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馬英九大陸「尋根」參觀西安版本館: 古籍證明釣魚島不屬琉球

博客文章

馬英九大陸「尋根」參觀西安版本館: 古籍證明釣魚島不屬琉球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馬英九大陸「尋根」參觀西安版本館: 古籍證明釣魚島不屬琉球

2024年04月07日 12:43 最後更新:12:52

馬英九繼續大陸「尋根之旅」,4月6日下午參觀了「中國國家版本館西安分館」,他看到明抄本《使琉球錄》時強調,這是研究釣魚島的人一定要讀的,從古籍裏證明釣魚島不屬於琉球。

馬英九參觀西安國家版本館,重申對釣魚台列嶼的立場。台灣「中時新聞網」圖片

馬英九參觀西安國家版本館,重申對釣魚台列嶼的立場。台灣「中時新聞網」圖片

據《直新聞》報道,4月6日是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率台灣青年學生大陸行的第六天。「一座長安城,半部中國史。」馬英九此前說道,中華文化五千餘載,地處中原的陝西見證了中國朝代的興衰。「俗話說,『地下文物看陝西』,陝西保留了傳統的中華文化。而中華文化中講究的慎終追遠,便是我來到陝西最重要的目的。」

民間流傳著一句老話,「沒到過兵馬俑,就不算感受過中華傳統文化」。作為華夏文化地標之一的秦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是陝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1974年,秦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世界,形態逼真的陶俑、威武嚴整的軍陣向人們展示出古代東方文化的燦爛輝煌。1987年,秦始皇帝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馬英九2000年曾在台北參觀兵馬俑文化特展。

馬英九2000年曾在台北參觀兵馬俑文化特展。

事實上,熱愛中華傳統文化的馬英九與兵馬俑頗有淵源。2000年12月至2001年5月,「兵馬俑——秦文化特展」赴台灣地區展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滋養台島,台北、台中兩座城市展覽期間共有165萬人參觀。時任台北市長的馬英九,曾帶領台北市百位工會幹部到台北歷史博物館參觀兵馬俑文化特展。

馬英九6日來到秦始皇帝陵參觀兵馬俑。香港「中評社」圖片

馬英九6日來到秦始皇帝陵參觀兵馬俑。香港「中評社」圖片

6日上午,馬英九與隨行台灣青年終於實地來到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兵馬俑近距離接觸,他真觀察兵馬俑,還不時詢問相關細節,一齊陪同講解的,包括博物院院長、當地文物局局長和資深學者。

其中,馬英九對兵器和戰車的演變興趣尤為濃重。他詢問,「戰車什麼時候退出歷史舞台」,一旁的講解員表示,是在戰國中晚期之後,戰車行動不是很方便,後來騎兵的出現,成為新兵種並主導了戰場。

馬英九細緻觀察了不同兵種的造型,參觀期間,他指著一尊陶俑說,這眼睛很有神,鞋子也跟其他的不一樣。當聽到將軍俑的燒製溫度為攝氏950到1000度,重量達300公斤,馬英九嘆為觀止。

在兵馬俑面前,馬英九驚嘆「兵馬俑的手好大」,講解員解釋道,這是按照之前比例還原,但也少許放大,當時平均的身高在一米八左右。馬英九還詢問陶俑穿的盔甲防得住什麼?講解員表示盔甲可發揮緩衝作用。

有趣的是,由於兵馬俑造型非常逼真,連小肚子都栩栩如生,講解員表示,古代審美中男人有點肚子是好的,馬英九開玩笑說:「我們應該開始復古」,引得周圍笑聲連連。

隨馬英九一行前來參觀的台灣青年、台北大學大三學生林新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以前只在課本中見過兵馬俑,這是他第一次目睹陶俑真容,感覺書本的內容跳到眼前,非常驚訝。「看到兩千年前的龐大工程出現在眼前,十分感動、驚奇。」

據秦始皇帝陵的講解員介紹,此次到訪的台灣青年看到兵馬俑都倍感新奇,紛紛拍照留念。博物院還會接待更多來自台灣的青年學生團體,也會展開兩岸的學術研究交流。

西安國家版本館被譽為「中華文脈種子庫」。

西安國家版本館被譽為「中華文脈種子庫」。

結束在秦始皇帝陵的行程後,馬英九一行下午來到被譽為「中華文脈種子庫」的西安國家版本館(文濟閣)。該館是中國國家版本館的分館之一,南倚秦嶺,北望渭川。從高空俯瞰,西安國家版本館大氣磅礡,山水相融,在秦嶺腳下承擔起賡續中華文脈,守望中華文化的重任。

西安國家版本館除了向馬英九展示珍藏的《永樂大典》,還專門邀請他們觀看明朝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出版的《使琉球錄》。據館方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在相關歷史文獻記載中,最早記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屬於中國版圖的版本著述。據介紹,明清兩代都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視為琉球冊封使前往琉球的重要地標,並把台灣以及附屬島嶼、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等島嶼列入福建海防區域,這也是中國擁有釣魚島主權的重要歷史依據。

《使琉球錄》一下子激起了馬英九的興趣,他當場表示研究釣魚島的人一定要認真讀這些資料,古籍已證明釣魚島不屬於琉球。馬英九表示,相關資料自己曾在英國牛津大學看過,也有這段論述,希望西安國家版本館收藏好這些資料,同時也開放給外界參考。

