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都大學生與智障人士成「老友」 提升社會關注及推廣共融

社會事

都大學生與智障人士成「老友」 提升社會關注及推廣共融
社會事

社會事

都大學生與智障人士成「老友」 提升社會關注及推廣共融

2023年05月23日 18:43 最後更新:18:43

結識朋友對於多數智障人士而言並不容易,香港都會大學學生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透過服務學習活動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並為他們帶來歡笑與關懷。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日前在校園舉辦「香港最佳老友‧都大分社成立典禮及老友嘉年華」,提升社會對智障人士的關注及推廣共融,合共18名來自扶康會院舍的智障人士及30名都大學生義工參與嘉年華。

都大學生到扶康會毅信之家,與智障人士一同創作手掌畫和人像畫。(都大提供)

都大學生到扶康會毅信之家,與智障人士一同創作手掌畫和人像畫。(都大提供)

都大學生除了為智障人士悉心設計攤位和遊戲外,亦於活動中與他們打成一片和建立友誼。為鼓勵學生自我增值及運用所學回饋社會,都大致力推動服務學習,其中「香港最佳老友‧Art to Heart–智障人士藝術同行計劃」由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合辦,讓都大學生有機會與智障人士結成「最佳老友」及建立長久友誼,並透過藝術活動鼓勵智障人士表達自己和分享感受,及發揮才華和藝術潛能,從而建立自信和擴闊社交圈子。

更多相片
都大學生到扶康會毅信之家,與智障人士一同創作手掌畫和人像畫。(都大提供)

結識朋友對於多數智障人士而言並不容易,香港都會大學學生主動伸出友誼之手,透過服務學習活動與智障人士成為「老友」,並為他們帶來歡笑與關懷。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日前在校園舉辦「香港最佳老友‧都大分社成立典禮及老友嘉年華」,提升社會對智障人士的關注及推廣共融,合共18名來自扶康會院舍的智障人士及30名都大學生義工參與嘉年華。

合共18名來自扶康會院舍的智障人士及30名都大學生義工參與嘉年華。(都大提供)

都大學生除了為智障人士悉心設計攤位和遊戲外,亦於活動中與他們打成一片和建立友誼。為鼓勵學生自我增值及運用所學回饋社會,都大致力推動服務學習,其中「香港最佳老友‧Art to Heart–智障人士藝術同行計劃」由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合辦,讓都大學生有機會與智障人士結成「最佳老友」及建立長久友誼,並透過藝術活動鼓勵智障人士表達自己和分享感受,及發揮才華和藝術潛能,從而建立自信和擴闊社交圈子。

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學習以表達藝術幫助他人,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和促進共融。(都大提供)

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學習以表達藝術幫助他人,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和促進共融。除是次嘉年華外,亦舉辦了連串活動,包括安排學生於今年2月到訪扶康會毅信之家與智障人士一同創作手掌畫和人像畫,並在3月到嘉道理農場郊遊和進行Bingo遊戲。

都大學生除了為智障人士悉心設計攤位和遊戲外,亦於活動中與他們打成一片和建立友誼。資料圖片

人文社會科學院四年級生曾伊文表示,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想法和興趣,只需在溝通時給予他們較多耐性與關懷。她認為最特別是跟智障人士建立一對一且長久的友誼,她指自己和一位「老友」已相約6月再見面及之後或會外出唱「卡拉OK」,認為這段友誼是她最大的得著和禮物。

除是次嘉年華外,亦舉辦了連串活動,包括在3月到嘉道理農場郊遊和進行Bingo遊戲。(扶康會網站圖片)

護理及健康學院二年級生關俊傑表示自己一直不太清楚智障人士的需要,他分享指參與計劃後,發現「他們和我們分別不太大」。關俊傑認為他們可能只是在表達方面較弱,耐心溝通同樣會達致良好交流。

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合辦「香港最佳老友•都大分社成立典禮及老友嘉年華」。(都大提供)

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合辦「香港最佳老友•都大分社成立典禮及老友嘉年華」。(都大提供)

合共18名來自扶康會院舍的智障人士及30名都大學生義工參與嘉年華。(都大提供)

合共18名來自扶康會院舍的智障人士及30名都大學生義工參與嘉年華。(都大提供)

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學習以表達藝術幫助他人,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和促進共融。除是次嘉年華外,亦舉辦了連串活動,包括安排學生於今年2月到訪扶康會毅信之家與智障人士一同創作手掌畫和人像畫,並在3月到嘉道理農場郊遊和進行Bingo遊戲。

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學習以表達藝術幫助他人,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和促進共融。(都大提供)

計劃同時培養學生學習以表達藝術幫助他人,為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和促進共融。(都大提供)

