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學者:1964和2021日本情況大不同 奧運促進經濟作用不再

博客文章

內地學者:1964和2021日本情況大不同 奧運促進經濟作用不再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內地學者:1964和2021日本情況大不同 奧運促進經濟作用不再

2021年08月06日 09:49 最後更新:09:52

這次東京奧運會或將成為日本史上最虧錢的生意。門票收入從預計的900億日元降到數十億日元,減少了890億日元,不接納海外觀眾帶來的旅遊消費損失預計在1500億日元以上,兩者加起來差不多在106億港元。

日本做了蝕本生意,這次奧運會無法推動日本經濟,但在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對日本經濟起到了重要的拉動作用,令日本GDP在1968年超越當時的西德,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謂今時不同往日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接受觀察者網訪問,講述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和今年的奧運會的背景環境完全不同了。

1964年東京奧運會。

1964年東京奧運會。

1964年正好處在日本經濟高速增長期,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都處於極其旺盛的時期。

首先從供給方面看,第一,當時日本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從農村湧向城市,勞動力人才供應充足;第二,當時日本國民居民儲蓄率非常高,達20%以上,資金供給充沛;第三,日本充分利用第三次世界技術革命成果,大量引進先進技術,自身的創新能力也在提高。簡單來說,1964年日本的勞動力、資本以及技術供給十分充足。

其次從需求方面看,第一,1956年開始,日本經過10年的高速增長,釋放了戰前以及戰爭期間被壓抑的消費能量,消費市場培育成熟,期間還出現了三次消費革命。第二,大量消費必然促進大量生產,而大量生產對設備投資產生大量需求。當時日本曾出現「投資召喚投資」的局面,足見投資十分旺盛。第三,日本企業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而且世界經濟環境良好,日本的出口猛增。簡單來說,這一期間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齊頭並進,一路飛奔。

另外,日本在1964年奧運會的刺激下,開始修建第一條新幹線(東海道線)和高速公路(阪神高速),國內建成了比較現代化的交通體系,這些對內需拉動都非常大。1963-1964年曾出現「奧運景氣」,可以說1964年東京奧運會極大地促進了日本經濟發展。當然,隔年也就是1965年,出現了短暫的「後奧運蕭條」(昭和40年蕭條)。

反觀今年的奧運會,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日本在1968年GDP超過西德,成為西方世界的第二大經濟強國,完成了數量上的追趕。在1980年代,更是完成了品質上的追趕,其經濟發展階段或經濟成熟程度已與美歐不相上下。

至此,此前促進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後發優勢」已經消失,和歐美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增長速度放緩,所需要的技術很難再指望進口,需要進行自主開發,再加上遇到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突飛猛進,給日本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經濟一蹶不振,30年來一直處於慢性衰退之中,無論供給方面還是需求方面都無法與1964年相比。

日本經濟發展到成熟的後工業化時代,國內市場完全飽和,想靠舉辦一個奧運會去提振經濟,已十分困難。新幹線、高速公路以及城市的基礎設施、場館等十分完善,奧運會真正要賺的錢也就是門票、旅遊收入等,空間有限。

2013年東京奧運會申報成功時,當時測算的結果,頂多也就是能帶來3.8萬億日元的收益,僅占GDP比重的0.7%左右,還要分散在4、5年才能獲得。(如今結果是蝕了本)

時代不同了,奧運會的經濟意義下降,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提振國民的信心。但是非常遺憾,這次由於日本政府未能控制好疫情,結果導致了大多數國民抵制,依靠奧運提振國民信心、提振國威的目標,亦大打折扣。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奧運會

「月球是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支撐人類走向更遠深空。」除了載人航天取得的成就,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未來又是什麽樣?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影片。

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當日,國家航天局通過一小段影片,公布了探月工程的最新進展,令所有人一睹為快。

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由中國牽頭發起,已經吸引10多個國家和機構加入,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極為核心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拓展型建設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計劃2045年前建成。

從國際月球科研站概念視頻中可以看到,國際月球科研站擁有多種多樣的功能。

為什麽要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又要怎麽建?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基地。

隨著深空探測技術、經驗的不斷積累,中國也已制定了對深空和國際月球科研站的研究方向。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稱:「過去我們能够到達月球,現在我們主要是要到上面去開展科學實驗;過去都是到某一個點去,現在可能要大面積探索,要深入探索;過去都是以政府主導,現在開始向政府來牽引商業航天積極參與轉變;多個國家或國際組織聯合起來共同來進行探測。」

吳偉仁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將按照2個階段分步實施,第一步是基本型建設階段,2035年前,以月球南極為核心,建成功能基本齊備、要素基本配套的綜合科學設施。第二步是拓展型建設階段,2045年前,以月球軌道站為樞紐,建成功能完善、相當規模、穩定運行的設備設施。

吳偉仁稱,月球這是一個起點,國際月球科研站就為以後人類走向更遠深空提供一個長時間科研研究、長時間能够在上面進行作業、進行工作、進行生活,為以後奔向火星,奔向更遠的深空做技術儲備和物資、智力上這方面的儲備。

另外,在4月24日上午舉行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紹說,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各系統正按計劃開展研製建設。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强。

2023年,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經中央政府批准啟動實施,總體目標是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據悉,中國第四批航天員選拔即將完成,不久將正式對外發布相關信息。第四批航天員入隊後,將和現役航天員一起,實施空間站後續任務,+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

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産品均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産品生産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産品研製,火箭正在開展各型發動機地面試車,文昌載人月球探測發射場建設全面啟動實施,向全社會公開徵集的載人月球車、月面載荷方案正在進行競爭擇優。

相比空間站任務,登月任務中航天員需要訓練掌握夢舟飛船和攬月著陸器正常以及應急飛行情况下的操作,月面出/進艙,六分之一重力條件下負重行走,月球車遠距離駕駛,月面鑽探、采樣和科學考察等技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