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乖孩子不要學︰古人考試係點「出貓」?

歷史長河

乖孩子不要學︰古人考試係點「出貓」?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乖孩子不要學︰古人考試係點「出貓」?

2021年09月09日 10:00 最後更新:11:03

「出貓」作弊,相信大家都未曾試過。現今學生「出貓」,頂多只會被記過處分,或取消考試成績。然而在古代,作弊是嚴懲不貸的。

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605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廢除,它的出現為古代莘莘學子帶來出人頭地的機會。所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成功考取功名是為數不多能夠保證一生富貴榮華和光宗耀祖的康莊大道,但要金榜題名,脫穎而出,簡直是難如登天,因此明清時期很多讀書人考到白髮蒼蒼,都仍屢敗屢戰,如吳敬梓《儒林外史》筆下的范進,從20歲開始應考科舉,直到54歲才勉強考中秀才,可見當時讀書人為科舉考試如痴如狂的景象。為了名成利遂,有的人寒窗苦讀,以真材實料考取功名;有的人則另闢蹊徑,企圖以千奇百怪、五花八門的作弊的方法取得好成績。

更多相片
科舉讓出身寒門的士子能得到「學而優則仕」的上升機會。(網上圖片)

「出貓」作弊,相信大家都未曾試過。現今學生「出貓」,頂多只會被記過處分,或取消考試成績。然而在古代,作弊是嚴懲不貸的。

(網上圖片)

對於「出貓」的伎倆,古往今來都是半斤八兩。

魯迅與祖父周福清(右圖)。(網上圖片)

唐末五代王定保所编撰的《唐摭言.卷六》記載,唐代詩人杜牧曾將自己的作品《阿房宮賦》投卷,官員吳武陵閱後拍案叫絕,立刻推薦給主考官崔郾,崔郾也對《阿房宮賦》大為讚嘆,於是吳武陵便馬上請求把杜牧列為狀元。然而由於考試的前幾名早已定好,杜牧最終只能名列第五。

五代以前,「請槍」並不算犯法,故「請槍」風氣在唐代十分活躍。(網上圖片)

第二招:請槍

胡漢民 (1879 - 1936)。(網上圖片)

清末時仍有「請槍」代考。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的胡漢民同樣是著名的「槍手」,民國時期的馮自由在其《革命逸史》提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胡漢民曾代考鄉試中舉人,最後獲得酬勞六千餘兩紋銀。

(網上圖片)

第三招:夾帶

硯盒夾帶小抄(網上圖片)

硯盒夾帶小抄(網上圖片)

《五經全注》袖珍作弊書(網上圖片)

明朝馮夢龍編著的笑話集《古今譚概.雜誌部.科舉弊》記載,明朝萬曆辛卯年間(1591年),某個考生的肛門裏,竟藏着用細線綁着,並以防水油紙捲緊的「貓紙」。考官拉着線頭將其拔出,這名考生連忙推諉說,那是先前的考生棄擲的。先前的考生辯解道:「假如真的如你所言是我棄擲,我又怎能如此精準,不偏不倚地投中你的肛門?又為何你會抬高屁股,等着我來投呢?」在場考官聽後都大笑起來。

科舉博物館裏的《五經全注》(上圖)和《增廣四書備旨》(中間)。這些「袖珍書」多藏在靴底裏(下圖)。(網上圖片)

這些專門用來作弊的專書並不只《五經全注》一種,位於南京的中國科舉博物館,亦收藏另一版本的「袖珍書」《五經全注》和《增廣四書備旨》。這種「袖珍書」僅見於清代中、後期,由於使用時要冒極大風險,因此留傳下來的「袖珍書」寥寥無幾,目前發現的僅有七至八種。這些「袖珍書」可藏在靴底、袖中或硯台底部攜帶入場,對於那些不學無術的考生而言,還真算是登科的「必備良藥」。

「出貓」坎肩(網上圖片)

在現存的作弊文物中,還有一件麻布坎肩,這件坎肩的內外竟密密麻麻以蠅頭小楷(像蒼蠅頭一般大小的楷體漢字)寫上共四萬字,數十篇的八股文。能夠寫到小如秋毫之末的字,據說是利用老鼠的鬍鬚製成的毛筆,稱作「鼠毫」來撰寫。不過身穿這種坎肩入考場的考生,想必一定要從容不迫、處之泰然,一但緊張出汗,便功虧一簣。

考生周鑑的考試浮票。當中可見周鑑的外貌描述為「身中,面白,無鬚」。浮票沒有「性別」一欄,因為女性並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權利。(網上圖片)

