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日團隊研發「焙燒型氧氟化物」 全新材料或能提升鋰電池效能

大視野

日團隊研發「焙燒型氧氟化物」 全新材料或能提升鋰電池效能
大視野

大視野

日團隊研發「焙燒型氧氟化物」 全新材料或能提升鋰電池效能

2024年04月13日 17:20 最後更新:04月14日 10:33

日本團隊近日發現「焙燒型氧氟化物」材料,這種全新固態電解質材料或提升鋰電池效能。

鋰電池是目前最常使用的電池之一,但因其包含易燃易爆的液態電解質,容易在高溫或碰撞下發生洩漏或爆炸。為了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業界一直在研究以固態電解質製作固態電池。

日團隊研發「焙燒型氧氟化物」

然而,固態電解質雖較安全,其電導率通常較低,影響鋰電池的充放電效率。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的兩位教授藤本憲次郎和相見晃久,以及來自汽車零件大廠電裝的博士吉田周平組成的團隊,發現了一種名為「焙燒型氧氟化物」(pyrochlore-type oxyfluoride)的全新材料,有望解決固態電解質的導電率問題。

提升鋰電池效能

這種焙燒型氧氟化物不僅能讓鋰離子高效率遷移提高導電力,而且在極端溫度下也能維持優異的電導表現,一旦損壞也不會洩漏或產生毒性氣體,遠勝現時市面上的固態電池。

實現理想鋰電池的重要一步

藤本教授形容焙燒型氧氟化物的發現,是實現理想鋰電池的最後一塊拼圖。他表示:「這項發現正是邁向製造安全、高效能、且不會起火爆炸的全固態鋰電池的重要一步。」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全固態鋰電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全固態鋰電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應用於電動車、太空船、醫療器材等領域。科學家將持續研究鋰離子在新材料中的遷移情形,探索焙燒型氧氟化物在高效能全固態電池上的應用前景。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科學家首次在嫦娥五號月壤發現「分子水」 或揭开月球水分子存在奥秘

2024年07月26日 14:20 最後更新:16:10

中國科學家近日在嫦娥五号月壤中首次發現分子水,並揭示水分子和銨在月球上的真實存在形式。

科學家首次在嫦娥五號月壤發現「分子水」

據央視報道,中國科學家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本中,發現了月球上一種富含水分子和銨的未知礦物晶體——ULM-1。

新華網圖片

新華網圖片

報道指,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對於月球演化研究和資源開發至關重要。1969年至1972年採集的阿波羅樣品研究表明,月壤中未發現任何含水礦物。此後,月球不含水成為月球科學的基本假設,這對認識月球火山演化、月地起源等問題產生了重要影響。

及至2009年,月船一號搭載的月球礦物繪圖光譜儀發現,月球表面存在太陽風導致的羥基和/或水分子信號。同年,月球觀測和傳感衛星以2.5公里/秒的速度撞擊了月球永久陰影區,而對撞擊塵埃的遙感測量顯示了水的信號。

嫦娥五號採集月壤是迄今為止緯度最高的月球樣品

近年來,遙感數據表明月球光照區有水分子存在的迹象,但沒有水分子存在的確鑿證據。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樣品屬於最年輕的玄武岩,是迄今為止緯度最高的月球樣品,為月球水的研究提供了新機遇。中國科研人員開展的這項研究基於單晶衍射和化學分析發現,這些月球水和銨以一種成分為(NH4,K,Cs,Rb)MgCl3·6H2O的水合礦物形式出現。

人民日報圖片

人民日報圖片

為月球上水和氨的來源提供新線索

該礦物分子式中含有多達六個結晶水,水分子在樣品中的質量比高達41%。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上均可以清晰地觀察到源於水分子和銨的特徵振動峰。晶體的電荷密度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分子中的氫。ULM-1的晶體結構和組成與地球上近年來發現的一種稀有火山口礦物相似。地球上,該礦物是由熱玄武岩與富含水和氨的火山氣體相互作用形成。這為月球上的水和氨的來源提供了新線索。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水合礦物揭示月球上水分子可能存在水合鹽形式

而為了確保這一發現的準確性,該研究進行了嚴格的化學和氯同位素分析。水合礦物的發現揭示了月球上水分子可能存在的一種形式——水合鹽。與易揮發的水冰不同,這種水合物在月球高維度地區(嫦娥五號採樣點)非常穩定。這意味,即使在廣闊的月球陽光照射區,也可能存在這種穩定的水合鹽。這為未來月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央視新聞圖片

央視新聞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