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邊類人勁惹蚊?化學博士K Kwong拆解「蚊叮」原因 蚊怕水含呢種成份最有效

社會事

邊類人勁惹蚊?化學博士K Kwong拆解「蚊叮」原因 蚊怕水含呢種成份最有效
社會事

社會事

邊類人勁惹蚊?化學博士K Kwong拆解「蚊叮」原因 蚊怕水含呢種成份最有效

2024年05月24日 12:30 最後更新:16:07

又踏入夏天,除了悶熱潮濕的天氣讓人煩,無處不在的蚊子也開始越發猖狂,出門前狂噴蚊怕水成為夏日出門前的基本動作。大家都知道戶外活動前要做足足防蚊措施,預防遭「蚊叮」,不過市面上的防蚊產品多到眼花撩亂,究竟應該如何選擇?

港大化學博士K Kwong詳解「蚊叮」成因

日前港大化學博士K Kwong就在社交平台上詳解「蚊叮」成因,他更指出驅蚊劑含一成份可大大提升防蚊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fb圖片

fb圖片

蚊的感應距離可分為三階段

K Kwong指蚊的感應距離可分為三階段,在15至50米外,蚊可感應人類呼吸所產生的二氧化碳(CO2),從而循住高濃度CO2的方向飛去。因此一般而言,身形較肥胖、孕婦及嬰兒較容易招蚊叮。

FB圖片

FB圖片

當蚊飛近至5至15米距離時,可以利用視覺,感應反差強而以特定速度移動的物體,同時利用嗅覺分辨人體氣味。人體皮膚上的汗水有助細菌生長,細菌則會分解汗水內的代謝物吸引蚊,而部分人的汗水化合物會特別惹蚊。

最後,於0至0.2米的距離內,蚊會利用紅外線以及味道決定目標位置,在降落皮膚上時用腳感應血管位置,再利用「6支針」分別支撐吸血位及放蚊口水,細菌病毒亦在此時透過蚊口水傳入人體。

蚊子

蚊子

含DEET(避蚊胺)成份驅蚊劑屬「平靚正」防蚊選擇

K Kwong又透露自己屬於惹蚊之人,加上天生皮膚容易敏感,市面上不少防蚊用品使用後他都會感到痕癢不適,故日常都盡力通過物理防蚊的方法,減少蚊怕水對皮膚的刺激。不過一次於戶外行山時,他在緊急情況下被逼使用含DEET(避蚊胺)成份的驅蚊劑,無意發現成效相當顯著,而自己也並沒有如擔心的大範圍皮膚敏感,故將其奉為「平靚正」的防蚊選擇。

DEET(避蚊胺)為常見的驅蚊劑成份,噴灑於皮膚或衣物上即可驅除蚊子以及防止蜱類叮咬,亦可防止登革熱、瘧疾等以蚊子為媒介的病原。不過,使用高濃度的DEET產品或接觸過量DEET,有機會引致皮疹、水泡及令皮膚和黏膜受刺激。

往下看更多文章

大埔屋苑女保安當值期間大覺瞓 警鐘長響無反應遭網民揶揄:暈咗?

2024年06月17日 12:30 最後更新:14:48

大廈保安員難免會出現打瞌睡的情況,而日前網上流傳一段影片,片中的女保安睡到險從椅子上摔下,即使現場傳來嘈吵的警鐘聲都零反應,相當離譜!

FB群組圖片

FB群組圖片

對長響警鐘聲沒反應十分離譜

網友在facebook群組「大埔 TAI PO」上載一條影片表示大埔某屋苑有女保安在當值的時候,坐在椅上大覺瞓,而且對耳邊傳來的刺耳的警鐘聲,全完無反應,繼續呼呼大睡。而他更表示其他座數的保安員都有此相似的情況,呼籲其他住戶多點留意。從影片所見一名女保安坐在當值的椅子上,顯然已難敵睡意,上半身睡到傾側,而對嘈雜的警鐘聲絲毫沒有反應,情況十分離譜。

示意圖。《愛回家》劇照

示意圖。《愛回家》劇照

網民揶揄:暈咗?

網民都紛紛留言揶揄「冇帶大耳筒都瞓到咁,佢真係好攰喎」、「暈咗,下次幫佢叫白車」,亦有人搞笑建議可「(在女保安員)耳邊講『收工啦!』」一定可令到她即刻醒過來。」

示意圖。《愛回家》劇照

示意圖。《愛回家》劇照

網民:咁樣都唔醒,應該都叫唔

亦有網民批評女保安睡到連警鐘鄉都聽不到,真的過份!「咁樣都唔醒,應該都叫唔醒」、「咁又過份咗嘅,定係暈咗?」、「呢啲博炒」。

示意圖。《愛回家》劇照

示意圖。《愛回家》劇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