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成為下一代的引路人

博客文章

成為下一代的引路人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成為下一代的引路人

2023年10月16日 08:00 最後更新:16:13

每次在新聞中看到求學青年輕生的個案,都會令我感到憂心,青年理應是人生階段中充滿活力和可能性的一段時期,為什麼他們會選擇終結寶貴的生命,當中的因由實在值得我們多加關注。

早前讀到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近期公佈的數據,15至24歲的青年自殺率,由2014年的6.2增加至2022年的12.2,在這8年間上升幅高達到96%。每一個個案的背後,不只代表一個數字,亦代表了一個生命的消逝,對家庭而言,他們亦要經歷失去自親的哀痛,情緒和心理狀況或會造成長遠的影響。

自殺成因涉及多個複雜因素,世衛亦曾指出自殺行為是由個人、社會、心理、生理、社會文化和環境等因素相互影響;過往亦有研究指出自殺於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有關,當一個人所承受的壓力超出負荷時,就較大機會作出較衝動的行為。

因此,要減低自殺風險,關注每個人的精神健康顯得特別重要。然而,每當社會討論精神健康時,往往會從疾病的角度討論,而應對的方法就是在制度上解決問題,例如透過增加資源和人手,讓有需要的人士可以及時得到專業支援。

增加對議題的關注和資源投入當然重要。但在這種討論中有些細節或會被忽略。例如有些人會因為對精神健康認知不足,或是害怕被標籤成病患者而沒有尋求專業支援,有研究顯示,在香港只有26%的患者曾經尋求專業支援。而除了專業人士介入外,社會上每個人都可以擔當一個更積極的角色,建立一個更加正面和友善的環境,以促進精神健康和減低患病的風險。

青年時期是心理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正在經歷成長從孩童過渡到成年的發展階段,除了要應付學業成績外,他們亦要開始為未來的就業準備和提升競爭,過程中或會感受到不少壓力和迷惘。  心理學家羅傑斯(Carl Rogers)指出,人在滿足了生存的基本需要後,都有尋求實現更高層次的需要,這種傾向是推動一個人的行為的基本動力。人們會從經驗中建立自我價值,一個能夠實現自我的人,就是將理想和真實的自己慢慢達到一致。相反,當自我實現的傾向被壓止時,就有機會造成心理困擾。

身處在競爭劇烈的社會環境,家長當然希望子女將來能出人頭地,但當我們對青年期的期望過於習總學業成績和未來的工作前景,我們可能忽視了他們內在的需要,包括他們的興趣、才能和個人價值。當他們感到自我的想法未能實現時,或會令他們感受到壓力。

還記得我就讀中學時,能有機會參與各種等課外活動,這些經驗對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當我在田徑場全力以赴,在競爭和挑戰中,讓我學會堅韌和毅力;越野賽跑讓我體驗到人與大自然的連結,並在困難中保持冷靜;在劇場和合唱團中,讓我學到與人合作,並透過不同的媒介表達感情和想法。

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然很感激我的老師和父母讓我有機會去嘗試和體驗各種不同的事物,當遇到困難時,這些成長經歷讓我從中找到力量,有勇氣去面對和克服同挑戰。所以,不要看輕這些經歷,我們的每個支持,或可為青年的未來成長和發展帶來啟發。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勵 ‧ 志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躬體力行之重要

2023年12月19日 10:56 最後更新:11:42

2023年快將來到尾聲,亦是不少人和機構進行年度回顧的日子。在這一年,困擾多年的新冠疫情暫告一段落,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國的亦重新連繫起來。雖然社會表面上看似逐步回復正常,正向著好的趨勢發展,但長時間的疫情對所遺留下的問題始乎仍未完全消散。

在社會不同範疇上,我們不難看到仍然存在著的問題。高息環境持續,市民和企業的開支和負擔持續上升;經濟活動亦未完全復甦,對基層市民的收入和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受生活習慣、工作和學習環境轉變,不少人或會因為需要再次適應生活上轉變而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和精神健康問題。

當看見這些不同類型的問題持續出現,亦讓我反思如何在這個時期更有效地支援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人和群體,讓更多有需要的巿民受惠。自2020年起,呂志和獎在青年和教育兩大方向開展了一些項目。但對我們以言,慈善項目不是只停留於批出款項和贊助。每個項目都是一個樣我們更加了解社會需要和現況的過程,以讓我們思考,如何讓本地社區慈善工作,能夠把獎項所傳承的精神在香港社會深化和實踐。

呂志和博士多年來在商業世界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策略,其實亦影響了我在慈善項目規劃上的想法。在推動社區項目的過程中,我和團隊少不免會出現一系列的考慮,例如透過調查和研究去確定關注的領域、尋找服務缺口、挑選理念相近的合作夥伴、贊助金額和方式等,以確保將有限的資源都是到有需要的領域,每一分的投入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研究資料和數據,當然有助我們認清方向和理解問題,但要進一步了解現況,始終需要身體力行了解社會的現況,以及需要支援的群體所面對的難處。每當想到親身體驗,我都會想起呂博士在慈善事業上的一段經歷。

早年他前往雲南進行商務考察期間,目睹了偏遠山區的艱苦生活狀況,親身體會到很多當地連基本三餐溫飽都未能完全滿足,更惶論下一代的教育。在那一次經歷後,他的內心就蘊釀了一個計劃:要為當地的教育事業盡一分力。及後他在全國8個省市新建和修建了122間希望小學和中學。

他多年來一直認為,貧富差距源於知識差異,而知識的差異,因此他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尤其關心。但對於如何和怎樣捐助,亦會持續審視度勢,因應社會實際情況作決定。而更重要的是,他對於身體力行,親自經歷和體驗實況的堅持,這種態度一直以來讓我深受觸動,並且在我們的推動慈善項目時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

呂博士的經歷提醒著我,慈善不僅僅是捐助款項,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心力去了解並解決問題。這樣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社會,也能夠豐富我們自己的人生,並連結社會更多有心的人和機構,共同為建立一個更宜居、和諧和充滿正能量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作者:呂志和獎總經理程珍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