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鹿鳴到瓊林 古代學子如何慶祝「高考」中榜?

歷史長河

從鹿鳴到瓊林 古代學子如何慶祝「高考」中榜?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從鹿鳴到瓊林 古代學子如何慶祝「高考」中榜?

2022年07月12日 15:48 最後更新:21:33

中國歷來是最講究尊師重道的,隨著內地高考成績的公布和報考志願的結束,不少學子已經收到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一些考生家長也開始為孩子們籌備起了謝師宴。

這種表達方式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傳承,因為在古代,也有「謝師宴」,當中最盛大的,莫過於「科舉四宴」,分別為文舉的鹿鳴宴、瓊林宴和武舉的鷹揚宴、會武宴,這四宴均由朝廷出資主辦,一方面顯示皇恩浩蕩,另一方面代表皇上對人才的器重。

更多相片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

中國歷來是最講究尊師重道的,隨著內地高考成績的公布和報考志願的結束,不少學子已經收到夢寐以求的錄取通知書,一些考生家長也開始為孩子們籌備起了謝師宴。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中,應考士子需通過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會試、殿試,由童生考上秀才、舉人、進士,再到世人望塵莫及的探花、榜眼、狀元,層級分明,序列嚴密。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可謂如何慶祝都不為過。

文科:從鹿鳴到瓊林

鹿鳴宴的名稱由來有多種含義。通常的解釋是因為宴席中要吟唱鹿鳴之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語出《詩經》中的《小雅·鹿鳴》,其三段的首句均以「呦呦鹿鳴」起首,意喻小鹿發現美食後,不忘叫上同伴一起享用,古人認為此舉為美德,於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請同僚及當地舉人和地方豪紳,用此舉來展示自己的禮賢下士。

黃梅戲《女駙馬》唱詞中「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說的「瓊林宴」便是這個。

武科:從鷹揚到會武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金榜題名。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存在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中,應考士子需通過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會試、殿試,由童生考上秀才、舉人、進士,再到世人望塵莫及的探花、榜眼、狀元,層級分明,序列嚴密。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可謂如何慶祝都不為過。

文科:從鹿鳴到瓊林

科舉制度創立初期,因為選拔的都是經國治世的人才,所以只有文舉,基本上考的就是詩賦、帖經等文學治國才能。所以這時候的科舉宴會,一般就叫文科宴,文科宴又因鄉試和殿試的區別,分為鹿鳴宴和瓊林宴。

鹿鳴宴起源於唐代,是指鄉試發榜次日,由地方官吏主持,為新科舉人所設的宴會。

鹿鳴宴的名稱由來有多種含義。通常的解釋是因為宴席中要吟唱鹿鳴之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語出《詩經》中的《小雅·鹿鳴》,其三段的首句均以「呦呦鹿鳴」起首,意喻小鹿發現美食後,不忘叫上同伴一起享用,古人認為此舉為美德,於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請同僚及當地舉人和地方豪紳,用此舉來展示自己的禮賢下士。

瓊林宴起於北宋,是專為新科進士而舉辦的宴會。一般都在皇家園林「瓊林苑」設宴,故而得名。瓊林宴是四宴中吃得最好,接待規格最高的,連表演歌舞的都是宮廷樂隊。皇帝和大臣們與新科進士們舉杯同慶,進士們飲恩賜御酒,同皇帝共賞園景,這一刻絕對稱得上光宗耀祖。

黃梅戲《女駙馬》唱詞中「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說的「瓊林宴」便是這個。

除了瓊林宴,對於殿試的榜首狀元,朝廷還有其他恩賜,就是騎馬遊街,只有狀元有這個殊榮,走到哪都敲鑼打鼓。一時間,整個京城都會知道這個人,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武科:從鷹揚到會武

