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擊落中國氣球,做得對!
中美關係並沒有因為氣球事件而削弱——美國總統拜登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稱︰「我們已經向中國明確表示了我們要怎麼做。他們理解我們的立場。我們不會退縮。」美方「在合適的時候」擊落這疑為「間諜」的氣球。

AP圖片
中方聲稱氣球是「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因為偏離預定航向,誤入美國領空,結果「美方執意動用武力」,如此舉措「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
拜登補充「我們做了正確的事情,這不是(兩國關係)削弱或加強的問題——這是現實」,這才是可圈可點。現實上,中美已缺乏最基本互信,氣球是否飄過來,對雙方關係不構成「加強」或「判弱」。當然,事件之中有人做了「不正確」的事,就是單方宣佈推遲美訪華的國務卿布林肯——中方很不留情面馬上反駁,從頭到尾,北京沒有為他安排行程。
美國未有糾正對華態度的錯誤,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布林肯將在適當的時候將尋求重新安排被推遲的訪華行程」,只不過,「華盛頓和北京尚未就重新安排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的問題進行溝通。」看得出美方急切需要與中國接觸,改善一下雙方處於友善低點的緊張,美國在經濟和貿易和美債,也有與中國合作的空間。
有意見認為,即使美方有些事可與中國商量,但美國是手握強牌,與此同時,布林肯訪華是要造成既成事實,讓拜登今日發表年度國情咨文演說,有題可借發揮,例如白宮已經在某程度上「擺平」了中國。可惜,布林肯沒有完成任務。
美國還有什麼牌打出來遏制中國?事前美國、日本、荷蘭聯手向中國禁運半導體設備;全面制裁華為,任何美企不得與之合作或交易;還有找印度來一起研發高端科技針對中國,包括軍工這一敏感板塊。美國科技牌還有嗎?總不能找FBI去上海、深圳拉人封舖吧?至於台海、南海的國際戰略行為已近軍事衝突臨界點,再玩就爆煲無疑。如此種種,布林肯說來華是為了搞「緩解」,咁都得?如果得的話,原因只有一個︰布林肯評估中國正處於弱勢!
中國有幾弱?一、科技不行,美國已經完全切斷中國的半導體供應;二、經濟不行,三年疫情令中國內需消費不振,在樓市泡沫壓力下,苦撐過日子;三、戰略形勢不利,美西方成功圍堵俄羅斯,連帶中國也捲入旋渦中;四、民心不穩,疫情引發民間自主抗議,「白紙運動」令共產黨政權的脆弱。
如是者,中國那麼弱,此時不去中國上門施壓,要求讓步更待何時?
中國處於美國的下風,其實錯得離譜,有關詳情這裡不展開了,有新聞你睇啦。我其實想說,好在美國及時發現氣球,又果斷將之擊落,否則,布林肯就真係「吊吊揈」,慘過個中國氣球。
你會問,美國高層又怎會如此輕率錯估形勢?我只好測猜︰布林肯籌謀對華戰略大計時,搵咗AI聊天機械人來做「沙盤推演」,所以被什麼中國弱勢,中美緩和等等「高級廢話」誤導。
當然,我也可以猜測,錯不在國務卿,而係佢身邊馬仔平時都用ChatGPT使功課,大家傾下傾下,由搞「大龍鳳」變成搞出「一鑊粥」。有無道理呢,你話?一笑。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