亮無力地笑了笑,氣若遊絲地說道:「你⋯⋯過來吧⋯⋯」姜維那緊攥的拳頭泛起了數條青筋,只見他咬咬牙,強咽著淚水,一步步的往諸葛亮的位置走去。諸葛亮眼底露出欣慰的笑意,可是那抹笑意轉眼就被無盡的遺憾所取代。「我⋯⋯不可能見證漢軍的戰鬥的英姿了⋯⋯現在唯有迅速轉移主力軍隊才不會蒙受損失。接下來,你可要聽清楚怎麼辦⋯⋯」姜維深諳諸葛亮話中的弦外之音,可是他不忍心。當他正想搖頭拒絕時,諸葛亮一記眼神就把他的話堵在嗓子眼中,最後他只好低下頭,在牙齒中迸出一句:「臣遵命。」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終敵不過病魔逝世於五丈原。姜維聽從諸葛亮的吩咐,在他去世後封鎖了一切相關消息,並連忙帶著諸葛亮的靈柩開始祕密撒軍。當時蜀軍正與曹魏作戰,敵將首領司馬懿自然不會放過蜀軍任何風吹草動。在得知蜀軍正密謀退兵時,馬上就派軍追擊。

金蟬脫殼 (網上圖片)

金蟬脫殼 (網上圖片)

在這之前,姜維命工匠模仿諸葛亮的樣子雕了一個木頭人,而木頭人的手里也拿著諸葛亮生前最愛用的羽毛扇。遙遠一看,姜維無可避免地看出了神,仿佛諸葛亮仍活著,意氣風盛地穩坐於車。不過僅需一瞬間,姜維便斂下心緒,冷靜地指揮著漢軍。一路上,姜維又派部下楊儀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假裝向魏軍發動進攻。眼見蜀軍步伐整齊劃一,軍神諸葛亮又指揮若定地指點軍陣,實在不敢輕舉妄動。

司馬懿知道諸葛亮一向「詭計多端」,因此便懷疑這次退兵又是一個誘敵之計,故命令軍隊靜觀其變。姜維趁司馬懿猶豫的大好時機,立刻迅速轉移漢軍,並讓漢軍成功回到漢中。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經去世一事後,就算想再派兵追擊蜀軍也已經來不及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其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會留下皮殼而走;後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脫身,使對方不能及時發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