第四招:冒籍應試

按古代傳統禮教,守孝期間,士子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如果隱瞞不報,或未滿孝期便參加考試的,都算「匿喪」,會受到嚴厲懲處;身家不清則是指考生的父祖三代有污點,如犯事和有賤民身份,皆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網上圖片)

清代錢泳所編著的《履園叢話.卷二十一.笑柄》記述,有一考生沈廷輝,在報填「面貌冊」時註明「微鬚」(有點小鬍鬚)。豈料考前他突然意識到,考官胡希呂一向根據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微,無也」這句話,將「微鬚」當成「無鬍鬚」。為免被逐出考場,沈廷輝只好把鬍鬚剃光,可等到點名時,他卻發現有人已經在「面貌冊」中將他改為「有鬚」。胡希呂看見後,不屑地說:「此人又一頂替者,冊上填明有須(鬚),何以無須。」結果沈廷輝被趕出考場。

古代考生在進入考場前都需搜身,並檢查攜身之物。(網上圖片)

為了防止考生夾帶,考生在進入考場時都需搜身,並檢查攜帶的筆墨、臥具、餐食等。不過,元代《金史.志第三十二》記載:「搜檢之際雖當嚴切,然至於解髮袒衣,索及耳鼻,則過甚矣,豈待士之禮哉!故大定二十九年已嘗依前故事,使就沐浴,官置衣為之更之,既可防濫,且不虧禮。」意思為搜身須寬衣解帶,既引來尷尬,又讓讀書人很沒面子,故取而代之要求考生進入考場時沐浴,並更換由官府提供的衣服,這樣一來便「既可防濫,且不虧禮」。

現今人們常以「喝墨水」來比喻一個人有文化,但在古代卻是懲罰字寫得不好的人。(網上圖片)

針對考生「冒籍」考試,清代則以「審音制度」判別考生的身份。審音,就是通過問話來核對考生的口音,從而判定考生是否本藉人。唐代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便有一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即便再怎樣造假,鄉音還是改變不了,這下,「冒籍」的考生便會原形畢露。

枷刑示眾(網上圖片)

到了明代,作弊的處罰進一步嚴厲苛刻。根據《大明律》規定,考生科場作弊,一般都是罰杖刑、以枷刑示眾、流放三千里等。真正出現「科場作弊者死」的先例則在清朝出現,例如清朝咸豐八年(1858年),考生羅鴻禩賄賂主考官柏葰的家人,企圖藉此考中舉人,最後東窗事發,涉事人員按律處斬,本為文淵閣大學士的柏葰更成為科舉史上死於科場案職位最高的官員。(《清史稿.列傳一百七十六》)

(網上圖片)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作弊最終只會自食其果。與其為了金榜題名以身試法,倒不如憑真本事在考試中奪得佳績,這樣才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科舉讓出身寒門的士子能得到「學而優則仕」的上升機會。(網上圖片)

科舉讓出身寒門的士子能得到「學而優則仕」的上升機會。(網上圖片)

對於「出貓」的伎倆,古往今來都是半斤八兩。

第一招:走後門

假如你本來就是才高八斗或家財萬貫,「走後門」便是你的不二之選。「走後門」,即考生與考官打好關係,或稍關打節,賄賂考官,以助自己取得高分成績。「走後門」是唐代考試中最爲普遍,也是最難禁止的一種方式。唐代科舉取士重視詩賦,又默許考生在考前投卷,把自己的詩詞文賦獻給朝臣鑑賞,讓他們在日後的答卷判定名次時爲自己說話,因此唐代科舉的名次常常在考試前便已內定。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唐末五代王定保所编撰的《唐摭言.卷六》記載,唐代詩人杜牧曾將自己的作品《阿房宮賦》投卷,官員吳武陵閱後拍案叫絕,立刻推薦給主考官崔郾,崔郾也對《阿房宮賦》大為讚嘆,於是吳武陵便馬上請求把杜牧列為狀元。然而由於考試的前幾名早已定好,杜牧最終只能名列第五。

據唐代《封氏聞見記.第三卷》及宋代《冊府元龜.卷一百五十二》記載,大唐龍朔三年(663年)發生「龍朔科案」,主考官董思恭接受考生的賄賂,泄露了進士策問試題。後來東窗事發,唐高宗大怒,決定殺一儆百。後因董思恭在臨刑前「告變」,說有人要謀反,才被免死,流放嶺南。

