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自由選舉邏輯隱現

博客文章

自由選舉邏輯隱現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自由選舉邏輯隱現

2021年12月21日 17:13 最後更新:17:30

今次的立法會選舉,最惹人注目的是選委會這新組別的競爭,51人爭40議席。

有人說大政黨、大團體當中,有很多人獲勝,這的確是事實。我估計在1448名選委當中,大政黨和大團體擁有大約1000票,團體之間換票,可以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但卻未有支配大局。

我見到一些各大團體都支持的人物,最終只獲得800多票,意味著有大約有200票流失了,這樣的20%流失比率可以說是相當的高,結論是團體票當中,有20%按個人意志投票,沒有完全跟大隊。

由於沒有所謂阿爺的「祝福名單」,不屬大團體的選委,個人意志更完全發揮出來。有人問,那些票王票后,是如何產生的呢?選委們究意是用什麼方法去投給他們屬意的人選的呢?

我認為選委們投票主要有兩個方法,第一是在51個候選人當中,揀出40人認為適合當立法會議員的人。第二是在51候選人當中,剔走11個他們認為不適合當議員的人。我覺得很多選委都是採用第二種方式。

我私下與不少選委談過,選委們大多不會完全認識所有候選人,他們認識又覺得有能力當議員的可能只有20、30人。而揀出11個他認為不適合的人,比挑選40個認為是適合的人選更容易。這就可以推論出得票最高者,可能是「人畜無害」的候選人,他們不一定是「最出彩」的,而是最少投票者要將他們放在11個被剔除的名單之內。倒過頭來,他們就變成得票最多的人。

再細心研究落選的11人,可以總結出他們被剔走的4大特徵:

第一是無料。要明白那接近1500名的選委,他們大都是在社會不同領域上有過人之長的人,自視不低,首先想剔除的,自然是那些他們覺得是「無料」之人,那些被剔走的候選人可能是太年輕、可能沒有從政的往績、可能太基層,選委們覺得這些候選人比他們自己差遠了,自然說服不到選委,這些人可以當立法會議員。

第二是「串」。這個世界,有料又寸的人,同樣不受歡迎。最典型者是覺得自己「超班」,無理由落選,所以在拉票方面,都做得很馬虎。例如不同界別的選委搞了幾十場論壇,有一個「猛人」,在初期完全不出席論壇,因為他覺得人人都認識他,沒必要出席,到後期發現他的競爭對手所有論壇都逢請必到,才急急轉軚,參加論壇。而據我的現場觀察,這個「猛人」在出席論壇事都沒有太多準備,現場爆肚,上台就講,講完就走,也沒有和在場的選委們交流,大家都覺得他相當之「高傲」。一有現場接觸,候選人是謙虛抑或高傲,很易看出來。選委喜歡有料但謙虛的人。

第三是外來人。排斥外來人的心態雖不理想,但也是自然反應,所以無論是「老外」,甚至是內地來港人士,若然不說粵語,就是一個天然的缺陷。外來人如果要當選,非要有一個很強的理由,令選委覺得他非選他不可,否則很易落敗。

第四是其他令人討厭的原因。包括有些人風評不好,出名投機,或者顯然無時間在港做議員,也很容易跌入11人的「死亡名單」。

簡單總結,由於選委要不多不少選出40人,心儀的多數只有20、30人,選委支持候選人入局的空間,其實相當寬裕,只要不給選委「踢走」的理由已經可以了。未來有志從選委會組別參政的人,要小心研究這個組別的遊戲規則。

當然研究選委們的投票傾向,另一重大意義是考慮他們明年3月27日時,會怎樣投票選出下一任特首。當然,選特首和選40立法會議員的主要分別,是特首只有一個,不會有40個,選委在投票之前,一定會先考慮候選人的能力和對國家的忠誠。選委選特首的思考方式和選立法會議員會很不一樣。

