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大漠下的寶藏

博客文章

大漠下的寶藏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大漠下的寶藏

2023年07月17日 09:00

上周筆者陪伴呂獎創辦人暨董事會主席呂志和博士,受邀前往敦煌,參與「樊錦詩星命名、樊錦詩基金設立暨從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談會」。

樊錦詩老師是呂獎「正能量」獎得主,表彰她窮一生的精力、不惜離鄉別井,大半輩子堅持不懈守護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育這個薈萃中西文化、累積逾千年歷史的文化瑰寶。是次我們團隊再次到訪,在敦煌的藝文氣息下重拾對這裡久違了的感動,也希望與讀者分享。

莫高窟獲歷代許多偉人致力保護,樊老師常說,就是因為它的美讓人迷醉:「敦煌石窟的悠久歷史,它的博大精深,它的燦爛輝煌,打動了我們這兒所有的人。」

呂志和博士在敦煌研究院的講解員介紹下,參觀莫高窟的不同洞窟,親自感受敦煌壁畫之美。

呂志和博士在敦煌研究院的講解員介紹下,參觀莫高窟的不同洞窟,親自感受敦煌壁畫之美。

敦煌石窟藝術博大精深,造窟規模宏偉,內容包羅萬象,彩塑與壁畫爭奇鬥麗,卻又相得益彰。莫高窟就保存壁畫達四萬五千餘平方米,筆鋒細膩,善於靈活地描繪事物的多樣性和細節,按內容可分尊像畫、故事畫、經變畫、佛教史蹟畫和供養人畫像等,實際涉及內容卻更廣,包括人物、山水、花鳥,反映經濟、科技、宗教信仰、中西交通等等,種種作畫描繪當時的生活,其實就是一部牆上的歷史百科。壁畫創作年代歷北朝至元代千年,實為中國繪畫史的縮影。畫師面對的並非一張紙,而是洞窟裡的整體空間,不僅先要把壁面整理得平整光潤,也必須考慮到總體的內容佈局、壁畫與彩塑的分工及相互配合,然後才能在壁面上具體描畫構圖。例如一座典型的唐代佛龕,主像彩塑三五七九尊不等,較次要的尊像有時畫在龕壁上,如八大菩薩、十大弟子、天龍八部等,塑像的項光、背光大都在壁上精心彩畫,龕頂則畫寶蓋、化生、飛天、花雨。而壁畫訴說佛經故事亦最膾炙人口,尊像與壁畫是宣講經義、勸導眾生的要門,因賞心悅目的藝術形象遠比抽象的說教更容易被人們接受。

至於雕塑,古代匠師的製作盡顯示卓越才能。洞窟內的都是泥塑,大型造像以岩層作為石胎,用圓木製骨架,需按照形象和動態巧妙地選用彎曲的木料;木骨架上還要用蘆葦捆出人物的大概結構,方可上泥。製泥時就地取材於當地河床沉澱的泥土,取其質地細而無膠性,加入適量細砂和纖維,表層的細泥多不加砂,裡層的粗泥還可加麥秸。小型塑像以木作胎,用木頭削成具造型和動態的人物結構,然後用細泥塑成,靈活地運用捏、塑、貼、壓、削、刻等技法。莫高窟不乏眾多偉大的佛像作品,如北大像(第96窟)和南大像(第130窟),均以倚坐的彌勒佛為題材,像前窟室空間狹小,造像時比例上大下小,恰好抵銷仰望者的透視,給瞻禮者予以完美的形象。

今趟敦煌之行的座談會,其一主題為「樊錦詩基金」的設立和致敬樊老師在敦煌文物保育工作。八年前卸任院長的樊老師,旋即以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的身份繼續她的研究工作,至今一甲子不變。儘管她獲獎無數、成就早已獲肯定,仍然繼續無私奉獻,例如近日將「呂志和獎」所頒之二千萬港元獎金,捐出一半予敦煌研究院,另一半則成立「樊錦詩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京大學的敦煌研究。此舉同時與呂獎的使命不謀而合,呂獎冀在表揚獲獎者的傑出成就外,也希望透過獎金的財政支持,鼓勵得獎者再接再厲,努力不懈,以延續愛人利物,博施濟眾之使命為己任。樊老師正正就是身體力行, 將呂獎的支持延續、發揚敦煌研究。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