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7歲女子周二在尖沙咀懷疑被強行挾走,警方拘捕三人,指女事主與其中一名被捕人有約10萬元的金錢糾紛。
油尖警區重案組督察陳君圖
油尖警區重案組督察陳君圖說,周二中午12時許接報有人被強行帶上一輛黑色私家車,經調查後,發現停泊在現場附近的一輛灰色私家車亦與案件有關。他表示,兩輛私家車事發後曾在青衣一個公共屋邨停車場停泊,並一度將女事主帶上邨內其中一個單位禁錮。
其中一部涉案黑色私家車
警方在周二晚上約6時,在馬鞍山恆安邨附近截停灰色私家車,並找到報稱無業的女事主,她沒有受傷。
另一部涉案灰色私家車
陳君圖說,灰色私家車的車主為一名53歲、報稱無業的女子,亦是禁錮女事主單位的租客;一名有份挾持女事主上車的39歲無業男子,在案發前數小時,曾嘗試放火燒女事主住所的門口,及後事敗逃去。
案中其中一名男疑犯。
至於接載女事主的黑色私家車,被發現套上假車牌,報稱無業的34歲司機與女事主有10萬元金錢糾紛,他並無有效駕駛執照。
案中另一名女疑犯。
警方表示,三名被捕人與女事主互相認識,會繼續調查案件。
警方強調,對這種光天化日發生在鬧市的目無法紀行為,絕不容忍,警方會投放最大力度偵破這類案件,確保市民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
為縮短檢驗時間,警方鑑證科斥資約140萬元,打造全港首部「CSI流動實驗室」,並引入全新指紋偵測技術,提升鑑證效率。
鑑證科斥資約140萬打造「CSI流動實驗室」。巴士的報記者攝
鑑證科先進科技課總督察檀東輝表示,鑑證人員需要攜帶不同工具同儀器,到罪案現場協助搜證,以往在沒有合適的運輸工具情況下,平均需要3至4小時才完成運輸工作。此外,如果案件發生在戶外或者郊區,燈光、天氣等外在因素,都會影響法證人員的工作效率。
鑑證科先進科技課總督察檀東輝。巴士的報記者攝
有見及此,鑑證科2019年開始構思建造適合罪案現場勘查作業的特別用途車輛,經過多年策劃,「CSI流動實驗室」於2024年12月1日正式投入服務。
「CSI流動實驗室」車身寬闊。巴士的報記者攝
車輛型號為平治Sprinter 519,車身寬闊,車廂內部分為「指紋檢驗工作區」、「儀器及工具儲存空間」以及「戶外現場支援設備」,可以即時把罪案現場的指紋影像,傳送到總部的指紋資料庫進行比對,在最短時間內為調查單位提供有用資料。
「CSI流動實驗室」內置多款先進設備。巴士的報記者攝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避免破壞證據
針對為屍體提取指紋,警方新引入價值約20萬的「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在罪案現場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避免直接接觸以影響手指上的微量證據,並將指紋影像即時傳送到警察總部的電腦輔助指紋鑑證中心,進行身份確認。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據警方介紹,該項技術最快30分鐘可以得到檢驗結果,交給案件主管處理,加快查案進度,可在處理兇殺案、處理重大災難事故等事件中使用。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3D非接觸式指紋掃描儀」在罪案現場以非接觸方式即時提取死者指紋。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偵測儀起「飛底」作用
新引進的「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價值18萬,主要針對以乳膠漆牆面、背景圖案複雜及帶有熒光材料的材質,利用短波紫外線對不同材料的光學反應,可以減少乳膠漆牆面和證物上複雜背景圖案對指紋顯現的干擾,起到「飛底」的作用。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焦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適用非滲透性材質
在罪案現場,通過反射式短波紫外線指紋偵測儀找到指紋後,就會使用「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到指紋位置做特定檢測。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同樣為新引入技術,價值20萬,針對非滲透性及半滲透性表面材質,利用聚集誘導熒光納米粒子與指紋分泌物發生黏附作用,並在適當的法證光源下,即可清晰顯現指紋。
聚集誘導熒光指紋偵測儀。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助觀察指紋
警方指出,新引進的「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價值約40萬,部分指紋分泌物中的有機成分(如維生素)、附著在指紋上的外來物(如化妝品)或其他化學合成物在不同光源下可產生熒光效果;透過特定的光源和濾光設備,可以在不具破壞性的情況下觀察紋印。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
多波段指紋成像系統。巴士的報記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