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印度製造」挑戰「中國製造」? 世界銀行榜單:「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

博客文章

「印度製造」挑戰「中國製造」? 世界銀行榜單:「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印度製造」挑戰「中國製造」? 世界銀行榜單:「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

2023年06月25日 11:34 最後更新:12:00

蘋果CEO庫克在2月份的一次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對我們來說,印度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市場,也是我們關注的焦點。」他直言,蘋果想在印度實現「中國製造」。

但現實並不完全如願。今年4月庫克訪問印度,與印度總理莫迪舉行了會談,希望在該國擴大生產規模和智能手機銷量。蘋果計劃到2025年在印度生產四分之一的iPhone,到2027年生產一半。

但沒過多久,蘋果最主要的供應商之一、在印度苦心經營15年的果鏈代工廠緯創宣佈「出逃」。緯創計劃全面撤出印度市場,並向印度國家公司法法庭、公司註冊處等機構提出一年內解散其在印度業務。據印度媒體報道,緯創退出後,本土巨頭塔塔集團將收購緯創在印度的工廠,承接其在印的生產任務。

緯創還未就此做出任何解釋,小米在印度再遭遇「殺豬盤」黑暗時刻。

小米手機在印度主打低價機的策略成功,以4年時間拿下印度市佔第1,並保持了4年。新華社圖片

小米手機在印度主打低價機的策略成功,以4年時間拿下印度市佔第1,並保持了4年。新華社圖片

據印媒報道,印度政府要求中國的幾家在印度有廣泛業務的知名企業,如小米、OPPO、真我(Realme)和vivo等手機製造商,必須任命印度籍人士擔任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首席財務官和首席技術官等職位。

印度政府還指示它們必須將合同製造工作委派給印度公司,要求它們成立合資企業,將印度當地承包商的製造業務提高至「零部件」水平。

除此之外,印度執法局近日發佈文件稱,已正式向小米印度公司和該公司相關高管以及三家銀行等發出通知,陳述其「非法」匯款555.1億盧比資金(約合港幣53億元)的行為。

印度方面指控小米及其印度子公司以「特許權使用費」的名義,向國外實體「非法」匯款。印度方面認為,小米印度只是印度手機的貿易商和分銷商,這些印度生產的手機並未從國外獲得實質性的服務。

小米回應。

小米回應。

因此,小米高達555.1億盧比的資金,被印度凍結了。小米對於這些指控也進行了反駁。例如小米方面聲稱,在印度執法局執行的扣押數目中84%的金額,都是小米支付給高通公司的特許專利費。

不過,遭受「特別關照」的,不只是中企。

2008年,印度稅務部門給微軟開了張70億盧比的「罰單」,IBM印度也曾在2013年被當地監管部門要求補交535.7億盧比欠稅稅款,折合8.66億美元。印度媒體稱,印度監管部門認為IBM謊報了2009財年的營收。

三星電子不止一次被印度政府處罰。2014年,三星在印度被罰稅2億美元。2023年1月,印度稅收情報局指控三星對遠程無線電頭錯誤分類,試圖規避172.8億盧比進口關稅,約合2.12億美元。

印度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21年11月,有2783家在印度註冊的外國公司關閉了在印度的業務,約佔在印跨國公司的六分之一,撤離的公司包括法國零售巨頭家樂福、美國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和美國汽車公司福特等。

印度被稱作「外企墳場」。AP圖片

印度被稱作「外企墳場」。AP圖片

由於外企在印度頻頻遭遇打壓,印度也被稱作「外企墳場」。

長期為中國企業赴印度投資提供法律服務的律師李欽分析,外資企業在印度遭受的各種調查、處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魔幻」的印度法律制度所致。印度的法律可以用十五個字來概括:「高標準立法,普遍性違法,選擇性執法。」

「高標準立法並不是指印度的立法技術高,而是指印度的立法者要求守法者需要達到的標準非常高。」李欽舉例說,印度《公司法》(Companies Act)法案本體就有近30章500條,基本每一條後面都跟著罰金、監禁等違法後果,而印度的執法部門一般不會主動通知企業更正其不合規行為,一旦違法行為被行政執法部門發現,其就會從違規第一日起開始計算罰金。

種種因素堆疊下,期待成為「世界工廠」的印度,在世界銀行發佈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仍被認為是「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之一。

另一方面,面對國內巨大的消費市場,印度卻一直沒能建立起自己的智能手機產業鏈。

印度期待成為「世界工廠」。AP圖片

印度期待成為「世界工廠」。AP圖片

自2020年以來,印度相繼出台多項政策以促進本土製造業。除了通過PMP政策吸引外資在印度建廠外,印度還推出了生產掛鈎激勵計劃(PLI),計劃用約260億美元支持14個關鍵行業的生產,其中包括半導體、光伏、電子設備、制藥、醫療器械和汽車等產業,大部分產業高度依賴中國製造。2021年底,印度批准了一項價值約100億美元的激勵計劃,以吸引全球大型半導體製造商將印度作為生產基地,並將印度打造為電子系統設計和製造的全球中心,意圖與中國和越南競爭全球手機生產市場。

