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訛稱懷有身孕 民國女神胡蝶巧拒媚日演出

歷史長河

訛稱懷有身孕  民國女神胡蝶巧拒媚日演出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訛稱懷有身孕 民國女神胡蝶巧拒媚日演出

2022年01月17日 10:00 最後更新:10:12

不少人認為胡蝶是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但事實上,在她之前已經有另一位女明星張織雲。不過張織雲戲演不多,以默片成名,之後因為涉及一些感情瓜葛,事業每況愈下。另一邊廂,橫跨默片與有聲電影的胡蝶,逐步成為新偶像,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皇后,張織雲則被日漸淡忘。

胡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灘紅極一時,臉上那對招牌式酒渦,成了美女的重要標誌,而身上穿的旗袍,戴的首飾,大眾都爭相模仿。

更多相片

不少人認為胡蝶是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后,但事實上,在她之前已經有另一位女明星張織雲。不過張織雲戲演不多,以默片成名,之後因為涉及一些感情瓜葛,事業每況愈下。另一邊廂,橫跨默片與有聲電影的胡蝶,逐步成為新偶像,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皇后,張織雲則被日漸淡忘。

胡蝶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灘紅極一時,臉上那對招牌式酒渦,成了美女的重要標誌,而身上穿的旗袍,戴的首飾,大眾都爭相模仿。

1933年,胡蝶主演中國首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其後,她所主演的《姊妹花》成為她表演藝術的高峰。影片中,她一人飾演生活道路不同的一對雙胞胎姐妹,成功刻劃兩個身份懸殊、性格各異的女性。影片在1930年代上映時,在國內打破國產影片入座率最高紀錄,後來到東南亞、日本、西歐諸國演出也大獲好評。

正當胡蝶的事業如日中天,中國東北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伴隨著戰爭而來的是她和「不抵抗」的張學良發生「跳舞事件」而遭蒙冤。儘管她在報上闢謠,說當時她正在北平拍攝《自由之花》之外景,並沒有跳舞,也沒有人相信,這成了伴隨她一生的陰影。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政府、駐港英軍向日本華南派遣軍總司令酒井隆中將投降。日軍佔據香港後,為了利用中國名人宣傳「大東亞共榮圈」及「中日親善」以製造蒙騙世界的輿論,對匿居在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施以懷柔政策。日方曾重金邀請胡蝶出演《胡蝶遊東京》,胡蝶一早識穿日本人的「詭計」,以自己息影並有了身孕、短期內無法再現銀幕為由推脫。事實上,胡蝶此前因宮外孕動了手術,已失去了生育能力。已被日本人嚴密監視的她,行動已很不自由,所以在1942年,胡蝶夫婦領著兩名年幼兒女,由游擊隊帶路,輾轉由廣東曲江到達陪都重慶。

據國民黨陸軍中將、戴笠手下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記述,到重慶不久,胡蝶就被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戴笠操控,並成為他的情婦,沒能再拍電影。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空難喪生,胡蝶才獲得自由(也有指胡蝶與戴笠這關係是偽造的。但胡蝶在其回憶錄中並沒有提及這段「歷史」,那段時間只是寫了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大多涉及工作)。

胡蝶戰後再次遷居香港。1946年,胡蝶為香港大中華公司拍攝了《某夫人》、《錦繡天堂》等片。1949年,丈夫潘有聲逝世,胡蝶停止拍片10年。1959年,她應邵氏公司邀請重下銀海,在香港、台灣先後拍攝了《街童》、《兩個女性》、《後門》等片,其中在李翰祥執導的《後門》一片中表現最出色,更憑此片於 1960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七屆亞洲電影節獲得最佳女主角獎,52歲的胡蝶躍登「亞洲影后」寶座。

胡蝶早年在上海創辦的中國第一所電影演員訓練學校──中華電影學校畢業,就在大中華影片公司的《戰功》一片中出演配角,接著相繼在友聯、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梁祝痛史》、《鐵扇公主》等二十多部古裝片,胡蝶憑著兩個甜甜酒窩嶄露頭角。1928年入明星影片公司,先後主演《白雲塔》、《火燒紅蓮寺》、《啼笑因緣》等影片,令她急速綻放光芒。

1933年,胡蝶主演中國首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其後,她所主演的《姊妹花》成為她表演藝術的高峰。影片中,她一人飾演生活道路不同的一對雙胞胎姐妹,成功刻劃兩個身份懸殊、性格各異的女性。影片在1930年代上映時,在國內打破國產影片入座率最高紀錄,後來到東南亞、日本、西歐諸國演出也大獲好評。