人文社會科學院四年級生曾伊文表示,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想法和興趣,只需在溝通時給予他們較多耐性與關懷。她認為最特別是跟智障人士建立一對一且長久的友誼,她指自己和一位「老友」已相約6月再見面及之後或會外出唱「卡拉OK」,認為這段友誼是她最大的得著和禮物。

都大學生除了為智障人士悉心設計攤位和遊戲外,亦於活動中與他們打成一片和建立友誼。資料圖片

都大學生除了為智障人士悉心設計攤位和遊戲外,亦於活動中與他們打成一片和建立友誼。資料圖片

護理及健康學院二年級生關俊傑表示自己一直不太清楚智障人士的需要,他分享指參與計劃後,發現「他們和我們分別不太大」。關俊傑認為他們可能只是在表達方面較弱,耐心溝通同樣會達致良好交流。

除是次嘉年華外,亦舉辦了連串活動,包括在3月到嘉道理農場郊遊和進行Bingo遊戲。(扶康會網站圖片)

除是次嘉年華外,亦舉辦了連串活動,包括在3月到嘉道理農場郊遊和進行Bingo遊戲。(扶康會網站圖片)

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合辦「香港最佳老友•都大分社成立典禮及老友嘉年華」。(都大提供)

都大學生事務處與扶康會合辦「香港最佳老友•都大分社成立典禮及老友嘉年華」。(都大提供)

往下看更多文章

都大學者開發全港首個免費延展實境程式 助突破時空限制學習傳譯及演講

2023年09月26日 16:04 最後更新:16:04

香港都會大學助理教授陳詠雯率團隊研發XR MALL程式,助隨時隨地於虛擬真實空間練習傳譯和演講。

即時傳譯及公開演講皆講求臨場反應能力﹔然而,要為學生覓得真實的傳譯和演講場景進行實戰訓練並非易事。有見及此,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陳詠雯率領團隊研發「XR MALL」互動手機應用程式,結合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技術,於智能手機上提供沉浸式的即時傳譯、逐步口譯和演講場景,讓學生以至普羅大眾可以突破時間、空間及資源限制,隨時隨地於虛擬真實空間練習傳譯和演講,實踐以學生為本的靈活學習模式 。項目獲得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研究結果顯示,程式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和體驗,啟發學習動機。

陳詠雯的研究結果顯示XR MALL程式能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有助提升學習成效。

陳詠雯的研究結果顯示XR MALL程式能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有助提升學習成效。

XR MALL程式設有16個課程單元,其中八個傳譯單元涵蓋中英雙向視譯、接續傳譯及即時傳譯訓練,另外八個單元則以公開演講為主題。每個單元均載有由陳詠雯及團隊精心製作的互動學習内容,供學生自主學習完成每個學習單元後,學生可將手機放置於普通VR 眼鏡內,即能置身新聞發布會或大型會議等虛擬場景進行「實戰」訓練,體驗真實傳譯或演講時可能遇到的情況。程式會記錄學生的表現以供回顧和分享,並提供自動語音分析,就整體表現提供扼要評價。此外,程式配合XR技術將虛擬場景與現實環境結合,例如讓學生於傳譯時練習同步寫筆記,高度還原真實情況,深化學習體驗。     

只要把手機放置於普通VR 眼鏡內,便可置身傳譯或演講的真實場景進行練習,「實戰」感大增。

只要把手機放置於普通VR 眼鏡內,便可置身傳譯或演講的真實場景進行練習,「實戰」感大增。

為測試程式成效,陳詠雯及團隊安排約60名本地大學生進行了爲期兩個學期的測試。研究結果顯示,學生試用程式後在視譯、接續傳譯及即時傳譯,與英語演講的表現皆較對照組優勝。陳詠雯闡釋:「XR MALL程式針對現時學生熱衷新科技的特點,運用不同的技術,設計出融合虛擬和真實的延展實境,方便使用者隨時隨地學習。XR MALL的虛擬教學環境,能創造情境學習體驗,讓學生在虛擬世界中探索,透過沉浸式角色扮演,感受逼真的第一身體驗。」

XR MALL程式截圖展示虛擬傳譯及演講場景。

XR MALL程式截圖展示虛擬傳譯及演講場景。

此外,學生可透過該程式的內置自動語音分析和網上討論區等功能,從機器與朋輩的回饋中加深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弱點。陳詠雯補充﹕「研究數據指出XR MALL大大提升學生的口譯水平和公開演講表現,也促進了他們的認知和情意發展,豐富學習體驗,增進學習動機。」她表示程式不僅針對傳譯課程學生,亦讓其他對演講有興趣的人士能輕鬆自主地進行虛擬實境練習。

陳詠雯的團隊將會繼續完善XR MALL的設計並加入更多新穎和靈活的學習內容,例如提供更多場景以訓練修讀不同學科目的學生進行口頭匯報及演講,甚至結合AI人工智能為學生的肢體語言進行即時評價,以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反饋,同時為新一代學習模式開啓更多可能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