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為甚麼中日戰爭英譯 Sino-Japanese War

歷史長河

為甚麼中日戰爭英譯 Sino-Japanese War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為甚麼中日戰爭英譯 Sino-Japanese War

2022年11月18日 10:00 最後更新:11月23日 00:22

讀近代中國歷史,由於牽涉到西方國家,所以經常會有翻譯上的問題。舉比較有名的歷史名辭如中日甲午戰爭(日方稱作「日清戰爭」)、中國抗日戰爭等等,英語會翻譯為Sino-Japanese War(或First Sino-Japanese War)、Second Sino-Japanese War,大大有別於中文。另外,既然是翻譯為英文,為何不採用Chinese-Japanese War或China-Japan War呢?

1681年(康熙26年)柏應理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中國賢哲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網上圖片)

1681年(康熙26年)柏應理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中國賢哲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網上圖片)

有時候對於歷史事件的命名,在歷史學家來說是一大挑戰,如何在短短數字即可概括整件事件,達至提綱挈領的作用呢?言歸正傳,關於中國歷史重要事件的翻譯,在西方又稱為漢學。談及近代漢學研究,在歐洲可以分成三個時期。第一是元代的「遊記時期」,主要是記下中國的文化趣聞等,代表作有《馬可波羅遊記》。這段時間對於內容的審查並不嚴緊,因此最近有研究指出該遊記隻字未提及儒家或孔子,馬可波羅有可能未真正到訪中國。第二是16世紀初的「傳教士漢學時期」。這段時期明朝採取閉關自守政策,但少數傳教士叩關成功,如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及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他們學習漢語、研究漢學,建立起中西方文化交流橋樑。他們往往選擇常駐中國,一方面把西學翻譯成中文傳入中國,一方面把漢學及中國經典著作翻譯成外國語傳回歐洲。由於他們傳教士的身份,所以多把中國文化與自身基督教信仰混為一談。第三時期在近代二百年間發生,漢學在歐洲的大學與政府的支持下得到長促發展,出現英文漢學「Sinology」。

更多相片
1681年(康熙26年)柏應理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中國賢哲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網上圖片)

讀近代中國歷史,由於牽涉到西方國家,所以經常會有翻譯上的問題。舉比較有名的歷史名辭如中日甲午戰爭(日方稱作「日清戰爭」)、中國抗日戰爭等等,英語會翻譯為Sino-Japanese War(或First Sino-Japanese War)、Second Sino-Japanese War,大大有別於中文。另外,既然是翻譯為英文,為何不採用Chinese-Japanese War或China-Japan War呢?

鴉片戰爭在英方稱為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一定程度上反映英方認為戰爭的成因是文化戰而非鴉片之戰。(網上圖片)

有時候對於歷史事件的命名,在歷史學家來說是一大挑戰,如何在短短數字即可概括整件事件,達至提綱挈領的作用呢?言歸正傳,關於中國歷史重要事件的翻譯,在西方又稱為漢學。談及近代漢學研究,在歐洲可以分成三個時期。第一是元代的「遊記時期」,主要是記下中國的文化趣聞等,代表作有《馬可波羅遊記》。這段時間對於內容的審查並不嚴緊,因此最近有研究指出該遊記隻字未提及儒家或孔子,馬可波羅有可能未真正到訪中國。第二是16世紀初的「傳教士漢學時期」。這段時期明朝採取閉關自守政策,但少數傳教士叩關成功,如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 1543-1607)及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他們學習漢語、研究漢學,建立起中西方文化交流橋樑。他們往往選擇常駐中國,一方面把西學翻譯成中文傳入中國,一方面把漢學及中國經典著作翻譯成外國語傳回歐洲。由於他們傳教士的身份,所以多把中國文化與自身基督教信仰混為一談。第三時期在近代二百年間發生,漢學在歐洲的大學與政府的支持下得到長促發展,出現英文漢學「Sinology」。

1883-1885年中法之戰Sino-French War (網上圖片)

漢學「Sinology」屬於英語中的借來用字,由「Sino-」及「-logy」兩部分所組成,如「Sino-」這一詞根代表「中國的、中國人的、漢語的」,源先於拉丁文的「sinae」,也就是現代英文所說的「China」,其詞源於「秦朝」(221-206 B.C.)。而字尾「-logy」源自於希臘語,表示「研究、探索、學說」。歐洲學術界有重視拉丁文的傳統,如1681年(康熙26年)柏應理(Philippus Couplet, 1623-1693)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中國賢哲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目前流傳中日甲午海戰的宣傳漫畫多為日方製作,旨在向西方世界展示日方是文明人而清方是野蠻人之感。(網上圖片)

由於明未清初中國較少跟西方世界打交道,所以首場大戰已經是1839-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此次戰爭英文翻譯為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Anglo」也是拉丁文,有英方(English)的含意,在香港多見於英文中學Anglo-Chinese school,如聖若瑟英文中學St. Joseph's Anglo-Chinese School、雅各英文中學James Anglo Chinese school等等。不過在近年學術界較多認為戰爭爆發的成因在於鴉片為中國帶來的毒害,所以開始較多採用The First Opium War。

中英聯合聲明的文本是「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網上圖片)