提到1930年代中國電影女神,胡蝶可謂當之無愧,她在演藝職場上壓制住宿敵阮玲玉。在拍攝現場上,胡蝶很敬業,演戲嚴謹認真,深得公司賞識與喜愛。據說,胡蝶為了拍好戲,去北京拜梅蘭芳學京劇,學講普通話。演戲配音時,在錄音室裡一待就是七個小時。

正當胡蝶的事業如日中天,中國東北爆發了「九一八事變」,伴隨著戰爭而來的是她和「不抵抗」的張學良發生「跳舞事件」而遭蒙冤。儘管她在報上闢謠,說當時她正在北平拍攝《自由之花》之外景,並沒有跳舞,也沒有人相信,這成了伴隨她一生的陰影。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上海總廠被日軍佔領,明星公司自此不復存在。此時,丈夫潘有聲已在香港發展事業,於是胡蝶攜同家人避居香港。胡蝶和潘有聲度過了一段堪稱幸福的生活。

1941年12月25日,香港政府、駐港英軍向日本華南派遣軍總司令酒井隆中將投降。日軍佔據香港後,為了利用中國名人宣傳「大東亞共榮圈」及「中日親善」以製造蒙騙世界的輿論,對匿居在港的文化界知名人士施以懷柔政策。日方曾重金邀請胡蝶出演《胡蝶遊東京》,胡蝶一早識穿日本人的「詭計」,以自己息影並有了身孕、短期內無法再現銀幕為由推脫。事實上,胡蝶此前因宮外孕動了手術,已失去了生育能力。已被日本人嚴密監視的她,行動已很不自由,所以在1942年,胡蝶夫婦領著兩名年幼兒女,由游擊隊帶路,輾轉由廣東曲江到達陪都重慶。

據國民黨陸軍中將、戴笠手下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記述,到重慶不久,胡蝶就被國民黨軍統局局長戴笠操控,並成為他的情婦,沒能再拍電影。直到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空難喪生,胡蝶才獲得自由(也有指胡蝶與戴笠這關係是偽造的。但胡蝶在其回憶錄中並沒有提及這段「歷史」,那段時間只是寫了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大多涉及工作)。

胡蝶戰後再次遷居香港。1946年,胡蝶為香港大中華公司拍攝了《某夫人》、《錦繡天堂》等片。1949年,丈夫潘有聲逝世,胡蝶停止拍片10年。1959年,她應邵氏公司邀請重下銀海,在香港、台灣先後拍攝了《街童》、《兩個女性》、《後門》等片,其中在李翰祥執導的《後門》一片中表現最出色,更憑此片於 1960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七屆亞洲電影節獲得最佳女主角獎,52歲的胡蝶躍登「亞洲影后」寶座。

1966年,胡蝶正式退出影壇;1975年移居加拿大溫哥華;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風及心臟病在溫哥華病逝。臨終前,她還說了一句非常浪漫的話:「胡蝶要飛走了」,告別了她傳奇般的電影人生。

往下看更多文章

鴉片戰爭前禁止「洋婦」入城 曾幾乎爆發一場戰爭

2024年05月06日 10:00

眾所周知,在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對於洋商限制多多,如不允許攜眷(洋婦)進入廣州城,曾使洋商大為不滿。在1830年,英國商人盼師(Willian Baynes)公然違反禁令,試圖測試中方的反應,曾一度使雙方劍拔弩張,幾乎使鴉片戰爭提前爆發。

番婦被逐回澳門示意圖 (資料圖片)

番婦被逐回澳門示意圖 (資料圖片)

在清中葉以前,「洋婦」也稱「番婦」是禁止進入中國的,僅可停留在澳門。當然洋商也是設法無視禁令。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荷蘭商人亞畢時乘坐舢板攜帶一名「番婦」及兩名「番女」試圖進入廣州瑞豐洋行居住,結果被罰驅逐出境。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更頒佈《防範夷條例》(即使稱防夷五事),明令嚴禁外國婦女來華、嚴禁外商在廣州過冬。

1840年澳門南灣外港洋面。按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防夷五事規定,貿易季結束後,外國商人得駕船回國,或在澳門就地過冬。(資料圖片)

1840年澳門南灣外港洋面。按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防夷五事規定,貿易季結束後,外國商人得駕船回國,或在澳門就地過冬。(資料圖片)

雖然朝廷有明文禁止「洋婦」入城,但洋商私帶婦女入境時有發生。如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英商菲臣私帶婦女進入廣州,被當局發現,當即「將該番婦押往澳門,出示嚴禁」,並對有牽連的中國行商、通事、和政府衙役進行嚴懲。在1830年初,英商懷特曼J.C.Whiteman攜妻進入廣州商館,最終在中方抗議下,夫婦二人被迫遷往澳門。不過隨著來華外商人數逐漸增多,雙方的衝突更為頻繁,終於有了1830年的「盼師案」,使雙方一度迫近戰爭邊緣。

