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三隧分流方案有誠意  

博客文章

三隧分流方案有誠意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三隧分流方案有誠意  

2023年03月23日 19:35 最後更新:20:04

政府公佈三隧分流方案,值得看看這個方案的前世今生。

新方案有些複雜,將會分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由8月2日開始,西隧私家車收費由75元減至到60元,東隧由25元增加至30元,紅隧由20元增至30元,的士一律收25元,這是所謂的「633方案」;第二階段是「不同時段不同收費方案」,預計今年內生效,星期一至星期六分三個時段收費。「繁忙時間」 即早上7時30分至10時15分,下午4時30分至晚上7時,私家車收費西隧60元,紅隧和東隧40元;「非繁忙時間」 由早上10時15分至下午4時30分,所有隧道統一收30元;「晚上至清晨時段」由晚上7時至翌日早上7時30分,所有隧道私家車統一收20元;星期日和公眾假期,所有隧道統一收費25元,晚上開始降至20元。

第二階段的分時段收費,甚至每條隧道的收費都略有不同,比較複雜,其實是吸納了各方意見的結果。回想2019年上屆政府提出三隧分流方案墮馬經驗,記憶猶新。在林鄭月娥當特首的年代,政府提出三隧分流方案,私家車西隧收費由70元減至50元,紅隧收費由20元增至40元,東隧收費由25元增至40元,可以稱為「544方案」。政府官員當時私下吹風,政府是抱著一個要解決回歸22年還未解決的老大難問題的心態,認為這個問題可以輕鬆解決。結果方案雁行折翼,社會上主要的批評是方案寓禁於徵,東隧和紅隧收費大幅增加,西隧也不便宜,無異罔顧民生。最後方案在反對聲中收回,也是上屆政府由強轉弱的分水嶺。

如今政府已回收西隧,推出新三隧分流方案,吸納了不少批評去改進,也是方案顯得比較複雜的原因。首階段的「633方案」,西隧和紅隧、東隧的收費仍有較大差距,紅隧、東隧收費加幅輕微,對市民的影響較小,對交通分流的其作用亦較細,可以說是一個適應期。在第二階段,繁忙時間變成「644方案」,由於紅隧和東隧的收費大增,特別是紅隧,由現時的20元倍增到40元,與西隧的收費只相差20元,會增加紅隧分流到西隧的作用。當然,分流的同時,車主會更痛。

第二階段的方案有兩個作用。一個是用不同隧道分流作用,另一個向非繁忙時間分流作用。非繁忙時間的分流和假日降低收費,等如有加有減,政府並非一面倒向使用者開刀,使用者可以選擇在早上7時30分前使用隧道,收費都是20元,比較便宜。另外,星期日和假日晚上,部分隧道收費亦有減價,車主有些優惠,心理會平衡一些。當然過去一直願意花貴價行西隧的車主,就可能要忍受較多車使用的結果了。

整體而言,三隧分流方案,尤其是第二階段,相信會一定程度可以起到將車流分到西隧的作用,可以減輕紅隧擠塞和相關九龍路段堵塞的狀況。較大的缺點是方案複雜,司機難以記清不同時段的收費。另外,也有意見認為商用車收費50元,比較昂貴,不過這些細節尚可調整。

新三隧分流方案相信不會像此前的方案一樣落筆打三更,對政府造成重大打擊。

盧永雄

Tags:

三隧分流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英教導我們人權標準

2024年04月26日 23:33 最後更新:04月27日 00:30

正當美國和英國仍然就香港23條立法喋喋不休之際,他們國內就出現了一道又一道的美麗風景線。

第一,美國校園的反戰浪潮。拜登政府被巴以戰爭搞到焦頭爛額頭,亟欲將注意力轉到烏克蘭戰場,到處質疑中國支援俄羅斯。可惜這個轉移注意力的政治操作不太成功,美國國內特別是大學校園之內,燃起了暴烈的反戰之火。最近一個星期,美國的名校爆發大規模的示威浪潮,大量學生不滿以色列在加沙的戰爭,導致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在校園內紮營抗議。由於美國國內猶太勢力強橫,策動政客連番向大學施壓,大學紛紛出招清場,結果就爆發一波又一波的衝突。這兩星期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開始,警方進入校園拘捕示威學生,導致數百個哥大的老師及教職員也出來抗議,要求釋放學生。

接著南加州大學都出現清場事件,洛杉磯警方在4月24日在南加校園逮捕了數十名示威者。據傳媒報道,數百個學生在校園抗議,其實相對和平,學生高舉寫著「自由巴勒斯坦」、「停火」和「沒有學費就沒有戰爭」等標語。到洛杉磯警方介入清場時,只有100多人留下,對抗場面亦不算激烈,沒有太多暴力發生,只有個別事件例如學生將一樽蒸餾水掟向警察防線,其餘抗議者基本上在示威過程保持和平。

當然,南加大的學生並沒有香港2019年校園示威那樣,示威者在大學製造數以千計的汽油彈,用汽油彈襲擊警方,並且用弓箭射擊警察。但美國的和平示威者照樣被警方拘捕。 

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曾經指香港的示威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現在這道美麗的風景線,就在美國全國大學校園遍地開花。美國警察火速清場,學校配合停止上實體課,全面改為上網課, 為何不見到美國有譴責「警暴」的聲音?如果套用美國同一標準,香港可以考慮制裁美國的高官,起碼要禁止洛杉磯警察首長入境香港。

第二,英國將難民轉送盧旺達。如果講侵犯人權程度,美國的緊密盟友英國就更加離譜了。英國在本周決定要將非法移民遣送到盧旺達,周一(4月22日)經過上下議院馬拉松式8小時辯論後,通過「盧旺達計劃」。這個拖延了兩年的遣送非法移民計劃,終於獲得通過。

「盧旺達計劃」最早是由英國前首相約翰遜提出,並在2022年4月和盧旺達政府達成協議,英國將部分非法入境的難民轉送到盧旺達,英國政府預付1.2億英鎊,由盧旺達處理這些難民。計劃之後得到兩任首相卓慧思和辛偉誠支持,但遭到國內外廣泛反對,指計劃嚴重侵犯人權。當時英國已經如箭在弦,在2022年6月要將難民押去機場,準備送往盧旺達,但最後一刻歐洲人權法庭叫停了盧旺逹計劃,阻止了飛機起飛。

之後英國政府一直在各級法院打官司,但最後被英國最高法院裁定計劃不合法,理由是盧旺達並非安全的第三國,而且難民很可能會被遣送回母國。不過,辛偉誠並沒有把英國最高法院的裁決放在眼裏,並表示政府會繼續推進這個計劃,由他擔任首相的一刻開始,就全力推進計劃,最後將法案提上國會。但在國會冗長的辯論當中,關心的主要不是人權問題,而是計劃太貴。

反對黨工黨攻擊盧旺達計劃,理由是費用太高,每遣送一名非法移民,當初預計要花17萬英鎊。而早在2022年,非法進入英國的移民人數已超過4.5萬人,考慮通脹等因素,英國政府在未來5年,要花費高達3.7億英鎊,才能夠將1%的非法移民送走,要全部送去盧旺達就需要370億英鎊,可以說是天文數字。英國人關心預算多於人權,相當現實。

想當年香港還在英國殖民統治之下,指令香港做「第一收容港」,全面收容越南船民。由歷史事例可見,叫人做事容易,自己做事艱難,雙重標準,莫此為甚。

觀乎美英的人權狀況,他們還好意思對香港的情況指手劃腳,既要制裁香港官員,又說要限制香港官員入境。看看他們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什麼是「面皮三尺厚」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