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議員珠海考察新能源公交 19座電動小巴本周到港路試

政事

3議員珠海考察新能源公交 19座電動小巴本周到港路試
政事

政事

3議員珠海考察新能源公交 19座電動小巴本周到港路試

2023年03月06日 15:59 最後更新:16:00

3位來自專業背景的立法會議員,包括創科界葛珮帆、工程師陳紹雄及城市規劃師林筱魯,聯同幾位資深工程師及科技專家成立的「智慧生活促進組」到珠海考察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了解電動巴士及氫能巴士的最新發展及運作情況。 

三位立法會議員到珠海考察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三位立法會議員到珠海考察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他們到了金灣區湖心路口汽車客運總站參觀巴士充電設施。站內有44個快速充電樁位,可為不同車廠製造的巴士「埋站」時充電。由於全是電動巴士,與香港的巴士總站比較,沒有廢氣及噪音問題。部份配備4個充電接口的18米車身巴士可用4支「充電槍」同時充電,巴士充滿電可以行走100公里左右。18米車在珠海正常路況下,一般的往返總站車程毋須叉滿電。 

更多相片
三位立法會議員到珠海考察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三位立法會議員到珠海考察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到訪格力鈦新能源公司。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到訪格力鈦新能源公司。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親歷電池試驗過程。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親歷電池試驗過程。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三位議員認為港府也應研究引入鈦酸鋰電池的可行性。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三位議員認為港府也應研究引入鈦酸鋰電池的可行性。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他們到了金灣區湖心路口汽車客運總站參觀巴士充電設施。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他們到了金灣區湖心路口汽車客運總站參觀巴士充電設施。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汽車客運總站內有44個快速充電樁位,可為不同車廠製造的巴士「埋站」時充電。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汽車客運總站內有44個快速充電樁位,可為不同車廠製造的巴士「埋站」時充電。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部份配備4個充電接口的18米車身巴士可用4支「充電槍」同時充電。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部份配備4個充電接口的18米車身巴士可用4支「充電槍」同時充電。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香港氣候藍圖2050。環境局圖片

香港氣候藍圖2050。環境局圖片

三位議員試乘了格力鈦特為香港製造的19座位電動小巴。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三位議員試乘了格力鈦特為香港製造的19座位電動小巴。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到訪格力鈦新能源公司。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到訪格力鈦新能源公司。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親歷電池試驗過程。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親歷電池試驗過程。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行程亦到訪格力鈦新能源公司,其鈦酸鋰電池價錢雖比其他略貴,但優點是充電快,耐溫,壽命可達30年,更安全高效。他們親歷電池試驗過程,電池受到針刺或切割後還保持在安全狀態。鈦酸鋰電池巴士在北京、哈爾濱、珠海等城市已投入運行,3位議員認為港府應研究引入的可行性。 他們亦試乘了格力鈦特為香港製造的19座位電動小巴,本星期將運到香港實地測試。 

三位議員認為港府也應研究引入鈦酸鋰電池的可行性。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三位議員認為港府也應研究引入鈦酸鋰電池的可行性。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他們到了金灣區湖心路口汽車客運總站參觀巴士充電設施。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他們到了金灣區湖心路口汽車客運總站參觀巴士充電設施。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葛珮帆認為今次考察讓她對內地新能源公交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她指香港近年電動公交發展一直都停留在研究及測試的狀態,未有全面落實。內地近年多個城市已使用氫能公交,但香港要至2050年才達致碳中和,在新能源運輸方面必須急起直追。 

汽車客運總站內有44個快速充電樁位,可為不同車廠製造的巴士「埋站」時充電。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汽車客運總站內有44個快速充電樁位,可為不同車廠製造的巴士「埋站」時充電。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部份配備4個充電接口的18米車身巴士可用4支「充電槍」同時充電。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部份配備4個充電接口的18米車身巴士可用4支「充電槍」同時充電。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陳紹雄表示,雖然港府也採用與珠海相似的補助和稅務優惠政策,但認為單靠資助是不足夠。珠海市意識到缺乏充電基礎設施是推動電車普及化的障擬,因此持續優化「車樁比例」,爭取在2025年全市電動車充電樁保有量達到4.7萬個。他亦指考察期間看到市區沿途有路邊充電樁,認為值得香港借鏡。

香港氣候藍圖2050。環境局圖片

香港氣候藍圖2050。環境局圖片

林筱魯以珠海市所見為例,認為內地城市做到政策全方位到位。就電動車生產、充電樁配置、公共交通電動化等範疇都有明確目標及政策扶持。香港須盡快制訂計畫、城市管理及屋宇建設標準,以北部都會區及中部水域填海作起步點,塑造香港為「21世紀碳中和城市典範」。

三位議員試乘了格力鈦特為香港製造的19座位電動小巴。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三位議員試乘了格力鈦特為香港製造的19座位電動小巴。葛珮帆議員辦事處圖片

消息指,政府計劃將俗稱「牛肉乾」的違例泊車定額罰款金額,由320元調高至400元。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陳紹雄表示,委員會下星期將討論有關題目,政府很快會提交文件,形容坊間的消息「雖不中亦不遠矣」。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政府新聞網資料圖片

陳紹雄在港台節目表示,任何加費都不會受歡迎,政府財赤、市民「荷包」亦都緊,有關費用超過30年未調整,現時適宜去討論調整,大家都預期會加價。他認為無論從通脹或公共服務收支平衡而言,加幅相對溫和,新加坡、倫敦和澳洲的相關收費是香港10倍。

對於超速等其他違反交通規則的罰款或增加約5成,陳紹雄表示,如果沒有阻嚇性措施,可能影響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和導致經濟損失,在一籃子考慮下,包括多年無加價和政府財赤等,形容勉強都要接受。

至於私家車停車收費咪錶,可能由每節2元上調至每節4元,陳紹雄表示,收費調整後仍比商用和公共停車場每小時收費低,認為當局要加強執法,防止咪錶位被長時間佔用。

對於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架構,由車輛淨重量改為以「額定功率」計,陳紹雄表示,電動車電車續航力技術不斷創新,改變計算方法是無可厚非,亦與時並進。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主任何志強在同一節目表示,「牛肉乾」多年未加,政府財赤下要加費是合理,但經濟環境差,期望加幅低一點,否則商用車司機百上加斤。

他又說,司機不想違例泊車,但現時泊車位不足,期望執法人員「抄牌」時更人性化,例如明知司機正在洗手間,可等多數分鐘。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