沃森Wathen (畫);克拉克Clark(刻印)19世紀《廣州外商洋行區靖遠街道》。圖中可見洋商並未攜同洋婦進城。(資料圖片)

沃森Wathen (畫);克拉克Clark(刻印)19世紀《廣州外商洋行區靖遠街道》。圖中可見洋商並未攜同洋婦進城。(資料圖片)

愛德華‧阿什沃思Edward Ashworth(1814-1896)(畫);戴氏Day & Son(印)1851年《廣州商館區之中國街道建築》。畫中可見洋人及洋婦在街上活動。(資料圖片)

愛德華‧阿什沃思Edward Ashworth(1814-1896)(畫);戴氏Day & Son(印)1851年《廣州商館區之中國街道建築》。畫中可見洋人及洋婦在街上活動。(資料圖片)

盼師Willian Baynes是誰人?他是時任英國東印度公司駐華「管貨人委員會」主席,即中國人慣稱的「大班」。不過更重要的,是他一向主張對華採取強硬政策,這事件也是他處心積慮,有預謀的公然挑釁。1830年10月4日,盼師公開帶著妻子和葡萄牙籍婢女從澳門進入廣州,沿途招搖過市,並違反規定乘坐轎子。這事無疑觸及中方的紅線。11日即一周過後,兩廣總督李鴻賓命令廣州知府轉飭總行商伍受昌令其退回澳門,「並飭嗣後夷商進館,不許乘坐肩輿」。

1859年4月30日《倫敦畫報》上一間香港畫室工作的情況。圖中中國畫師正忙於按手中照片繪製洋婦的畫像。(資料圖片)

1859年4月30日《倫敦畫報》上一間香港畫室工作的情況。圖中中國畫師正忙於按手中照片繪製洋婦的畫像。(資料圖片)

上如前文所說,這是一次有預謀的公然挑釁。因此不僅盼師拒絕執行命令,英國商人也紛紛提出抗議。10月20日,李鴻賓再次通過行商向盼師下達嚴令,如果三天之內不將「番婦」遣回,將派兵入館驅逐。盼師眼見機會來了!立即通過海軍司令調來一百多個士兵,全副武裝進入商館。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形勢隨時可能失控。

清末《青花西洋花園圖盤》。內繪西式花園、西洋男女人物圖案。(資料圖片)

清末《青花西洋花園圖盤》。內繪西式花園、西洋男女人物圖案。(資料圖片)

事實上,當時清廷是害怕引起中外戰爭的,因為剛花了好多錢鎮壓了一次邊疆叛亂,實在打不起另一場仗,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道光派林則徐到廣州禁煙時,反復叮囑「切莫開啟釁端」的原因所在。所以,李鴻賓所謂出兵驅逐,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後來,行商伍受昌出面調停(編按︰清廷規定,外國商人不得直接與天朝官員接觸,所以,命令是由行商轉達)。以盼師身體有恙需要人照顧為名,讓兩位女性暫留廣州,待病好後再行離去。最終,「番婦」在廣州共居住50天後,即退回澳門。清廷為了顯示天朝威嚴,將一個向盼師提供轎子的行商謝五革職,並發配新疆。

由於中西方文化上的異差,使當時的中國人對於洋婦的衣著打扮曾經非常反感。(網上圖片)

由於中西方文化上的異差,使當時的中國人對於洋婦的衣著打扮曾經非常反感。(網上圖片)

盼師事件發生後,道光帝於12月8日下諭旨,重申嚴禁「番婦來華」政策。1831年3月,李鴻賓等重新制定了《防範夷人章程》,措施更為詳細、嚴厲。此後十年內,此類公開挑釁事件未再發生。不過,雙方的矛盾越來越深,並終於爆發鴉片戰爭。

當時洋婦在社會上地位普遍較高,也是中方害怕其入城的原因之一。(網上圖片)

當時洋婦在社會上地位普遍較高,也是中方害怕其入城的原因之一。(網上圖片)

在鴉片戰爭結束後, 中方被迫簽訂《南京條約》,其中第二款列明:「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口岸。」其後,同樣的內容又見於中國與美國、與法國、與瑞典挪威及諸多近代中國與約國的雙邊多邊條約中。它標誌著中國與西方經過漫長時期爭執的外國婦女進入中國通商口岸的禁令,終於在英軍大炮的威力下遭到廢除,並以不平等條約的法律形式將此固定化、制度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