馬英九參觀之後向媒體表示,自己內心非常感動。他指,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明,幾千年前的文字,後人現在都能辨讀,西安國家版本館能將這麼多古籍保存完好,對中華文明的傳播綿延有不可滅的貢獻。他說,看到大陸近年來打造的幾座國家級版本館,將載有中華文明印記與地方特色印記的各類版本納入其中,不但保存了歷史文化寶藏,也為中華文化留下了珍貴的種子,讓傳統經典能夠跨越時空的藩籬,重新活化運用持續傳承下去,自己覺得十分肯定。馬英九期盼中華文明古籍的智慧,如同歷史長河中的一盞明燈繼續照亮中華民族的未來。

報道形容,馬英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推廣者、捍衛者。他身上的文化積澱與其幼年經歷與家庭熏陶有分不開的關係。據介紹,馬英九自小由母親秦厚修親自教習。秦厚修出身書香世家,爺爺是滿清時期的舉人,馬英九從小便被受家庭影響學習國學,打下了扎實的中華傳統文化根基,並多次表示自己啟蒙第一課就是母親教的《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今年再次訪問大陸,馬英九延續去年的「尋根之旅」,如果說去年祭祖尋的是個人的「根」,這次則是中華文化的「根」,通過這樣行程安排,讓台灣的年輕一代能夠熟悉並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深刻地認識自己的根脈。

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接受深圳衛視直新聞採訪時說,中國人是講感情的,我們有感情,有過共同的經歷,共同在一個時空背景之下一起生活過,很多事情就可以擱置下來,很多分歧就可以不去強調。劉國深指出,孫中山是兩岸同胞共同景仰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軒轅黃帝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祖先,兵馬俑是兩岸同胞共同為之驕傲的中華傳統文化景觀。對於當前的兩岸關係,「求同」是非常重要的,兩岸中國人認識到我們的相同之處,放下歧見以更高明的政治智慧去處理兩岸關係,這將是中華民族之福。

馬英九此次訪問大陸行程過半,有分析指,馬英九能夠率領台灣青年來到粵港澳大灣區,親眼見證「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有重要意義。

深圳衛視特約評論員庚欣表示,馬英九前幾年曾到訪香港,這次又來到深圳和廣州,對粵港澳大灣區有了更深刻地認識。粵港澳大灣區的本質就是兼容、包容,大家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是制度安排,也就是「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這是中國人的創新性政治智慧。他說,馬英九和台灣青年們回到台灣後,可以把親身感受到的經歷和瞭解的信息傳遞回島內,讓島內民眾思考粵港澳大灣區「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與台灣的未來,這將非常有意義。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馬英九

今次隨訪巴黎之旅,中國第一夫人彭麗媛的著裝引起了廣泛關注。她身著漢服出席多個公開場合,既展現了深厚的東方文化底蘊,又不失現代時尚氣息,得到了香港知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的高度贊揚。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新華社圖片

鄧達智表示:「彭麗媛的穿著極具氣勢,具東方味而不濃烈;而馬克龍夫人比較簡約,都算是巴黎風格的一範例。」

香港知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

香港知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

近年來,內地不少年輕人流行穿漢服,但有時都予人「著古裝著到裙甩褲甩」的情況。今次彭麗媛的白色服飾,比起改良旗袍也具有更濃的漢服味道,鄧達智則認為是一個是很好的示範,這身簡約版漢服,可以為那些想穿漢服的中國人提供一個很好的方向,簡約、具東方神韻而不失現代品味,完全沒有「論盡」感覺,反而穿出氣勢。

AP圖片

AP圖片

彭麗媛同馬克龍夫人布麗吉特欣賞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彭麗媛同馬克龍夫人布麗吉特欣賞印象派大師的作品。

今次習近平訪法,值得留意的還有早前他與馬克龍互贈的禮物。

據美聯社、BFM電視台及央視新聞報導報導,習近平送給馬克龍一幅繪畫作品、中國史前時期小型羽毛恐龍「近鳥」(anchiornis)的雕像,以及多本法國小說中譯本,包含雨果《九三年》、福樓拜《包法利夫人》、司湯達《紅與黑》、小仲馬《茶花女》和大仲馬《三劍客》等。

習近平贈予馬克龍多本法國小說中譯本。AP圖片

習近平贈予馬克龍多本法國小說中譯本。AP圖片

馬克龍也向習近平贈送法國大文豪雨果的兩部作品:詩集《沉思集》1861年版、名著《巴黎聖母院》中文譯本。

馬克龍向習近平說:「我知道你非常喜愛維克多•雨果,你經常向他致敬。」

據新華社,20世紀60年代,習近平從北京到陝西梁家河當知青期間,讀書給了他精神上的慰藉。法國作家的經典作品讓他印象深刻,他經常在演講中引用其中的段落,包括維克多•雨果的名言。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習近平曾引用雨果《悲慘世界》中「最大的决心會産生最高的智慧」這句話,藉以呼籲各方達成協議。

據新華社,習近平另贈送馬克龍2008年夏季奧運和2022年冬季奧運的火炬,馬克龍則以巴黎奧運火炬回贈。

巴黎將於今年7月舉辦夏季奧運,習近平於會面後表示,中方支持法方辦好巴黎運會。願以巴黎奧運會為契機,倡議運動會期間全球停火止戰。

根據法媒,馬克龍準備的禮物還包括雕刻花瓶,該花瓶由玻璃吹制工皮埃爾•加盧(Pierre Gallou)製作,産自因德爾-盧瓦爾省(Indre-et-Loire)的昂布瓦茲(Amboise)玻璃廠。馬克龍向習近平介紹時稱,這花瓶是「為了向中國致敬」而製作。

除此之外,馬克龍還贈送1742年出版、已知第一本法漢詞典、軒尼詩XO干邑白蘭地,和一瓶人頭馬Remy Martin路易十三干邑白蘭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