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前港澳辦主任廖暉之父 人稱「僑胞知音」廖承志

歷史長河

前港澳辦主任廖暉之父  人稱「僑胞知音」廖承志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前港澳辦主任廖暉之父 人稱「僑胞知音」廖承志

2023年09月01日 10:00

廖暉的大名經常出現在香港的報章之上,原來其父是人稱「僑胞知音」廖承志 (1908年9月至1983年6月)。承志之名殊不簡單,其父仍孫中山重要戰友廖仲愷,母為中國婦女運動先驅的何香凝,其胞姐亦是民主革命時期傑出的共產黨員廖夢醒,可謂革命世家。

廖承志是廣東惠陽人,對家鄉廣東滿懷深情厚誼,1925年參加廣州學生運動和沙基反帝遊行示威。抗戰期間廖承志到香港組織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並參加中共廣東省委的工作。新中國成立後,參加僑務領導工作,經常到廣東了解僑情,創辦華僑大學,為落實黨的僑務政策盡心盡力。

中英談判期間,香港各界名人訪京,獲廖承志(前排中)接見。

中英談判期間,香港各界名人訪京,獲廖承志(前排中)接見。

1937年9月至10月間,中共中央決定在香港建立辦事處,希望以香港為陣地,擴大對當地民眾和海外華僑的抗日宣傳,加強對國民黨民主人士、港澳著名人士、愛國華僑領袖及國際友人的統戰工作。

廖承志本人精通多國語言,海外聯系廣,社交能力強,由他負責香港方面工作有許多優越條件。在安排廖承志赴港建立辦事處時,毛澤東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小廖,統戰工作很重要,政策性很強,你在國民黨那邊有許多朋友,你要團結左派,爭取中間派,擴大統一戰線,推動抗日救國運動。」在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以下簡稱「港八辦」)建立和活動過程中,廖承志對「港八辦」的具體籌建、募集抗戰物資、抗日救亡宣傳、與僑胞建立統一戰線等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舊址 (資料圖片)

八路軍香港辦事處舊址 (資料圖片)

廖承志重視抗日武裝的建立和發展。當日軍大舉進攻廣東的消息傳來時,廖承志提出要在東江地區進行遊擊戰,不進行抗日就是「天誅地滅」。1938年10月13日,日軍已經在大亞灣登陸後的第二天,廖承志召集中共香港市委書記吳有恒和中共香港海員工委書記曾生開會,提出由於國民黨軍隊缺乏堅決抗戰的鬥志,東江地區很快就會淪陷,要從香港抽調一批得力幹部去東江地區開展敵後遊擊戰爭,開辟抗日根據地。

在討論到應該由誰帶隊出征時,曾生和吳有恒互不相讓,廖承志從便於工作考慮決定派曾生,並從香港、澳門的750名共產黨員中,緊急選調200名黨員以「惠寶臨時工作委員會」的名義到惠陽一帶開展遊擊戰爭。後來,這支隊伍在戰鬥中不斷壯大,發展成為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

當時缺乏軍事幹部,廖承志便委派懂軍事的鄭天寶去總隊擔任參謀長。這支抗日部隊的夥食和其他費用,也均由廖承志、吳有恒他們在香港籌措。這支武裝隊伍逐步發展成為擁有1.1萬餘人的部隊。根據黨中央的指示,1943年12月,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將番號改為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這支隊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與廖承志的指導、支持和幫助是分不開的。

廖承志對廣東南路地區的抗日鬥爭也十分關注,他通過與張炎的統戰關系,幫助張炎建立起抗日武裝,為我黨在粵西一帶開展抗日遊擊戰爭打下了基礎。同時,「珠江縱隊」的建立與廖承志的支持和幫助也有很大關系。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隊員於戰時所用的槍彈 (資料圖片)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隊員於戰時所用的槍彈 (資料圖片)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很快淪陷,大批愛國民主人士和知名文化人士滯留在港,安全無法得到保障。

周恩來曾兩次致電廖承志:要不惜任何代價,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搶救這批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精英。「港八辦」開始了一場「秘密大營救」。廖承志一面迅速召集中共在香港的各方面負責人開會,研究營救計劃;另一方面,與東江遊擊隊負責人曾生取得聯系,請他們快速組織一支別動隊到九龍和港島協助完成營救任務。

