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來華反華者,思覺失調

博客文章

來華反華者,思覺失調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來華反華者,思覺失調

2023年04月03日 20:25 最後更新:21:11

法國總統馬克龍將於4日偕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啟程前往中國訪問。外交部公布,馬克龍將與習近平舉行會談,並與李強、趙樂際會面。

AP圖片

AP圖片

這場外交活動規格相當高,不過,歐洲有些代表性人物對中國不太適應。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雷東(法國人)日前表示,希望法國總統提醒中國,歐洲市場對中國至關重要,言下之意,歐洲很有實力,對中國不必客氣。至於馮德萊恩對華態度更具爭議,《金融時報》文章稱︰「馮德萊恩將未來中歐關係的前景與中國在俄烏『衝突中的表現』掛鉤,這在中國看來,實際上是一種脅迫。同時她還呼籲歐洲對中國採取『更大膽』的態度,這同樣近乎煽動。」中國值得與這些自視很高的朋友交往嗎?

不止是歐洲態度如是,林芳正出訪中國之前一天,日本經濟產業省宣佈從7月起,對6大類23種芯片製造設備的出口加以限制,擺明配合美國對華「科技打壓和脫鉤斷鏈」;秦剛在會談中直言不諱地指出,日本行為是「為虎作倀」。不過,日本對華關係早已不看好,去年9月,《日本亞洲評論》在中日關係正常化50周年這個重日子,提出兩國是處於「冷和平」的不安定關係中,一面探求合作,一面避免衝擊,尤其是軍事衝突。

目前,新聞天天報導,不同國家的領導人排隊訪問中國,絕大多數都是和諧友善,大家也許難以接受來華不是示好而是提警告的訪客,有人問歐日等國「是那門子的外交」?俾斯麥講過「維持外交關係既是合作也是競爭」。國與國的關係是由力學原理決定。布雷東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他估計以歐洲之力能改變中國的假設有問題。他說「歐洲必須意識到自己的實力」,中國何嘗不是?事實上,德國也曾奉行二十年的韜光養晦,俾斯麥等到德國培養出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工業實力,然後便從實力出發平衡國際均勢。讀這段歷史可助大家更了解今天中國。

新華社報導︰「外交部一位負責人告訴新華社記者,以習近平主席會見為圓心,可以畫出三個同心圓,借此看雙邊關係、看中國同有關地區的關係,更要把目光放長遠,看到近期中國一系列外交行動的世界意義。」大致是這樣的︰「第一個同心圓是雙邊關係層面。第二個同心圓是地區關係層面。第三個同心圓是世界層面。」其中談到歐洲,「中歐是全面戰略伙伴、是彼此機遇,中歐間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相信歐方也明白這個道理。但要發展好中歐關係,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歐方堅持戰略自主。這也正是習近平主席多次同歐方領導人會晤時所強調的。」

歐洲想同時與中國競爭也跟中國合作,是可以的,不過,大前提要搞清楚,歐洲表示不與中國商貿脫鉤,是否為了明天更好的用實力壓倒中國?答案是的話,想法有點不踏實。為什麼一定要跟中國競爭,視中國是「系統性對手」?不如換一個角度思考——歐洲領導人來華爭取與中國友好,等如爭取更大的戰略自主——站近中國一些,美國的影響力便少一些,最終可共同恢復全球多邊主義的願景。

來華不要反華,拜託,信得過你們精神正常,不會思覺失調。




深藍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馬克龍

往下看更多文章

今次搵TikTok續命,美國未必有第二次

2024年05月02日 19:37 最後更新:20:01

美國最新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中國利用TikTok來影響美國公眾輿論。美國的輿論今天會由中國把持嗎,你信不信?

美國校園示威陸續被警方清場。AP圖片

美國校園示威陸續被警方清場。AP圖片

紐約警方前晚驅散哥倫比亞大學近兩周的示威活動並逮捕數十人。行動是由哥大校長沙菲克(Minouche Shafik)向紐約警察局發信請求︰「協助清理漢密爾頓大廳和各個校園營地的所有人員」,她在未提供相關證據之下,指稱佔領教學樓的是 「與大學無關的個人」。翌日,紐約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也聲稱抗議者不是學生,而是職業煽動者。

多間美國大學發生同類事件包括UCLA,校長布洛克(Gene Block)請求警方清場;同樣表示,校園出現無關人士參與,洛杉磯警方說,「校區內的大型營地發生了多起暴力行為,因此要恢復秩序。」

美麗的風景線拉開了。是校外勢所為抑或學生自發表達公義?社會如何判斷,來不及研究調查找真相,而是取決於民輿走向,那方言論更多人相信,那方人士更被信任,那便是力量。別說「真的假不了」等閒話,拜託,美國暫無心情請你吃飯,跟你繡花!

路透社/益普索 (Ipsos) 日前進行民意調查,大多數美國人認為中國利用 TikTok 來塑造美國公眾輿論。46% 的美國人同意有關中國正在使用該應用程序「監視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的說法。美國擔心中國來搞「顏色革命」,基於以美國之心度中國之腹,美國「以己度人」有個漂亮措辭,名曰「國家安全」。

美國是「顏色小人」眾所周知。外交部2023年2月20日一篇分析美國的新聞稿︰「2003年起,接連發生格魯吉亞『玫瑰革命』、烏克蘭『橙色革命』和吉爾吉斯斯坦『鬱金香革命』。美國國務院公開承認在這些『政權更迭』中發揮了『中心作用』。美國還干預菲律賓內政,1986年和2001年以『人民力量』為名將前總統老馬科斯和埃斯特拉達趕下台。」還有這一筆︰2021年9月24日,外交部發布重磅消息,「大量事實表明,美國處心積慮搞港版『顏色革命』。」

美國上下從未檢討本身過失。新冠抗疫失敗,反而激起更多批評中國的聲音,例如動態清零及內地對信息審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曼2022年7月撰文︰「自1995年成為專欄作家以來,我一直在思考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就是中國是否、何時以及會以多快的速度開放其信息生態系統,允許來自中國內外未經審查的新聞更自由地流動。我承認我太樂觀了。」他續說︰「如果北京拒絕允許互聯網和公共言論中適當程度的信息自由流動——哪怕只是為了推動創業精神和創新——中國將永遠無法在21世紀的發展動力上超越美國經濟。」

弗里曼口中的中國現由美國易位而上。TikTok表示,投入超過15億美元來保護資料安全,並且不會與中國政府共用其1.7億美國使用者的資料。可是,迫於美國社會分裂形勢加劇,今天美國離禁制TikTok更近一步。

明白TikTok要由美方控制的迫切性,但重溫弗里曼倡議互聯網言論更開放自由之說,便知美國將要永遠落後中國的因由。1996年,當時未任美國國務卿的鮑威爾以名人身份講時事,他斷言,中國熬不過互聯網資訊超級公路普及這一關,因為信息自由將摧毀專制政權。係呀,你講共和黨定民主黨,但一定唔係中國共產黨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