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刀切風險可控

博客文章

一刀切風險可控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刀切風險可控

2023年02月28日 21:23 最後更新:03月01日 09:14

特區政府決定全面放寬口罩令,市民無論是室內或室外都不需要戴口罩,香港正式全面復常。

尤記得2020年中,疫情初爆,當時請教一個衞生專家,他說明年中(2021年中)就可以除口罩。誰估到一拖就是3年。

特區政府研究放寬口罩令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一刀切全面開放,另一個是分階段執行,例如先放戶外後放戶內,或者一般的公共地方放寬,但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鐵等要載口罩,又或者在醫院或老人院等較高危地區仍強制戴口罩等等。政府最後選了最直接的方案,由3月1日起全面取消口罩令。

這是一個風險和機會平衡的估算,全面放寬口罩令的好處是本地市民的生活可以完全復常,來港旅客和商務人員免去了防疫政策的困擾。即使香港已免去了所有的防疾隔離措施,最近只剩下口罩令,但由於世界很多地方都都已不用戴口罩,旅客來香港要戴口罩,仍會感到不便。

至於全面放開的風險,是疫情較易散播。但政府的評估是新冠確診和相關的死亡的數字都已下降,全面放開會帶來的疫情散播的風險不高。放開的好處明顯大於風險。

政府最後要解決是在部分公共場所如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否仍要戴口罩。表面上看,地鐵人多擠逼,戴口罩有防止病毒傳播的好處。但現實是,如果大部分地方都不用戴口罩,只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上需要戴,市民和遊客就要時戴時不戴口罩,相當不便。兼且在執行上也有很大的困難,特別是對遊客而言,他們初來埗到,根本分不清什麼時候要戴口罩,什麼時候不用。遊客違規沒戴口罩,也很難執法,若嚴厲執法,就等於「倒自己米」。所以,要在地鐵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維持口罩令,看似理想,但實際行不通。政府在多方權衡之下,就決定一刀切取消口罩令,主要因為風險可控。

未來,無論是機構或者個人,如果擔心疫症傳播風險,只能自我保護。例如老人院或者醫院,如果疫情或者流感傳播風險較高時,可以要求進入者必需配戴口罩,這是機構的自主決定。

至於個人,我認識的一些朋友,至今並無確診,仍在高度自我防護。相信即使政府撤銷了口罩令,他們去公共場所例如乘搭地鐵時,也會戴好口罩,這是自我保護的措施,是出於個人的選擇。

目前全球經濟環境嚴峻,歐洲經濟極差,對內地和香港的出口造成很大的影響。而美國的經濟熱度仍高,對加息的預期繼續上升,在在對香的經濟有壓力。香港雖然已與內地全面通關,但往來人流仍未完全恢復。目前每日平均來往兩地的人流各有約15萬人次,只及正常時期的一半。所以,盡快全面復常,對本地旅遊消費行業,與世界商務往來,都有很大的幫助。全面解除口罩令,就是邁向全面復常的最後一步。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真正幫到市民的政策

2024年04月29日 18:57 最後更新:19:50

莫以善小而不為。有些政策看起來並不石破天驚,但細看真正幫到市民。

第一,公屋提前上樓計劃。特首李家超在參選的時候提出這個計劃,在2022年施政報告中落實。政府房屋政策其中一個基本思路是,要從各個方面提高公屋的供應,減低市民輪候的時間,除了加快覓地建屋外,如何提前讓已經建好的公屋上樓,亦是另一個務實的思考方向。以前政府建公屋是要等整個屋邨建好,所有配套設施齊全,才讓居民入伙。但按「公屋提前上樓計劃」,可以以分階段建屋的方式,即使配套設施未百分百齊備,在可接受的居住環境下,讓獲分配公屋的居民提早上樓。按計劃在2023年開始的5年,有12000個公屋單位可以提前3至18個月入伙,提早上樓,即每年平均有2400個公屋輪候家庭受惠。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近日指出,房屋署抓緊落實工作,首批2147個「公屋提前上樓計劃」的單位,在第一季完工,將可以配樓給居民入伙。首批完工單位座落於青衣長青邨及屯門業旺邨,例如長青邨5月就可以入伙,較預期提早了9個月。公屋提前入伙就可以讓輪候的居民直接受惠,何永賢對比輪候居民住劏房,每月租金可節省3000元,這2147個單位提早落成,可以讓受惠居民合共節省4900多萬租金。這些錢能放回基層市民的口袋,讓他們自己使用,有很大的意義。

這的確是政府改變一個政策,就讓市民直接受惠的好例子。由於市區的劏房租金可以貴至8000到1萬元,何永賢估計的公屋輪候戶每月可節省3000元的租金,已經是比較保守的估算,實際上居民可能節省更多。

回想舊日,香港大玩政治,議會經常拉布,拖遲批出工程撥款,就曾經令公屋落成延遲一年有多,其實就令輪候公屋的居民多付租金,直接受損,輪候公屋的市民因政治捱苦而不自知。如今香港的政治重回正軌,就令市民直接受惠。

第二,加快回收公屋。多年來香港經濟不斷改善,不少公屋戶已經搬到私樓,但是他們就沒有交回公屋單位,任由單位用來擺放雜物,這是對公共資源的極大浪費。如何回收濫用的公屋,亦成為本屆政府一個頭號關切的房屋問題。當局早前向88000個公屋住戶發出物業申報表,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近日指出,有450戶自動交回單位。政府會將申報表交予土地登記處,核對租戶有無擁有物業。

何永賢預計,今年度將會回收超過2300個濫用的公屋單位,較過去年均回收1300個更高,讓市民看到政府的決心。

香港公屋單位的建築成本平均92萬元,這個成本並未計入地價,粗略計入2000元一方呎地價,每個公屋單位的成本約150萬,回收2300個單位,政府就能節省34.5億元,今年較過去回收多1000個單位,就等於政府額外較過去節省15億元。政府要找地興建2300個單位相當困難,但只要努力回收,就可以提高公屋供應。

整體而言,香港土地缺乏、規劃時長,除了加快興建公屋單位之外,提早上樓、加大回收都是可以增加公屋供應的額外方法。

公務員作出努力,真正幫到市民,值得點讚。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