廖承志之母何香凝也是一位藝術家。圖為2003年,董建華出席何香凝藝術精品展。(資料圖片)

廖承志之母何香凝也是一位藝術家。圖為2003年,董建華出席何香凝藝術精品展。(資料圖片)

「港八辦」抽調幹部骨幹分批帶領愛國人士闖過日軍哨卡和海上封鎖,通過敵偽頑區的盤查和土匪的攔截,克服重重困難,成功脫離香港險境。在營救出港的800多人中,不僅有著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如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茅盾、夏衍、沙千里、胡繩、梁漱溟等300多人,還有包括被日軍關押在集中營的英軍官兵和英、印、荷、比等國僑民近百名,以及國民黨駐港代表海軍少將陳策,國民黨高級官員余漢謀、吳鐵城等人的多位家屬。大營救極大地增強了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任與信心,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這是「港八辦」在香港的最後一次重大行動,任務完成後,辦事處的成員陸續撤離香港,但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並沒有就此結束自己的抗日工作,他們繼續奮戰在祖國的各個地方,為民族解放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Tags:

澳門日本

往下看更多文章

劉安一人得道 四周「雞犬升天」同受惠

2024年05月03日 20:00

成語「雞犬升天」全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出自漢•王充《論衡•道虛》:「王遂得道,舉家昇天,畜產皆仙,犬吠於天上,雞鳴於雲中。」

劉安 (網上圖片)

劉安 (網上圖片)

傳説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對於煉丹修道非常熱衷,總是夢想得道成仙。有一天,有八位老人前來淮南王府前,要求劉安前來接見。門吏看到他們一個個老態龍鍾,於是説道:「你們八位老得連走路都困難,對我們王爺有何用處呢?」

一個老人説:「既然他不歡喜老人,我們就變年輕一些吧!」話剛説完,八個老人居然轉眼間都變成了十四五歲的少年,滿頭黑髮,臉如滿月。門吏看後非常震驚,慌忙奔進堂去報告劉安。劉安聽完,知道來者不是凡人,連忙出門隆重迎接。

自此以後,劉安把他們稱為八公,將他們安排在思仙台中居住,待若上賓。那八公果然有通天的本領,騰雲駕霧,呼風喚雨,點石成金,無所不能。他們得知劉安一心想得道成仙,於是向他傳授丹經,並願意為他煉製仙丹靈藥。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不料就在劉安專心致志等待仙丹煉成,吞服昇天之際,發生了一件事。原來,劉安有個兒子叫劉遷。他平日尤其喜歡舞槍弄棒,自以為劍術超羣。他聽説郎中雷被劍術非凡,非要拉住他和自己比武。雷被無可奈何,不得不奉陪,不曾想利劍無情,誤傷了劉遷。劉遷怒不可遏,由此不歡而散。雷被擔心劉遷對他報復,便向淮南王劉安提出請求,指派他去抗擊匈奴,指望以此避開劉遷。劉安不知道事情的原委,並未答應。雷被更加恐懼,於是來了個先發制人,上書朝廷,控告劉安不允許他去抗擊匈奴。這在當時可是個大罪名,還好劉安是當時皇上漢武帝的堂叔,才只被削除兩個縣的封地而已。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示意圖。(網上圖片)

這回,劉安真的對雷被懷恨在心了。雷被心想,與其整日擔驚受怕,倒不如一不做二不休,和人聯名誣告劉安謀反。這回,漢武帝只好派人前去把劉安捉拿歸案。劉安得知此事,很快叫來八公商量對策。八公笑着對劉安説道:「這是王爺功德圓滿,上天要召喚王爺去了。」之後就讓劉安服下早已煉製好的靈丹仙藥。頓時,劉安只感覺身子飄飄忽忽,身輕如燕,跟着八公升天去了。王府庭院內,八公煉丹的藥爐還遺留在那裏,四周地上還散着幾顆靈丹仙藥,雞犬們圍攏着又啄又舔,結果也全部跟着升了天。

淮南王劉安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僅僅只是神話傳説,真實的情況卻是淮南王劉安因謀反敗露不得已而自殺。但後世以「雞犬升天」比喻一人得勢,跟他有關係的人也由此得到好處,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