晚清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考試類》曾記錄魯迅祖父周福清所涉及的科場舞弊案。光緒癸巳年(公元1893年)是江南鄉試之年,而浙江當地的主考官,恰好是周福清的舊時故交殷如璋。周福清便以密函賄賂殷如璋,希望他能關照應試的周家子弟。可是密函送到殷如璋手上時,他正進見蘇州知府王仁堪。按清朝規定,擔任考官期間不得與戚友通消息,以防串通作弊。殷如璋無可奈何,只好上繳密函予王仁堪。王仁堪「閱之色變,即呼拏下書者」,密函上竟寫有「關節語」(考生在試卷某處作的記號,讓批卷者知道是其關照的考生),並提到事成之後會以「一萬兩銀票一張」作報酬,同時署名赫然寫上周福清。「殷(如璋)見事已洩,亦拍案大怒,請將下書者嚴究,以明心跡」,最終周福清被光緒皇帝欽定為「斬監候」(監禁起來等候複核判處死刑)。

魯迅與祖父周福清(右圖)。(網上圖片)

魯迅與祖父周福清(右圖)。(網上圖片)

第二招:請槍

「請槍」,古稱槍替,即是請人代考。由於唐代作弊的懲罰沒有明清時嚴峻,故當時「請槍」風氣盛極一時。有些考生稍稍有點錢財,但上不能買官(古代允許人民捐納,以取得官職),下不能疏通行賄,於是「請槍」便應運而生。「請槍」有兩種方法,一是槍手(請回來幫你考試的人)直接代替考生入場考試,另外則是考生和槍手同時入場考試,但槍手的試卷會寫上考生的名字,考生的試卷寫的則是槍手的名字。

據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卷八》和五代孫光憲的《北夢瑣言.第四卷》所撰,與李商隱齊名的唐代詩人温庭筠「多為鄰鋪假手」,即在考試時常常代替鄰座的考生答卷。作為一位有名的「槍手」,溫庭筠「八叉手成八韻」,只需要叉八次手便作好八韻,其才思敏捷,速度之快更被時人稱為「溫八叉」,但他卻屢試不第,不過經驗豐富的他還是經常被人請作「槍手」,相傳他曾在考官的眼皮底下,不動聲色地幫八個人完成考試。

五代以前,「請槍」並不算犯法,故「請槍」風氣在唐代十分活躍。(網上圖片)

五代以前,「請槍」並不算犯法,故「請槍」風氣在唐代十分活躍。(網上圖片)

清末時仍有「請槍」代考。國民黨元老和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的胡漢民同樣是著名的「槍手」,民國時期的馮自由在其《革命逸史》提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胡漢民曾代考鄉試中舉人,最後獲得酬勞六千餘兩紋銀。

胡漢民 (1879 - 1936)。(網上圖片)

胡漢民 (1879 - 1936)。(網上圖片)

第三招:夾帶

夾帶,即所謂的「貓紙」。打從科舉興起到廢除,小抄便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尤其是明清兩代,科舉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這樣,只要事先抄好四書五經並帶進考場,考試時便能得心應手。但這個小抄放在哪裏,學問就大了。考生一般會事先準備「貓紙」,然後渾水摸魚藏好帶進考場,有的將「貓紙」藏在身上,或混雜在其他物品之中,如藏在中空的饅頭、蠟燭裏;有的直接抄在衣服上,甚至買通門房,預先藏在考場,待入場後再取;有的則比較噁心,把「貓紙」藏在肛門中。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硯盒夾帶小抄(網上圖片)

硯盒夾帶小抄(網上圖片)

明朝馮夢龍編著的笑話集《古今譚概.雜誌部.科舉弊》記載,明朝萬曆辛卯年間(1591年),某個考生的肛門裏,竟藏着用細線綁着,並以防水油紙捲緊的「貓紙」。考官拉着線頭將其拔出,這名考生連忙推諉說,那是先前的考生棄擲的。先前的考生辯解道:「假如真的如你所言是我棄擲,我又怎能如此精準,不偏不倚地投中你的肛門?又為何你會抬高屁股,等着我來投呢?」在場考官聽後都大笑起來。

古代更出現一種曠世奇書專門用來作弊。浙江東陽市一農戶家中發現的《五經全注》,這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一本「袖珍書」,分上下兩冊,長5.7厘米,寬4.3厘米,厚0.8厘米,每冊85頁(雙面印刷),每頁22行,每行38字,全書共約28萬字。然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大小如同火柴盒的《五經全注》竟包含了《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五經的全部內容,並附有註釋和序言。書中的每個字雖少於1毫米,可字跡卻清晰整齊。據書中「依樣廬主人」所寫的序文來看:「自石印法興,五經翻本花樣日新,從未有刪繁就簡便於取攜者,亦舟車一憾事也!」,發行這本「袖珍書」的目的似乎是爲了方便在旅途中攜帶,但實際用途卻不言而喻,因爲書中的下一頁便提到應考格式和避諱——哪怕答卷做得再好,只要不符合格式,或某個字沒有避諱,便會名落孫山。

