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一如既往的出位,再次提出驚世之言,他在巴黎VivaTech 2024預測,由於人工智能興起,上班在未來可能成為一個選項,而不是必需要做的事情。

AP圖片

AP圖片

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每一個新科技潮誕生普及之前,都有不同的天馬行空「科技夢囈語」,名之為未來學。人生有幾多個10年?你若年輕時過度相信「未來學」,結果空喜歡到老一無所有,不過,你相信是偉人提出的夢想,你便可以跟他一起改變世界。

1980年,未來學家的托弗勒的《第三波》準確預言改變工業化傳統的資訊化時代來臨,其中最令年輕人憧憬的是未來不必早上擠地鐵上班,在網絡互聯的全新時空之下,家居將取代辦公室成為工作場所,托弗勒還預言城市化的落末落。

日本80年代適逢黃金盛世,日本社會學家甚至認為再過30年便是以鄉間田園生活為尚的世界,工廠藍領寫字樓白領可以在烏語花香的早晨喝杯靚咖啡,然後繼續在這美好環境下,用知識動腦筋的生產力賺取生活,另外,擁有工藝的巧手匠人是未來的貴族,賺要得比醫生、太空人更多的錢,事關這門人手工作最稀有,消費市場在新經濟的推動下,不愁顧客…。

反諷的是疫情時興的遠程家居工作WFH模式,第一個出來反對的是馬斯克,疫情高峰都要工人返廠開工造車,疫情剛過就發電郵要求所屬下員工必須準時返辦公室報到,馬斯克還自備睡袋以Office為家作真人秀。他是反「未來學」的大亨,可是他又懂得吹捧賣弄未來科學技術,今天說什麼「如果你想工作,你就去,工作如愛好;人工智能提供所有人想要的任何商品和服務。」只問一句,未來咁理想,你養我呀?

馬斯克不是偉人, 2030年移民火星條數都未找,玩虛擬貨幣單嘢都同你計,現在又借火紅的AI博眼球,看來只為個人與旗下企業「增值」而已。

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在東京乘搭新幹線,在場的日本記者問他的感想,他說:「高鐵有催人跑的意思,我們正適合坐這樣的車。」一窮二白的落後工業國家可以有本事建設時速300公里的高速鐵路?鄧小平說中國有高鐵夢,這比起未來學還要未來學。不過,2008年,中國第一條時速達到350公里的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通車,中國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最新消息,廣州將興建兩條高速磁浮,時速高達600公里以上,廣州到上海僅需3小時到達。中國目前有三條磁浮線︰上海磁浮線、北京地鐵S1線、長沙磁浮快線,換言之,中國是有通行地面音速鐵路網的實力和基礎,大不了,再花30年罷(鄧老訪日時內地鐵路平均時速40公里,新幹線為285公里)。

鄧小平是偉人。今天我們生活在300公里時速的高鐵大灣區時間圈之內,已經顛覆了30年前時空,未來學可沒有預現「中國速度」呢。

我們如何面向融合大灣區全面發展?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一群又一班的香港國際化思維的人還在咦咦哦哦,你一句保持香港特色,右一句不要太中國化,說真的,有點不耐煩了,中國速度矢言加倍到600公里,香港還在磋跎,想問一句︰「香港適合坐時速600公里這樣的車嗎?」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