但經過這次選委會組別的立法會選舉,令人總結到一點,選委們的個人意志相當強烈,若出來參選特首的候選人超級討人厭,選舉時又會否出意外,反對票如潮湧現呢?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國雙重標準大平賣

2024年04月30日 18:47 最後更新:18:53

在國際的森林,雙重標準本來已經是見怪不怪,各國都按自己的利益行事。但美國可以把雙重標準玩到如此極致,又的確讓人大開眼界。

一,對俄羅斯。美國近日大力玩一個話題,指中國向俄羅斯輸出軍民兩用產品援助俄羅斯,甚至放料威脅指,如果中國繼續這樣做,美國會制裁中國的銀行。

美國真是這樣關心限制俄羅斯的能力嗎?美國財政部在4月29日公布,指美國政府允許在2024年11月1日之前,與俄羅斯部分銀行進行能源領域相關的結算,被允許交易的俄羅斯銀行,包括俄羅斯外貿銀行、俄羅斯儲備銀行、聖彼得堡銀行等大型銀行,另外相關結算亦可以和俄羅斯央行進行。美國財政部此舉可以說是大幅放生俄羅斯銀行,因為根據之前美國政府發佈的行政命令,上述操作屬於制裁範圍而被嚴格禁止。

美國做出這樣行為,顯然怕油價上升會推高美國通脹。早前美國防長奧斯汀已經警告烏克蘭,不要對俄羅斯境內煉油設施實施打擊,背後原因亦都不想影響俄羅斯的石油產品供應,推高油價。

美國隨意單方面宣佈說要制裁俄羅斯就制裁,說要取消制裁就取消,只按美國的利益行事,其他國家怎樣去跟隨呢?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日前採訪正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時問,你指中國向俄羅斯提供零部件,但美國亦都向以色列提供武器,你不覺得這樣會毀壞美國的信譽嗎?對於BBC記者的提問,布林肯只能支吾以對。

二,對國際刑事法庭。國際刑事法庭正考慮制裁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此內塔尼亞胡打電話向美國總統拜登求助,白宮就表態反對國際刑事法庭的行為。白宮發言人皮埃爾表示,美國對國際刑事法庭的調查態度非常明確,他們不支持對以色列的調查,他們不認為國際刑事法庭有管轄權。有趣的是,去年3月國際刑事法庭指控俄羅斯總統普京要為戰爭罪行負責,並對普京頒發拘捕令,當時白宮的態度是大表支持。無論俄羅斯或以色列,都是聲稱自己受到威脅之後,向他人領土發動襲擊,但是美國對俄羅斯和以色列,就完全用兩套標準。

三,對學生示威。美國嘗試將注意力轉向俄烏戰爭和中國,企圖淡化不顧反對向以色列撥款260億美元支援以色列打仗。不過這個轉移注意力的行為甚為失敗,美國全國多個大學校園爆發大量學生示威,反對美國軍援以色列。拜登對學生示威的態度相當明確,就是譴責「反猶太主義」和「仇恨言論」,他很明顯是針對學生的示威。美國支持敵對國家學生的反政府示威,但就不支持本國學生示威。

美國智庫昆西研究所的副所長帕西指出,拜登政府言行不一,不斷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行動表示擔憂,但就持續對軍援以色列開綠燈,一方面拜登增加對以色列的口頭批評,但在實際政策方面,他的所有行動都是在支持自己批評的東西。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亦都忍不住喊話拜登政府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指不要侮辱美國人的智商,「不要利用反猶太主義這種話語轉移注意力」。

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亦都在社交媒體發帖針對美國的雙重標準說,呼籲停火、結束殺戮不等於反猶太主義,畢竟每個人的生命都同樣寶貴,無論以色列人還是巴勒斯坦人。

美國的雙重標準大平賣,在一系列重要問題上全部都是雙標。但美國雙標背後都有一條清晰的脈絡,就是美國的利益,特別是實質控制美國的軍工綜合體的利益,只要影響到他們的利益,所有的原則都可以放兩邊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