印度信息和技術部長阿什維尼·瓦希諾表示,印度政府正致力於為芯片製造業開發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從半導體芯片的設計到本土化製造、封裝和測試,將從2022年1月1日開始根據其激勵計劃接受申請。這項最新刺激計劃擬創造約3.5萬個高質量職位,10萬個間接就業機會,並吸引價值88億美元的投資。

儘管印度正加大引資力度以完善本土產業鏈,但似乎對中國企業不再那麼友好。2020年4月18日,印度工業和內貿促進局(DPIIT)修改了外資政策,規定「任何來自與印度接壤的國家的投資者」都只能在印度政府准入路徑下進行投資。中國是與印度接壤的主要投資國家,因此這條政策也被認為是限制中國在印的投資自由。

在FDI新政出台後,明面上幾乎已沒有了中國企業投資的身影,僅有少量增資項目。2021年,中國企業對印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下降近七成,僅有6318萬美元。

印度政府再度向包括小米、OPPO、vivo、realme等在內的中國手機品牌提出要求:在印度運營的中國手機品牌,應當任命印籍人士擔任首席執行官、首席運營官、首席財務官和首席技術官等高管職位。此外,印度政府還指示這些企業將合同製造工作委託給印度公司,開發有當地企業參與的製造流程,並通過當地經銷商出口。

儘管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市場仍佔據絕對優勢,但印度更迫切地希望發展本土製造業,中資企業自然成了印度「以市場換技術」的首要目標。然而,跨國公司開拓新的海外市場的戰略不會因個別政策而輕易改變。印度市場的多樣性超乎想象,對於企業來說,只要新市場仍能帶來利潤,這些公司就會繼續努力。

換言之,小米的「殺豬盤」遭遇,不代表外資企業會大規模撤出。不過,去年在《外交》雜誌上發表文章《為何印度不能取代中國》的印度政府前首席經濟顧問、布朗大學高級研究員阿文德·薩勃拉曼尼安(Arvind Subramanian)指出,如果印度不能解決「投資風險過大、政策內向性過強、宏觀經濟失衡過大」這三大障礙,可能會錯失跨國企業的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的機會。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英報告:中國汽車品牌銷量首超美國 去年狂賣1340萬輛車

2024年06月17日 15:13 最後更新:15:25

英國一份新報告又證實,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日益增強。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6月14日報道,英國市場調查機構駿特商務諮詢(JATO Dynamics)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品牌去年售出了1340萬輛新車,超過了福特和雪佛蘭等美國品牌1190萬輛的銷量。與此同時,日本品牌以2359萬輛的銷量保持了領先地位。

AP圖片

AP圖片

數據顯示,除非洲外,每個地區對新車的需求都在增加。去年全球市場共售出7832萬輛新乘用車,比2022年增加了近700萬台,增幅為10%。中國汽車品牌銷量增幅達23%,超過美國的9%。就品牌新車銷量來說,特斯拉Model Y是最暢銷的車型,銷量同比大增64%,達122.3萬輛。

去年,新興經濟體市場新車銷量達到1750多萬輛,超過美歐市場銷量之和,新興經濟體市場銷售的汽車佔比超過五分之一。

2023年各國品牌新車銷量佔比(駿特商務諮詢)

2023年各國品牌新車銷量佔比(駿特商務諮詢)

報告指出,中國汽車品牌在中東、歐亞大陸、非洲等地區的市場份額大幅上升,在拉美、東南亞等地區的市場份額也有所增長,在歐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和以色列等發達經濟體的份額同樣有所增加。相比之下,美國和印度對中國汽車的購買量很少,情况與韓國和日本類似。

該諮詢公司高級分析師費利佩•穆尼奧斯(Felipe Munoz)在報告中表示:「傳統汽車製造商的疏忽導致汽車價格持續居高不下,無意中促使消費者轉向更實惠的中國替代品。」他稱,儘管中國與西方之間的貿易摩擦加劇,俄烏衝突、高利率和高汽車價格等其他因素也在影響市場,但全球汽車銷量還是增長了。

2023年全球銷量排名前25的車型(駿特商務諮詢)

2023年全球銷量排名前25的車型(駿特商務諮詢)

但CNBC注意到,隨著美歐等國家對中國出口産品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世界汽車行業將面臨更大的貿易阻力。

本周,歐盟宣布對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加征最高38%的關稅。此前,美國將進口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提高了四倍,達到100%。 土耳其也宣布對原産地為中國的燃油及混合動力乘用車徵收40%額外進口關稅。

「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尋找海外增長源,但旨在保護傳統製造商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破壞了他們在美國和歐洲發展業務的雄心。」穆尼奧斯說,「由於更寬鬆的准入政策、較低的貿易壁壘以及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較高,中國品牌已經在新興經濟體取得了成功。」

AP圖片

AP圖片

另據新華社消息,2024年1至5月,我國汽車産銷量分別達1138.4萬輛和114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6.5%和8.3%。

其中,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別達392.6萬輛和38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0.7%和32.5%,市場佔有率達33.9%,新能源汽車産業延續良好發展態勢。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