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陳啟宗: 地方領導失誤讓香港受制於Omicron 更大問題是「毫無根據的自信心」

博客文章

陳啟宗: 地方領導失誤讓香港受制於Omicron 更大問題是「毫無根據的自信心」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陳啟宗: 地方領導失誤讓香港受制於Omicron 更大問題是「毫無根據的自信心」

2022年03月17日 18:19 最後更新:18:25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的主席陳啟宗在南華早報撰文,講到香港抗疫失敗,問題的根源在於領導力。他認識許多高級官員,問題主要不是他們的能力問題,它更多地與個性有關--特別是缺乏謙遜和過度的毫無根據的自信心。這些是我們一些領導人的終生特徵。

陳啟宗認為,香港與大陸的聯繫在經濟上和社會上都很重要,但如果不能滿足北京的要求,我們就會被孤立。不幸的是,主要由於當地領導不力,我們基本上是與所有人隔絕的。香港確實是夾在石頭和硬地方之間。

陳啟宗文章全文如下: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的主席陳啟宗在南華早報撰文。

恒隆地產有限公司的主席陳啟宗在南華早報撰文。

地方領導層的失誤如何讓香港受制於奧米克朗的擺佈

自1997年以來,香港還沒有面對過比大流行病更嚴重的非政治性問題。在2019年的抗議活動及其後果大大損害了人們對我們城市的信心之後,我們處理最新一波新冠的方式讓全球社會產生了更多疑慮。讓我對目前的混亂局面提供一些看法。

為什麼香港必須跟隨中國大陸的 "動態零感染 "戰略?為什麼我們不能像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樣,朝著群體免疫的方向發展?作為一個轉口港和國際城市,我們的經濟福祉既依賴西方,也依賴大陸。

例如,前者是資本的提供者,後者是資本的使用者。交易經常在香港進行。然而,我們與中國其他地區的關係還有一個關鍵層面。我們的許多公民每天都要跨越邊境去工作,兒童也同樣要跨越邊境去上學。

換句話說,雖然我們與西方的聯繫主要是經濟上的,但與中國大陸的聯繫是經濟和社會的。香港和深圳之間的邊界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過境點之一。

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放寬與大陸而不是世界其他地區的旅行限制,對香港來說顯然更為關鍵。鑒於在應對這一流行病的政策上存在分歧,我們只能選擇其中一方。

如果採用 "動態零度 "的方法,我們必須實施嚴格的檢疫規則和旅行限制,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關閉我們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邊界。其經濟後果是可怕的,但如果這意味著我們可以自由進入大陸,那麼這應該是值得的。

不幸的是,主要由於當地領導不力,我們未能滿足大陸的要求。因此,我們基本上是與所有人隔絕的。香港確實是夾在石頭和硬地方之間。

香港在第五波疫情中所經歷的,與兩年前西方國家所經歷的並無不同。只是這裡的情況更糟糕,而且有不合理的理由。醫院不堪重負,死亡率很高,市民的生活受到嚴重影響。

使我們的情況不合理的是,在2020年,沒有人知道病毒是什麼樣的,也沒有疫苗。今天的情況已經不是這樣了。明顯的事實是,我們的政府沒有勝任地處理這種大流行病,甚至到了今天。

要實現動態零感染有兩個標準。首先,必要的基礎設施必須到位,包括高比例的公民接種疫苗,有效的新病例檢測和接觸者追蹤系統,擴大臨時醫院容量等實際安排,以及與公眾及時、適當的溝通。第二,一旦出現新的病例,政府必須果斷地採取行動。

我們的領導人沒有做到這一點。事實上,他們莫名其妙地抵制了其中許多措施。因此,當高度傳染性的Omicron變體到來時,我們完全措手不及。現在為這一浪潮建立上述的基礎設施已經太晚了,因為病毒已經無處不在。

我們問題的根源在於領導力。我認識許多高級官員,我認為問題主要不是他們的能力問題。它更多地與個性有關--特別是缺乏謙遜和過度的毫無根據的自信心。這些是我們一些領導人的終生特徵。

也可能有一種相對於大陸的優越感。他們忘記了大陸的表現遠遠好於其他許多大國。中國只有11萬多例新冠病例,死亡人數不到5,000人。美國的可比數字是近8000萬例,超過95萬例死亡。

人們可能會正確地問,一個生命值多少錢。如果我們目前的混亂局面有任何一線希望,那就是讓香港認識到,在許多關鍵的治理領域,中國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之一。

從長遠來看,人類將不得不學會與新冠共處。這一點我們知道,但未知的是它將如何演變。那些選擇群體免疫方法的人別無選擇,只能面對可能出現的任何更新的菌株。

讓我們希望未來可能出現的任何變種都不那麼致命,但如果它們不是呢?另一方面,中國仍有一個選擇,即繼續以 "動態零 "政策對抗大流行病,或改變方向。

這將取決於病毒的變異方式,以及北京是否能設計出更有效的疫苗。如果Deltacron變體--兩個月前在歐洲被發現,並且被認為像Delta一樣具有致命性,像Omicron一樣具有傳染性--成為下一個主導毒株,北京沒有理由扭轉方向。

就目前而言,判斷還為時過早。由於有如此多的事情需要權衡,在這個問題上,安全要比遺憾好。

那麼,我們在香港應該做什麼?本屆政府還有不到四個月的任期。我們只能希望大流行病屆時會自然消退,這在歷史上並非沒有發生過。有了希望,7月1日起的下一屆政府會更有能力。不幸的是,我們只得等待。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放寬

往下看更多文章

生產力局推動搞「智能微工廠」 因地制宜 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05月06日 19:38 最後更新:19:47

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成為重點關鍵詞。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界定自己是新型研發機構,要在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力爭上游。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話,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包含創新、高品質、緑色、人才4個元素,要在這幾方面尋求突破。推動香港創新發展之餘,亦為國家作出貢獻。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

陳祖恒以生產力局大力推動的「智能生產線」為例,政府在2022年建議透過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目標是將智能生產線由當時約30條增至2027年超過130條。陳祖恒話,如今已發展了76條智能生產線,未來很有機會達標。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左)。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左)。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就提到「智能微工廠」。畢堅文話,香港受限於土地面積有限和生產成本較高,香港工業發展,需要通過新模式,實現持續增長,因此「智能微工廠」(Micro factory)」的新概念,將成為香港工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介紹紡織業的「智能微工廠」,可以由一條線織出一件衫,做小批量產品。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介紹紡織業的「智能微工廠」,可以由一條線織出一件衫,做小批量產品。

畢堅文話,香港土地有限人工較貴,企業要發揮科創優勢,發展高端精細的產品製造,做小批量、客製化產品,並大大降低庫存。

生產力局介紹「智能微工廠」的概念。

生產力局介紹「智能微工廠」的概念。

「智能微工廠」是採用先進的智能生產技術和系統,來實現高度靈活的生產方式,提升空間使用效率,形成智能空間。「微工廠」將會充分利用生產力局開發的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科技,及有關智能生產項目的經驗及技術,包括生產力局設計的「貓頭鷹」生產線與及「天工開物」多用途工業人工智能應用平臺,為本地工業發展香港特色的「智慧微工廠」。

生產力局發展「智能微工廠」概念,的確有因地制宜去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念。

生產力局介紹各方面的成果,如政府撥款只佔生產力局收入的22%(下左2方格)。

生產力局介紹各方面的成果,如政府撥款只佔生產力局收入的22%(下左2方格)。

順帶一提,如今政府撥款只佔生產力局收入的22%,他們透過向企業提供顧問等服務,不斷增加收入,正在打出一條新道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