到武則天執政時期,朝廷為了選拔軍事人才,於長安二年,首次開設「武舉考試」。武舉考試,顧名思義,就是選拔有武藝的人,比如騎馬、射箭等,還要有軍事謀略,比如考兵法。

歷史上武科舉一共進行過大約五百次,武科宴也因鄉試和殿試的區別,分為鷹揚宴和會武宴。

「鷹揚宴」,一般在武科鄉試揭曉之後的第二日舉辦。「鷹揚」,威武如雄鷹飛揚之意,既是對新科武舉人的激勵,也是考官們的自詡。

會武宴,是指在武科殿試發榜之後,為武科新進士舉辦的慶祝宴會。宴會賞武狀元盔甲、腰刀等,另外賞諸武進士金銀財寶。武科學子相會,在飲酒祝賀的同時,或切磋交流武藝,或現場表演武術,可謂群英聚會。但參加武科者都是練武之人,重武輕文,因此描寫鷹揚,會武宴場面的詩詞流傳甚少。

會武宴的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清朝,自鴉片戰爭以後,面對西方列強的船堅利炮,凸顯出武舉人才與現代世界脫節。

隨著西學東漸和學校教育的崛起,科舉制度漸漸衰落。到了光緒三十一年,即1905年,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正式宣告廢除。

縱觀古今,「謝師宴」不盡相同,但都是在感念師生情,表達對考生能力的認可和激勵。

往下看更多文章

劉安一人得道 四周「雞犬升天」同受惠

2024年05月03日 20:00

成語「雞犬升天」全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劉安 (網上圖片)

劉安 (網上圖片)

傳説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對於煉丹修道非常熱衷,總是夢想得道成仙。有一天,有八位老人前來淮南王府前,要求劉安前來接見。門吏看到他們一個個老態龍鍾,於是説道:「你們八位老得連走路都困難,對我們王爺有何用處呢?」

一個老人説:「既然他不歡喜老人,我們就變年輕一些吧!」話剛説完,八個老人居然轉眼間都變成了十四五歲的少年,滿頭黑髮,臉如滿月。門吏看後非常震驚,慌忙奔進堂去報告劉安。劉安聽完,知道來者不是凡人,連忙出門隆重迎接。

自此以後,劉安把他們稱為八公,將他們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待若上賓。那八公果然有通天的本領,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無所不能。他們得知劉安一心想得道成仙,於是向他傳授丹經,並願意為他煉製仙丹靈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料就在劉安專心致志等待仙丹煉成,吞服昇天之際,發生了一件事。原來,劉安有個兒子叫劉遷。他平日尤其喜歡舞槍弄棒,自以為劍術超羣。他聽説郎中雷被劍術非凡,非要拉住他和自己比武。雷被無可奈何,不得不奉陪,不曾想利劍無情,誤傷了劉遷。劉遷怒不可遏,由此不歡而散。雷被擔心劉遷對他報復,便向淮南王劉安提出請求,指派他去抗擊匈奴,指望以此避開劉遷。劉安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並未答應。雷被更加恐懼,於是來了個先發制人,上書朝廷,控告劉安不允許他去抗擊匈奴。這在當時可是個大罪名,還好劉安是當時皇上漢武帝的堂叔,才只被削除兩個縣的封地而已。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這回,劉安真的對雷被懷恨在心了。雷被心想,與其整日擔驚受怕,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人聯名誣告劉安謀反。這回,漢武帝只好派人前去把劉安捉拿歸案。劉安得知此事,很快叫來八公商量對策。八公笑着對劉安説道:「這是王爺功德圓滿,上天要召喚王爺去了。」之後就讓劉安服下早已煉製好的靈丹仙藥。頓時,劉安只感覺身子飄飄忽忽,身輕如燕,跟着八公升天去了。王府庭院內,八公煉丹的藥爐還遺留在那裏,四周地上還散着幾顆靈丹仙藥,雞犬們圍攏着又啄又舔,結果也全部跟着升了天。

淮南王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僅僅只是神話傳説,真實的情況卻是淮南王劉安因謀反敗露不得已而自殺。但後世以「雞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勢,跟他有關係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