《五經全注》袖珍作弊書(網上圖片)

《五經全注》袖珍作弊書(網上圖片)

這些專門用來作弊的專書並不只《五經全注》一種,位於南京的中國科舉博物館,亦收藏另一版本的「袖珍書」《五經全注》和《增廣四書備旨》。這種「袖珍書」僅見於清代中、後期,由於使用時要冒極大風險,因此留傳下來的「袖珍書」寥寥無幾,目前發現的僅有七至八種。這些「袖珍書」可藏在靴底、袖中或硯台底部攜帶入場,對於那些不學無術的考生而言,還真算是登科的「必備良藥」。

科舉博物館裏的《五經全注》(上圖)和《增廣四書備旨》(中間)。這些「袖珍書」多藏在靴底裏(下圖)。(網上圖片)

科舉博物館裏的《五經全注》(上圖)和《增廣四書備旨》(中間)。這些「袖珍書」多藏在靴底裏(下圖)。(網上圖片)

在現存的作弊文物中,還有一件麻布坎肩,這件坎肩的內外竟密密麻麻以蠅頭小楷(像蒼蠅頭一般大小的楷體漢字)寫上共四萬字,數十篇的八股文。能夠寫到小如秋毫之末的字,據說是利用老鼠的鬍鬚製成的毛筆,稱作「鼠毫」來撰寫。不過身穿這種坎肩入考場的考生,想必一定要從容不迫、處之泰然,一但緊張出汗,便功虧一簣。

「出貓」坎肩(網上圖片)

「出貓」坎肩(網上圖片)

第四招:冒籍應試

假如你確有真材實料,但無奈更多同場考試的考生比你優勝,鬱鬱不得志的你只好「冒籍」來考取功名。所謂的「冒籍」,指的是以外縣的戶籍冒認本縣的戶籍。由於錄取名額取決於地方的文風高下、賦税輕重和人口多寡,故朝廷規定每個考生須以本籍考試,以示公允。因此,許多人為了避免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應考,便想方設法到錄取機會更高的郡縣、行省赴考,例如台灣建省前,不少福建省泉州府、漳州府的士子為了考取功名,跨海赴台冒籍應考。清代《清一統志台灣府》記載,王克捷是首位籍貫為台灣的進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然而,由於王克捷出生於晉江,有冒籍之嫌,故後世一般不承認首位「開台進士」是他。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爲了保證考試能使朝廷得到實才,歷朝歷代皆無所不用其極,以不同的措施來防止作弊。

為了防止主考官與考生內外串通,古代實行「糊名」和「謄抄」。所謂「糊名」,即遮掩試卷上考生的名字,避免批卷者認出考生而評分不公。「糊名」始見於武則天時期,唐代劉餗的《隋唐嘉話.卷下》記載:「武后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武則天年間,不少考官利用閱卷取士的機會,中飽私囊,導致冗員多如牛毛,飽學之士竟空無一人。武則天逐下旨規定考生必須「自糊其名」,以選出貨真價實的有識之士;所謂「謄抄」,就是考生完成的答題,會再由專人把答案抄寫一遍,以免批卷者認出相熟考生的字跡而徇私。

為了防止「請槍」代考,於是,古代的准考證——浮票便出現了。浮票上有考生的姓名和身體特徵,如身高、膚色、有沒有鬍子和胎痣的位置等信息。考官根據浮票上的外貌特徵描述來核對考生身份,假如考生的外表與浮票所述不一,是會寧枉勿縱,不准其入場。

考生周鑑的考試浮票。當中可見周鑑的外貌描述為「身中,面白,無鬚」。浮票沒有「性別」一欄,因為女性並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權利。(網上圖片)

考生周鑑的考試浮票。當中可見周鑑的外貌描述為「身中,面白,無鬚」。浮票沒有「性別」一欄,因為女性並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權利。(網上圖片)

清代錢泳所編著的《履園叢話.卷二十一.笑柄》記述,有一考生沈廷輝,在報填「面貌冊」時註明「微鬚」(有點小鬍鬚)。豈料考前他突然意識到,考官胡希呂一向根據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的「微,無也」這句話,將「微鬚」當成「無鬍鬚」。為免被逐出考場,沈廷輝只好把鬍鬚剃光,可等到點名時,他卻發現有人已經在「面貌冊」中將他改為「有鬚」。胡希呂看見後,不屑地說:「此人又一頂替者,冊上填明有須(鬚),何以無須。」結果沈廷輝被趕出考場。

