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通關、不通關,還是通不了關?

博客文章

香港通關、不通關,還是通不了關?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香港通關、不通關,還是通不了關?

2022年07月25日 14:27 最後更新:14:45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香港市民被第五波疫情折騰仍心有餘悸,新一波的疫情正不急不慢地再次來襲。

更多相片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董事

香港市民被第五波疫情折騰仍心有餘悸,新一波的疫情正不急不慢地再次來襲。

新特首施政三大理念之一,“以結果為目標”,現在正當其時實踐這一理念,讓市民看到李先生帶領的是一個有為政府。

而與內地通關,香港的專家們已經放棄內地“動態清零”為目標,因為香港新一輪疫情的感染源,已經遍佈各社區無法溯源,要“清零”有如登天一樣難上加難。

特區政府經歷了上半年的慘痛教訓,在對內、對外通關的決策仍在往返徘徊,有幾方面的問題,應考慮清楚。

據政府每天公佈的疫情,香港新增確疹個案,已經突破4千宗以上,預料仍未見頂,感染資料還會上升,可以說是疫情進入了新階段。

這波疫情會否如第五波一樣,讓香港輸得慘重嗎?這是許多市民的心中一問。

新特首施政三大理念之一,“以結果為目標”,現在正當其時實踐這一理念,讓市民看到李先生帶領的是一個有為政府。

無論執政者什麼理念,市民焦急地問,香港能否儘早通關?

還是先與海外通關,積累經驗再與內地通關?

簡言之,通關,既是目標,更是結果,是新一屆政府開門的第一道考驗。

達至通關,無非是兩種標準,

從專家的多次公開表態,比較容易達到的是,與海外通關,現在已縮短隔離時間,取消航班熔斷安排。

而與內地通關,香港的專家們已經放棄內地“動態清零”為目標,因為香港新一輪疫情的感染源,已經遍佈各社區無法溯源,要“清零”有如登天一樣難上加難。

而這一著行不通,將就一下爭取內地“寬容地”讓香港通關,這或許是現屆政府的打算。

如果真是如此,主動權顯然不在香港,而是在內地,因為內地對檢測標準的堅持,決定了“通關”的開放與落閘。

特區政府經歷了上半年的慘痛教訓,在對內、對外通關的決策仍在往返徘徊,有幾方面的問題,應考慮清楚。

一是政府必須走在疫情前面。

新一屆政府由醫學專家盧寵茂領軍,他是國際級肝膽專家,與上一屆政府主管的領軍人比較,信心更足,見識更豐富,操作更專業,這是我們打贏這場疫情的條件之一。

但抗疫不能只是靠一個局長、幾位專家,應該是整個政府和團隊,從現在起就要嚴正以待,厲兵秣馬,不要錯過遏止擴散的時機。

正如李家超特首所講,要將事情控制在萌芽之中。但近日我們看到,政府衛生部門對病毒在社區擴散溯源無所適從,有點重複了第五波疫情決策不快,溯源太慢的覆轍,如果不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更新科技手段,要打贏疫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二是設定清晰的控制疫情目標。

香港作為一個開放經濟體,便利人員往來對經濟民生都十分重要,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通關,都關乎香港的經濟發展與市民的生活福祉。

到底優先對外還是對內?做法完全不同,外國已經帶病毒開放口岸,而內地仍是嚴防死守。

北京、廣東或者澳門、新加坡,做法上都各有優劣,不能劃一而論,香港可以借鑒探索一條市民可以接受、對外交往可以大致暢順、對內地可以“馬馬虎虎”過得去的操作辦法,目的是維持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必要的條件,特別是與內地大灣區的人員來往,不能等也不能停下步伐。

當然,香港不能以國際經濟城市為名,成為內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缺口。

三是清楚告訴市民,如何合作遏制疫情。

政府團隊“七一”正式上任開後,面對市民強烈要求通關的呼聲,無可回避的第一責任人是衛生醫務局局長盧寵茂,盧既想借鑒內地“一碼通行”的做法,也想兼顧香港有別於內地法律、社情不同的特性,提出了搞安心出行程式實名制的紅黃綠碼。

很遺憾,言論一出科技官員則說現在不宜採用,政府主要官員也很快否決了這一提議。

更讓人不理解的是,政務司長本應是防疫工作的總協調,但偏偏是他與立法會議員交流時,以“十畫未有一撇”縮得更快。

兩天后峰迴路轉。科技局孫東局長卻指明年3月電信公司就要實行電話卡實名制,到時防疫程式也就可實名制。

看來,盧局長要推動的實名制並非“十畫未有一撇”,而是要等電信公司落實這一政策,政府只是不想背實名制破壞私隱這個“駡名”而已。

客觀而言,“一碼通行”是防疫抗疫的科技突破,仍以程式主導的思維,是無法解決新問題。

用與不用,不是盧局長個人的喜好,更不是電信公司推新策,而是要政府作出政治決定,否則香港的防疫繼續慢十拍。

四是要正面發放資訊指引市民。

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防疫工作,成立了新的防疫專家顧問團,為決策科學化和專業化提供意見,這是香港民主決策的傳統。

近期本港確診個案出現反彈,抗疫形勢進入新階段,但專家各有各說法,讓市民感到資訊混亂,不利上下團結一致打好抗疫這場仗。

正如盧局長所言,發放資訊很重要。

新一屆政府在制定政策時,不能單純考慮外國的理論和做法,也要考慮本港的狀況以及醫療體系承受能力,經溝通後有系統地統一發佈資訊,避免社會無所適從。

五是探索在港舉辦大型活動並累積防疫經驗。

此前我曾寫文指,香港封關三年,失去了最引以為傲的經濟競爭力。

據政府消息,11月初本港舉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有機會允許抵港者“有條件免檢疫”入境,由酒店檢疫改為醫學監察,其間須配合“黃碼”限制其進入高風險場所。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防疫嘗試,也是重新恢復香港對內對外交往的信心。

