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汶川地震8周年 馬會捐10億工程相繼完工

政事

汶川地震8周年 馬會捐10億工程相繼完工
政事

政事

汶川地震8周年 馬會捐10億工程相繼完工

2016年05月11日 18:07 最後更新:21:38

2008年四川省發生黎克特8級大地震,導致超過8萬人死亡,500多萬人無家可歸,如今轉眼8周年。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率團訪汶川,今日見證打通映秀至臥龍303省道的開通儀式。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Ariel在儀式上遇上隨團到訪的馬會公司事務執行總監麥建華,講起當日汶川頹垣敗瓦,如今已全面重建,令人欣慰。不説不知,馬會是捐款大戶,香港援助汶川的100億中,有10億由馬會捐出。

馬會捐主要援建七個項目,工程已相繼竣工。七個援建項目都是學校和醫院,涵蓋重災區不同階層、年紀群眾,讓他們對未來重燃希望,繼續發揮潛能。

麥建華提到,其中一個項目建設四川香港馬會奧林匹克運動學校,是首個結合運動員培訓和學校教育的運動學校,改善以往退役運動員因為文化程度低,難以謀生發展的問題。

另外馬會支持四川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籌備興建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更是全國第一所針對自然災難進行「防災、減災、災後重建」研究的最高學府。

Ariel在現場所見,汶川當地人民,對香港、特區政府和馬會這些主要捐款者,都表達濃厚感激之情。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生產力局推動搞「智能微工廠」 因地制宜 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年05月06日 19:38 最後更新:19:47

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新質生產力」成為重點關鍵詞。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界定自己是新型研發機構,要在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力爭上游。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話,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包含創新、高品質、緑色、人才4個元素,要在這幾方面尋求突破。推動香港創新發展之餘,亦為國家作出貢獻。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

生產力局主席陳祖恒。

陳祖恒以生產力局大力推動的「智能生產線」為例,政府在2022年建議透過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更多智能生產線在港設立,目標是將智能生產線由當時約30條增至2027年超過130條。陳祖恒話,如今已發展了76條智能生產線,未來很有機會達標。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左)。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左)。

生產力局總裁畢堅文就提到「智能微工廠」。畢堅文話,香港受限於土地面積有限和生產成本較高,香港工業發展,需要通過新模式,實現持續增長,因此「智能微工廠」(Micro factory)」的新概念,將成為香港工業發展的主流方向。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介紹紡織業的「智能微工廠」,可以由一條線織出一件衫,做小批量產品。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介紹紡織業的「智能微工廠」,可以由一條線織出一件衫,做小批量產品。

畢堅文話,香港土地有限人工較貴,企業要發揮科創優勢,發展高端精細的產品製造,做小批量、客製化產品,並大大降低庫存。

生產力局介紹「智能微工廠」的概念。

生產力局介紹「智能微工廠」的概念。

「智能微工廠」是採用先進的智能生產技術和系統,來實現高度靈活的生產方式,提升空間使用效率,形成智能空間。「微工廠」將會充分利用生產力局開發的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科技,及有關智能生產項目的經驗及技術,包括生產力局設計的「貓頭鷹」生產線與及「天工開物」多用途工業人工智能應用平臺,為本地工業發展香港特色的「智慧微工廠」。

生產力局發展「智能微工廠」概念,的確有因地制宜去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念。

生產力局介紹各方面的成果,如政府撥款只佔生產力局收入的22%(下左2方格)。

生產力局介紹各方面的成果,如政府撥款只佔生產力局收入的22%(下左2方格)。

順帶一提,如今政府撥款只佔生產力局收入的22%,他們透過向企業提供顧問等服務,不斷增加收入,正在打出一條新道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