另一位「微鬚」的考生則與沈廷輝不同,他不甘心自己只是因鬍鬚而被拒之門外,便據理力爭,反駁道:「如果『微』是『無』的意思,那麼『孔子微服過宋』,豈不是說孔子無穿衣服去宋國嗎?」言訖,胡希呂啞口無言,從此不再按照他的標準來識別考生身份。

清代更採用「廩生保結」來杜絕「請槍」代考。「廩生保結」即要求廩生(成績名列一等的秀才)擔保童生(通過入門考試「童試」的考生),以防止考生冒籍、匿喪、身家不清、代考等舞弊行為。一但出現以上情況,與之「保結」的廩生不但會被取消原來的秀才資格,還會與舞弊者一同治罪。考生需確定擔保者,並在「結狀」(擔保書)簽字,才算獲得下一場考試的資格。

按古代傳統禮教,守孝期間,士子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如果隱瞞不報,或未滿孝期便參加考試的,都算「匿喪」,會受到嚴厲懲處;身家不清則是指考生的父祖三代有污點,如犯事和有賤民身份,皆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網上圖片)

按古代傳統禮教,守孝期間,士子不得參加科舉考試。如果隱瞞不報,或未滿孝期便參加考試的,都算「匿喪」,會受到嚴厲懲處;身家不清則是指考生的父祖三代有污點,如犯事和有賤民身份,皆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網上圖片)

為了防止考生夾帶,考生在進入考場時都需搜身,並檢查攜帶的筆墨、臥具、餐食等。不過,元代《金史.志第三十二》記載:「搜檢之際雖當嚴切,然至於解髮袒衣,索及耳鼻,則過甚矣,豈待士之禮哉!故大定二十九年已嘗依前故事,使就沐浴,官置衣為之更之,既可防濫,且不虧禮。」意思為搜身須寬衣解帶,既引來尷尬,又讓讀書人很沒面子,故取而代之要求考生進入考場時沐浴,並更換由官府提供的衣服,這樣一來便「既可防濫,且不虧禮」。

古代考生在進入考場前都需搜身,並檢查攜身之物。(網上圖片)

古代考生在進入考場前都需搜身,並檢查攜身之物。(網上圖片)

針對考生「冒籍」考試,清代則以「審音制度」判別考生的身份。審音,就是通過問話來核對考生的口音,從而判定考生是否本藉人。唐代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便有一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即便再怎樣造假,鄉音還是改變不了,這下,「冒籍」的考生便會原形畢露。

然而,只要考試制度一日存在,作弊的手段必然如影隨形,層出不窮。防止作弊的措施收效甚微,於是,各朝只好配以嚴刑峻法來震懾不法的考生。

從清代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卷二十五宋史》可見:「是唐時科場之處分本輕……是五代時,雖有科場處分,不過降秩。宋初因之, 納賄舞弊,僅至竄謫,科場之例,亦太弛縱矣。」明清以前對於作弊的處罰較為仁慈,多以禁止考試、貶官、流放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科舉不只作弊會被懲處,字跡潦草、文理不通、引經據典出錯,亦會被視作不認真讀書和不尊重聖人而被暫停考試資格。另外,根據《隋書.卷九志第四.禮儀四》記載:「字有脫誤者,呼起席後立。書跡濫劣者,飲墨水一升。文理孟浪,無可取者,奪容刀及席。」在南北朝的北齊,寫錯字或留空不填,會被罰企;字跡潦草,會被罰飲墨水一升;文理不通,語無倫次者,則被罰撤銷其佩刀和座席的資格。

現今人們常以「喝墨水」來比喻一個人有文化,但在古代卻是懲罰字寫得不好的人。(網上圖片)

現今人們常以「喝墨水」來比喻一個人有文化,但在古代卻是懲罰字寫得不好的人。(網上圖片)

到了明代,作弊的處罰進一步嚴厲苛刻。根據《大明律》規定,考生科場作弊,一般都是罰杖刑、以枷刑示眾、流放三千里等。真正出現「科場作弊者死」的先例則在清朝出現,例如清朝咸豐八年(1858年),考生羅鴻禩賄賂主考官柏葰的家人,企圖藉此考中舉人,最後東窗事發,涉事人員按律處斬,本為文淵閣大學士的柏葰更成為科舉史上死於科場案職位最高的官員。(《清史稿.列傳一百七十六》)

枷刑示眾(網上圖片)

枷刑示眾(網上圖片)

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作弊最終只會自食其果。與其為了金榜題名以身試法,倒不如憑真本事在考試中奪得佳績,這樣才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