Sino-用於翻譯中國與XX國的戰爭,以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Sino-French War)較為有名。因為這場戰爭既是對於洋務運動(1861-1895年)的一大考驗,同時該戰使中國失去越南朝貢國,在歷史上屬於重要大事。隨後的大戰,是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海戰。此戰在中方、日方、韓方以及西方社會皆有不同的表述。對於中方來說,因為戰爭爆發的年份是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對於日方來說,因為以日本為首,加上日方認為對手為滿清政府,所以稱日清戰爭。至於韓方,因為當時的朝鮮王朝更加偏向清朝一方,所以稱清日戰爭。而在英語世界和國際上的大多數場合,通稱第一次中日戰爭(First Sino-Japanese War),這是因為「Sino」有「China」的含意。而「First」一字為後來加上的,以與隨後的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作出分別。而後者也被稱作(Second Sino-Japanese War),可見西方治學態度之嚴緊。

鴉片戰爭在英方稱為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一定程度上反映英方認為戰爭的成因是文化戰而非鴉片之戰。(網上圖片)

鴉片戰爭在英方稱為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一定程度上反映英方認為戰爭的成因是文化戰而非鴉片之戰。(網上圖片)

漢學「Sinology」屬於英語中的借來用字,由「Sino-」及「-logy」兩部分所組成,如「Sino-」這一詞根代表「中國的、中國人的、漢語的」,源先於拉丁文的「sinae」,也就是現代英文所說的「China」,其詞源於「秦朝」(221-206 B.C.)。而字尾「-logy」源自於希臘語,表示「研究、探索、學說」。歐洲學術界有重視拉丁文的傳統,如1681年(康熙26年)柏應理(Philippus Couplet, 1623-1693)在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中國賢哲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1883-1885年中法之戰Sino-French War (網上圖片)

1883-1885年中法之戰Sino-French War (網上圖片)

由於明未清初中國較少跟西方世界打交道,所以首場大戰已經是1839-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此次戰爭英文翻譯為The First Anglo-Chinese War,「Anglo」也是拉丁文,有英方(English)的含意,在香港多見於英文中學Anglo-Chinese school,如聖若瑟英文中學St. Joseph's Anglo-Chinese School、雅各英文中學James Anglo Chinese school等等。不過在近年學術界較多認為戰爭爆發的成因在於鴉片為中國帶來的毒害,所以開始較多採用The First Opium War。

目前流傳中日甲午海戰的宣傳漫畫多為日方製作,旨在向西方世界展示日方是文明人而清方是野蠻人之感。(網上圖片)

目前流傳中日甲午海戰的宣傳漫畫多為日方製作,旨在向西方世界展示日方是文明人而清方是野蠻人之感。(網上圖片)

Sino-用於翻譯中國與XX國的戰爭,以1883-1885年的中法戰爭(Sino-French War)較為有名。因為這場戰爭既是對於洋務運動(1861-1895年)的一大考驗,同時該戰使中國失去越南朝貢國,在歷史上屬於重要大事。隨後的大戰,是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海戰。此戰在中方、日方、韓方以及西方社會皆有不同的表述。對於中方來說,因為戰爭爆發的年份是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按照中國傳統的干支紀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對於日方來說,因為以日本為首,加上日方認為對手為滿清政府,所以稱日清戰爭。至於韓方,因為當時的朝鮮王朝更加偏向清朝一方,所以稱清日戰爭。而在英語世界和國際上的大多數場合,通稱第一次中日戰爭(First Sino-Japanese War),這是因為「Sino」有「China」的含意。而「First」一字為後來加上的,以與隨後的中國抗日戰爭(1937-1945)作出分別。而後者也被稱作(Second Sino-Japanese War),可見西方治學態度之嚴緊。

中英聯合聲明的文本是「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網上圖片)

中英聯合聲明的文本是「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網上圖片)

以「Sino」代表中方也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該聲明全名為「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可見在全寫中是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但簡稱如中英聯合聯絡小組 (Sino-British Joint Liaison Group)便不同了。不過近年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已開始採用以中方為中心的英譯方式,如中美關係Sino-American relations又稱U.S.-China Relations等等。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牧童談治國 只要去除「害群之馬」

2024年04月29日 20:00

「害群之馬」是很常見的成語,意思也簡單直接,但大家能說出它的出處嗎?「害群之馬」出自《莊子•雜篇•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

有一次,黃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見賢人大隗。黃帝一行人來到襄城原野時,迷失了方向。這時,黃帝一行人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他們就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嗎?」孩子說:「當然知道了。」黃帝說:「那麼你知道大隗住在哪裡嗎?」 孩子說:「知道。」

一群馬 (網上圖片)

一群馬 (網上圖片)

黃帝說:「你這孩子真讓人吃驚,你不但知道具茨山的位置,還知道大隗住在哪裡。那麼我問你,你是否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呢?」孩子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在野外遊走一樣,只管前行,不要把政事搞得太複雜。我前幾年在塵世間遊歷,常患頭昏眼花的毛病。有一位長者教導我說:你要乘著陽光之車,在襄城的原野上遨遊,忘掉塵世上的一切。現在我的毛病已經好了,我又要開始在茫茫塵世之外暢遊。治理天下也應當像這樣,我想用不著我來說甚麼。」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黃帝說:「治理天下,確實不是你的事情,可是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向你請教究竟怎樣能治理好天下?」牧童不肯回答,黃帝又問,牧童只好說:「治理天下,就像我放馬一樣,只要能祛除妨害馬兒自然成長、繁衍的東西就足夠了。」黃帝大受啟發,稱牧童為天師,再三拜謝牧童,方才離開。

牧童 (網上圖片)

牧童 (網上圖片)

害群之馬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群體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人群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協和容忍的基礎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管理者是否懂得害群之馬的危害,並且在日常中加以抑制,直接關係到群體的生死存亡。成語告訴人們,對於有損國家、集體、人民利益的團體或個人,要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以免給國家、集體人民造成更大的損失。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