只要各方合力,謹慎操作,在全力壓低本地個案數的同時,逐步放寬海外旅客檢疫措施,最大限度減少對各方的影響,或許香港創新出一套兼顧市民健康和經濟發展的防疫辦法。

通關是各方期待,也是對新一屆政府的考驗。“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履職諾言,就在當下。




簡思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李家超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從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看區域競合關係

2024年04月22日 14:33 最後更新:14:42

 

作者:周春玲,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高昇基金執行主席

新加坡總理公署4月15日發表聲明說,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的議員一致支持黃循財擔任新總理。

新總理將於5月15日20時在新加坡總統府宣誓就職。接棒總理的是51歲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

70後的黃循財,2011年才進入新加坡政壇。他並非出身政治世家,曾任李顯龍總理私人秘書。

黃循財原本知名度不高,歷任過文化部、教育部、國家發展部、財政部等不同職位,曾任新加坡抗擊新冠疫情工作組負責人,在新冠疫情期間被普遍認為抗疫有功,擊敗了當時聲量高的貿工部長陳振聲、交通部長王乙康等人,成為接班黑馬。

「新加坡攜手前進」報告

2022年中,以黃循財為首的新加坡人民行動黨第四代領導團隊啓動「新加坡攜手前進」(Forward Singapore)運動。

啟動大會上,黃循財曾表示這一運動的目標是「更新社會契約,讓新加坡社會和制度惠及多數人、珍視擁有不同才能者,並給予所有人向上流動的機會。」

一年內,有20多萬名新加坡國民向政府提出意見。

2023年10月,人民行動黨公佈了長達177頁的「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中期報告——題為「建設我們共同的未來」(Building Our Shared Future),全面勾勒了新加坡面臨的挑戰與機遇,還提出了涉及教育、就業等方面的七大改變。

這一報告有助於我們瞭解黃循財團隊的施政思路。

從報告釐定的挑戰,看香港與新加坡的合作空間

報告釐定了新加坡面臨的挑戰來自內外部。

總結而言包括:第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在導致新加坡等小國的發展環境變得更加不友善。

第二,科技進步導致現有工作變得過時。

第三,不平等加劇和社會流動性放緩已經導致許多發達國家社會分裂,並將在新加坡社會產生類似的壓力。

第四,新加坡人口迅速老齡化,土地和勞動力有限。

第五,在處理上述挑戰的同時,必須實現減排目標。

從這一章節來看,新加坡似乎與香港面臨諸多類似的挑戰,這些挑戰來自地緣政治、技術發展、社會結構的改變。

既然兩地面對的挑戰有相通之處,那就一定會有深化合作以克服挑戰的機會。
這些機會舉例而言,包括第一,共同構建數字化貿易平台、維護區域供應鏈安全穩定。

第二,共同制定數字經濟領域亞太標準,迎接web 3.0發展機遇。

第三,加強跨境金融監管,共同維護股票債券和金融衍生品市場繁榮穩定。

第四,合作開拓東南亞及中國內地市場,發展銀髮經濟和生物醫藥產業。

第五,探索碳交易市場互聯互通,在綠色債券、碳排放標準制定上互相配合,服務全球氣候治理。

從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看區域競合關係

在思考新加坡當前整體定位時,人民行動黨領導層使用的表述原文如下:「我國雖然比過去更加發達,但始終是小國寡民,也因此有許多脆弱之處。當我們陷入困境時,其他國家沒有義務伸出援手。因此,我們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抵擋風雨,齊心協力,共創未來。」

可見,黃循財為代表的新的領導團隊對新加坡的定位延續了李光耀時期的思路,即在大國的交鋒中求生存並謀求發展利益。

上年10月,黃循財在華盛頓出席智庫對話會時表示「中美競爭不是一場零和競賽——不是一方獲勝,另一方失敗。世界足夠大,容得下美國和中國,兩國可以共存、共同發展。中美關係既有競爭的因素,也有許多建設性接觸的因素。」

對中國,黃曾表態繼續期望中國為地區可持續發展和穩定發揮重要作用,歡迎並支持中方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係協定》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

新方希望和中國一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維護世貿組織規則,維護公平、開放、包容的合作框架。

對美國,黃循財也曾表態「珍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存在,希望繼續發展包括防務在內的新美雙邊夥伴關係(新加坡已經從美國購買了F-35戰鬥機,這是作為美國重要防務夥伴的標誌之一)。

此外,黃循財的另一個特點是,他更願意強調新加坡作為東盟領導者的角色,希望代表東盟開展對外政治經濟活動。

他本人曾多次在採訪中強調,「從新加坡和東南亞所有國家的角度來看,美國一直是我們的好朋友。而中國現在也是東南亞所有國家的好朋友。我們希望與這兩個國家都成為朋友。畢竟,最好的朋友應該不止一個」。

早在2017年6月,黃循財也曾在新加坡參與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的活動,當時他正擔任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

同樣也是站在東盟立場上,提出了東盟與香港通過自貿協定建立更緊密經貿聯繫的積極意義。「東盟是香港第二大交易夥伴,新加坡非常樂於協助促進香港與東盟的關係」。

香港社會各界都要把握時機積極作為

新加坡既是香港第五大貿易夥伴,也是香港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競爭者,特別是在貿易、航運服務等領域。

香港社會各界都有必要充分了解新加坡新執政團隊的施政思路,爭取在其權力交接期積極作為,與新的班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